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改造

在曙光星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林天眉头紧锁,双眼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闪烁的数据,大脑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反复权衡着利弊。

他心里清楚,此刻面临的是一个足以决定曙光文明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无法预估的后果。

此前,基因辐射的影响如阴霾般笼罩着曙光星,按照目前的态势,文明撑不过几个世纪便会因人口断层走向消亡。

研究发现,这种辐射对基因战士竟毫无影响。

这一发现,宛如黑暗中陡然亮起的一丝曙光。

“如果进行全星球人口的超级战士改造,资源需求将是个天文数字。”

林澜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的声音虽竭力维持平静,却仍难掩一丝忧虑。

“火种舰计划本是我们为文明延续预留的后路,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孤注一掷在这场改造上。”

一位资深的能源专家紧接着说道:“可要是不进行改造,以当前基因辐射的影响程度,文明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改造后的超级战士对辐射免疫,这是我们对抗这场危机的唯一希望。”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天,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呼吸都被紧紧关注。

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只能听见人们急促的呼吸声。

林天缓缓站起身,眼神坚定且充满决然的决心:“人口是文明的根本,没了人,文明便失去了意义。

火种舰计划虽好,但在眼前的危机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两者兼顾。

我决定,放弃火种舰计划,全力投入全星球人口的基因超级战士改造。”

这一决定如同一声惊雷,在会议室中轰然炸响。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这是无奈之下的唯一出路;也有人面露犹豫,毕竟火种舰计划承载着他们多年的心血与对未来的期望。

但在林天坚定的目光下,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决定己无法更改。

“在改造之前,我们必须封存好自然人的基因样本。”

林澜提醒道,“这是我们文明的根基,未来或许还有其他可能性。”

林天点头回应:“立刻安排最先进的基因存储技术,务必确保每一份基因样本都能得到妥善保存。”

接下来的日子,曙光星上的人们迅速行动起来。

科研团队日夜鏖战,对基因超级战士改造技术进行最后的优化完善;工程师们全力投入改造设备的研发生产,力求提高改造效率。

然而,在资源筹备方面,曙光星遭遇了巨大挑战。

单靠一个曙光恒星系的资源,远远无法满足100多亿人口的改造需求。

纳米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物质进行原子级别的精准操控,这使得资源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借助纳米机器人,各种矿石中的有用元素被精准提取,毫无浪费;废旧金属、建筑材料等也能被重新分解、重组,转化为改造所需的关键材料。

在能量利用率方面,纳米技术与量子技术的结合,让曙光星的能量收集和转化效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量子能量转换器能够将恒星辐射的能量、行星内部的热能等高效转化为可用能源,为改造工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为获取更多资源,曙光星组建了庞大的星际开采舰队。

这些舰队配备着最先进的纳米采矿设备,奔赴各个小行星带以及富含资源的星球。

在小行星带,纳米机器人如同一群勤劳的小蜜蜂,迅速附着在小行星表面,将矿石分解成原子状态,然后通过特殊的运输管道,把提炼后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回曙光星。

面对完成全体曙光人基因改造所需的海量资源,林天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高悬天际的太阳。

他深知,这颗恒星蕴含着难以估量的能量,若能通过能源转化物质的技术加以利用,理论上足以支撑全体曙光人的改造工程。

然而,将如此庞大的恒星能量用于改造,会把这颗恒星变成什么模样,林天心里也没有底。

就在思索间,一个疯狂的计划在林天脑海中逐渐成形。

不过,这个计划过于大胆,他打算先完成全体人员的基因改造,再去慎重考虑是否实施。

这个想法实在是疯狂得近乎变态——利用能源转化物质的技术,对太阳的能量进行大规模的转化和利用。

与此同时,基因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在曙光星的各个城市,大型基因改造中心纷纷建立。这些中心配备着最先进的改造设备,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科研人员负责操作。

每一个前来接受改造的曙光星人,心中都满是期待与忐忑。

他们深知,这次改造不仅关乎自身未来,更与整个文明的命运息息相关。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曙光星人完成了基因超级战士的改造。

改造后的他们,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力量、速度、耐力远超常人;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学习和理解能力大幅增强。

在改造过程中,林天始终密切关注着进度与各种问题。

他穿梭于各个改造中心,与科研人员、医护人员交流,了解改造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也会与普通民众交谈,安抚他们的情绪,给予信心与鼓励。

“不要害怕,这是我们文明的一次重生。”

林天对一位即将接受改造的年轻人说道,“等你完成改造,你将成为文明的守护者,为我们的未来而战。”

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曙光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于改造后人们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职业逐渐被淘汰,新的职业和工作方式应运而生。

比如,星际探索和资源开采成为热门职业,需要大量具备强大身体素质和先进科技知识的人才;而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则由智能机器人承担。

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曙光星也进行了相应改革。

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学校开设了更多关于基因科技、纳米技术、量子技术等前沿科学的课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然而,改造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按照目前的进度,全部改造完需要500年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林天开始投入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