第71章 文明火种的星际征程

当质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艾泽尔文明存在的蛛丝马迹,整个曙光文明瞬间被一种交织着紧张与兴奋的氛围所笼罩。

对于曙光文明的元首林天而言,这一发现无疑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让他清晰地意识到,曙光文明己然站在了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自解析出灵晶文明舰长那本记录着惨痛覆灭经历的日记。

知晓灵晶文明被机械熵族无情屠戮,以及他们所处的不过是一个首径仅约十万光年的人造小宇宙这一残酷真相后。

林天便陷入了对曙光文明未来出路的深度思索。

他深知,若曙光文明始终龟缩于曙光星,畏惧迈出探索宇宙的步伐,其命运极有可能重蹈前世科幻作品《三体》中地球文明的覆辙。

在高等文明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一件简单的毁灭性武器,就能让数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瞬间灰飞烟灭。

为了避免这般悲剧降临,林天夜以继日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之中。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钻研,曙光文明终于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统一理论的成功构建,宛如为科学家们开启了一扇洞察宇宙奥秘的全新大门。

这一理论让他们对宇宙基本作用力有了更为深邃且全面的理解,为后续的科技研发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许多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技术,如今己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与此同时,强相互作用材料的研发也收获了丰硕成果。

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材料,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优异性能。

其强度、韧性以及耐高温、耐辐射等特性,均远远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材料,为建造更为坚固、高效的宇宙飞船及各类先进太空设备提供了关键支撑。

质子探测器的成功研制与应用,更是让曙光文明的宇宙探索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借助这个小巧却功能强大的探测器,他们不仅发现了艾泽尔文明,还对宇宙中的诸多神秘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而从战舰解析出来的核聚变技术,犹如为曙光文明的星际航行注入了一股磅礴动力,其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使宇宙飞船突破以往的速度桎梏,在浩瀚宇宙中自由驰骋。

如今,在这些关键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制作文明火种舰的计划己基本成熟。

所谓文明火种舰,乃是一种精心设计,旨在承载曙光文明希望与未来的宇宙飞船。

它将携带大量先进科技设备、文明资料、人类胚胎以及各种动植物的基因样本等,向着宇宙深处毅然进发。

每一艘火种舰,都如同一个承载着文明希望的种子,一旦在适宜的星球落地生根,建立起新的曙光文明。

这些子文明将以前缀“曙光”命名,如曙光守护者文明、曙光观察者文明、曙光播种者文明等等…………

林天深知,这是一项充满艰难险阻与巨大风险的计划,但却是曙光文明存续的唯一希望。

他决定以十年一艘宇宙火种舰队的速度,向宇宙中发射这些承载着文明希望的火种舰,会持续数百年……

这一决策,正如前世地球上人们所熟知的道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分散曙光文明的力量与希望,在广袤宇宙中寻求更多的生存契机,降低整个文明被毁灭的风险。

在做出这一重大决定后,林天即刻召开了曙光文明的最高决策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心头。

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军事将领以及政府要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火种舰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

“各位,我们都明白,曙光文明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林天率先打破沉默,他目光坚定而锐利,如同一把火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灵晶文明的覆灭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在这个残酷的人造小宇宙中,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火种舰计划,是我们文明延续的唯一希望。”

一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脸上满是忧虑之色:“元首,我赞同火种舰计划。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宇宙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我们的火种舰在航行过程中,很可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而且,建造一艘火种舰的成本极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我们真的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这个十年一艘的计划吗?”

林天微微点头,他完全理解这位科学家的担忧:“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

宇宙的确充满了危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退缩。至于资源问题,我们己经对曙光星以及周边的星球进行了全面的资源勘探。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我们有信心在不影响曙光星现有发展的前提下,满足火种舰的建造需求。

而且,随着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说不定还能在其他星球上发现更多的资源。”

这时,一位年轻的军事将领站起身发言道:“元首,我担心的是火种舰的安全性。

在宇宙中,我们随时可能遭遇其他文明的攻击。

如果火种舰没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很容易就会被摧毁。我们是否应该为火种舰配备一些先进的武器系统?”

林天沉思片刻后回答道:“你的担忧很有道理。

我们会为火种舰配备一定的自卫武器,以确保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武器系统不能过于庞大复杂,以免影响火种舰的主要任务和性能。”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大家围绕着火种舰计划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飞船的设计、建造到人员的选拔、培训,从携带的物资、技术到应对各种突况的预案,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斟酌和完善。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火种舰计划的详细方案得以确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曙光文明都进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状态。

科研人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种舰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中,他们日夜钻研,不断优化飞船的结构和性能,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工程师们更是日夜奋战在生产线上,严格监督着各种零部件的制造和组装,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

与此同时,人员选拔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为了确保火种舰上的每一个成员都具备优秀的素质和能力,选拔标准极为严格。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第一批火种舰希望号的船员名单。

在这批船员中,周宇大将军作为舰长,肩负着引领希望号重建曙光文明的重任。

还有生物学家王丽作为副舰长,她在基因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对于保存和培育各种生物基因样本有着丰富的经验。

物理学家张伟作为副舰长也是其中一员,他对大统一理论有着深入的理解,能够在航行过程中为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以及年轻勇敢的通讯专家陈悦,她精通各种先进的通讯技术,确保火种舰在遥远的星际航行中能够与母星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