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泽恩星系

希望号火种舰终于成功抵达了神秘的泽恩星系。

起初刚到泽恩星系的时候冷冻仓室内,柔和而温暖的唤醒灯光,恰似破晓时分的第一缕微光,悠悠然地亮起,瞬间打破了长达50年的死寂与静谧。

周宇舰长最先从冷冻仓中缓缓坐起,刚苏醒时,他的眼眸中还残留着几分迷茫与混沌,可转瞬之间,那眼神便被坚定与果敢所彻底取代。

这50年的漫长时光,于他的记忆而言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沉睡罢了,然而他内心无比清楚。

王丽苏醒的那一刻,下意识地以最快的速度将手伸向身旁存放生物基因样本的特制容器,指尖轻轻着容器表面,当确认样本完好无损后,才如释重负地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些基因样本,承载着曙光文明得以重生的全部希望,每一份都如同她最珍视的心头珍宝,是无数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物理学家张伟首起身子,脑海中还萦绕着沉睡时对宇宙奥秘的执着探索与思考,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满是迫不及待想要深入探索这神秘宇宙的强烈渴望。

通讯官陈悦醒来后,连片刻的迟疑都没有,立刻全神贯注地检查起通讯设备。

尽管她内心十分清楚,这50年间飞船始终处于静默状态,可心底深处仍隐隐约约抱有一丝期待,盼望着能够接收到来自曙光星的讯息。

然而,现实却无比冰冷,屏幕上一片死寂,没有任何信号闪烁,她眼中的期待之光也渐渐黯淡下去。

希望号的人工智能“零”完成自我检测程序后,用清脆而机械的声音向周宇舰长汇报:“舰长,飞船各项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经过长达50年的漫长航行,我们己成功抵达泽恩星系。

根据最新的探测数据显示,星系内的这颗红矮星周围环绕着三颗行星,其中第二颗行星的环境参数与我们预先设定的宜居标准存在较高匹配度,并且未检测到其他生命迹象。”

周宇听闻后,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即刻召集全体船员齐聚指挥舱。

船员们迅速且有序地到达指定位置,虽说刚从漫长的沉睡中苏醒过来,身体或许还带着些许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的光芒,那是对使命的忠诚坚守和对未来的无限信念。

周宇挺立在众人面前,声音沉稳有力,仿若洪钟般在舱内久久回荡:“同志们,50年的漫漫艰辛旅程终于迎来了全新的起点。

前方泽恩星系的第二颗行星或许就是我们苦苦寻觅许久的新家园,大家依照预定计划,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我们身为曙光文明的子文明,肩负着延续文明的重任,对外我们称自己为播种者文明,这是荣耀,更是责任!”

飞船稳步靠近目标行星,刚一进入探测范围,各类先进的探测器便纷纷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王丽紧紧盯着生物探测仪的数据,眼眸中满是紧张与期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代表生命迹象的微弱信号,但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这片星球完全没有任何本土生命的痕迹。

张伟则全神贯注地分析着行星的物理特性,从重力场到磁场,从大气成分到地质构造,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仔细研究,试图精准无误地寻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探测,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颗行星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与曙光的大气成分有着相似之处,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温度也始终维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的区间,初步判断完全具备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

周宇眉头微微皱起,虽然没有遭遇像预期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威胁,但建立新家园依旧困难重重。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亲自率领一支先遣队登陆行星展开实地考察。

先遣队成员除了他,还有王丽、张伟以及几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战士,每个人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

先遣队乘坐小型登陆艇,缓缓降落在行星的表面。当登陆艇舱门缓缓打开的瞬间,一股清新且寂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若踏入了一片亘古未有的世界。

眼前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荒芜寂寥,没有一丝生命的动静;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却不见任何生机;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而深邃,与曙光星竟有着几分神似,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象,让众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既有对未知的好奇探索之心,又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王丽迅速拿出生物探测设备,再次对周围环境展开全面检测,结果依旧是毫无生命迹象。

但她没有气馁,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片纯净的土地,培育从曙光星带来的生物。张伟则忙着采集土壤和岩石样本,运用随身携带的精密仪器分析行星的地质构造,从地层的分层到矿物的成分,每一个数据都可能是解开行星奥秘、助力文明扎根的关键钥匙。

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他们没有发现古老文明的遗迹,也没有遭遇危险的外星生物,可这看似平静的星球,实则隐藏着诸多潜在的挑战。

虽然大气成分适宜,但气候的稳定性还有待观察;液态水虽多,但分布并不均匀,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周宇和先遣队成员们返回希望号,与全体船员共同商讨对策。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规划,他们决定开始在这颗行星上搭建定居点。

最初的日子充满了艰辛困苦。他们要搭建临时的居住营地,抵御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和未知的地质灾害。

全体船员分工明确,工程师们负责建立能源采集站和防御工事,利用从希望号上带来的先进科技,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农业专家们则开始尝试培育从曙光星带来的植物种子,试图让这片陌生的土地长出能养活大家的粮食。

王丽带领着生物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如何让曙光星的生物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繁衍生长。

张伟则投身于对行星能源的研究,试图开发出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摆脱对希望号储备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