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番外:底下阿飘们六

大秦世界新地府,靠着几个异世界援建的仙官和大量本世界阿飘实习生,也愣是把班底都搭起来了,在法家几巨头的安排下,快速就可以运行了。

咸鱼了不少时间的阿飘们终于自己可以有点事做,并且做事不会被什么傻逼国君、贵族、佞臣、对家阻拦,还能按绩效记录功绩,以后有成鬼仙的奔头,这可不就让他们打了鸡血一样吗。

这年头最底下的平民两眼一睁就是劳作,家里没点本钱的连犯罪都做不了,因此基本上这个群体都去投胎了。

而王公贵族们那可就不一样了。

地府的法律可不管你什么身份,杀的是贱民那也是杀人,国君曾经轻飘飘一句话就处死人的,现在都慢慢算账。

所以这个群体基本上都去地狱服刑了,反而是学派的学者们都还比较干净点,也加入了地府的临时工群体。

在他们忙忙碌碌的时候,地上的墨家也成功给整个大秦造成一次轰动。

他们真的造出来了太子所需要的,又轻又薄,能吸墨,还比起布帛廉价的书写工具——纸。

纸的出现,让每天都在认真干活的阿飘们都忍不住分出心神来。

商鞅摸着手里的生死簿,感叹:“原来仙人载文之物,亦是可以由人做出。”

“咳咳,”公孙仙官打断他:“不,生死簿虽也是纸,但是它撕不烂,烧不掉,一本就记着一个纪元所有生灵之事,是陛下所赐神器,和普通纸还是很不一样的。”

负责规划生灵投胎的墨子和自己的弟子们都抬起头,脸上的欣喜之情完全都不遮掩。

当然不需要遮掩,这可是他们墨家的大荣耀!

有了这墨纸,他们墨家在沉寂多年后,又一朝闻名天下,名声有了,秦墨眼看也受太子重视,还怕以后招不到新人?

对比起来墨家干出的大事,文枢史馆那边修《战国》史书,也就一些事件当事人会很有意见。

至少诸子百家的大贤阿飘们们,其实并不在意学派和自己在诸子百家里的排序,看着后人们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再看看身边的临时工同僚,也感觉挺尴尬的。

就这么尴尬着,尴尬到时间又很快过去一些,太子小白好好的咸阳不待跑去了太原,神乎其技地一声吼,就给大秦找了不少新矿。

少数几个没有去服刑的王公贵族阿飘们看的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太子小白不开口则己,一开口,比齐威王还一鸣惊人。

齐威王那只是比喻,太子小白,这全方位都是真的。

在太原找到新煤矿的太子,带着墨家在这里援建太原,给太原换武器,城墙,提升大秦军备,训练大秦骑兵,还顺便要重新整顿大秦经济。

经济学家管仲对此表示赞同,一国钱币何等重要,以前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肯定是整个中原都用同一种货币的最好啊!

墨家子弟也对此表示赞同,一国之工器何等重要,看看太子和他们墨家弟子做的都是什么,这些攻城、守城器具,骑兵的器具,大城的铸造设计……

他们墨家弟子,果然和太子小白就是最合拍的!

忙碌的工作之余,阿飘们关心一番人间事,也算是给自己放松心情了。

要论最能放松心情的,还得是看大秦父慈子孝。

平心而论,诸子百家的阿飘们,都觉得除了太子小白,长公子扶苏也是有点贤德在身上的,不惧君王之威,该劝谏就劝谏,时时刻刻践行着不让父亲犯大错的大孝。

看他们俩一起合力劝嬴政打消一个又一个不必要的想法,生前没办法阻止劝谏住自己国家君王的阿飘们,看的很是愉快。

看看,原本劳民伤财的泰山封禅,这等大事,都在太子的劝谏下,改成了什么登山比赛。

原本妥妥应该被人抬上去的皇帝,都身先士卒,迈开腿在最前面爬泰山了,什么太子、公子、将军丞相,也统统都自己爬,礼敬泰山,这是何等的“贤”啊!

反正阿飘们看着他们爬的脸色苍白,还在那里坚持咬牙往上爬的样子,乐得干活都更有劲了。

至于他们爬上泰山之后,那泰山奇象……

害,也不看看队伍里都有谁,太子小白一己之力拉起来的登山队伍,天不给大秦面子,也得给他面子啊!

每每看见太子小白,想想那位仙官大人说的他们待归位的天帝,阿飘们都得扼腕叹息:怎么就是大秦呢?

难道真的因为大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做到了之前哪个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事,于是它就幸运地被选中了?

要这么说,理由也能说得过去,就是还是会让阿飘们挺酸的。

祭天之后的大秦那更是地位稳固了,而太子小白则是带着大哥扶苏一起,在齐地东巡,给大秦稳固鞭长莫及的东边。

看着改换粗布麻衣,熟练地去城外乡下人说话的太子,本己经足够惊叹太子存在的阿飘们,还是被狠狠震惊了。

齐桓公姜小白算对百姓很好了,推行“相地而衰征”政策,根据土地肥瘠程度分级征税,减轻农民负担。

魏文侯魏斯重用西门豹治理邺城,破除“河伯娶妇”陋习,打击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行为,带领民众开凿水渠,根治水患。

秦穆公嬴任好以“以德报怨”闻名,赦免偷吃其良马的农民,并赐酒安慰。

这些春秋时期的明君贤君,己经算是足够仁慈爱民的了,但他们爱的百姓,也基本还是有姓氏有土地的民,而不是生活在城外乡下村庄,连姓氏都没有,在过去被叫做野人的存在。

这样的存在,太子小白居然还为他们乔装打扮,躬身去和他们说话,探听他们每年的收成、税收和家庭生活水平,如何能不叫这些见多识广的阿飘们震惊?

有阿飘感叹:“怪不得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太子而言,全天下的人不论什么身份,除了他的父母,谁又不是他的子民呢?”

儒家的阿飘高举双手:“仁爱也!”

墨家的阿飘高举双手:“兼爱也!”

道家的阿飘高举双手:“大爱也!”

来不及为太子小白的爱民感到震惊了,接下来赶到现场的,是带领长兄一起打击地方豪强的全新事件。

长公子公开查府衙,太子私下走访民间,搞清楚具体情况后,太子带着人组织乡民当庭告状,再由长公子当庭审案。

虽然是很不符合从前贵族政治的路数,但真的很有用,收的就是当地普罗大众的民心。

有充分打击豪强经验的西门豹看的默默给太子小白点赞,地方豪强有时候真的就是国贼,有他们在,国家难得想推行点什么好点的政令都无法完成,都是不收拾他们一通不行的贱皮子。

致力于集权的法家众阿飘们也默默给太子小白点赞,这些都到了大秦时代,不仅不想着改换门庭,反而借着大秦的势填充自己,还乱用律法之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该杀!

而太子就算震慑地方,都没提刀,而是根据大秦律法来办事,最多是有漏洞的地方,以他太子的身份重新现场定新的律法再来审理。

忙中偷闲的商鞅都看得感动到要哭了,多好的太子啊,当之无愧的法家后继者啊!

韩非很是赞同的点点头,李斯的教育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至少太子做起事来,那叫一个公平公正公开,让地上的活人地下的阿飘一起看着,谁也不能说大秦公报私仇,欺压六国移民,大秦那可是秉公执法,是都是齐地的权贵犯法不做人。

孰正孰错,一目了然。

把长兄丢在这里继续处理后事,太子小白带着他新收的侍读继续南下,然后扎根在了淮阴开始搞建设。

只要是有空的阿飘们,都可喜欢没事看两眼淮阴了。

太子带着几个人,先是把淮阴里里外外跑一圈,然后就开会定了计划,开始掏钱召集周边资源来搞发展建设了。

一般而言,为官者知道盯着农桑,带着地方勤于耕作的,都算是不错的了,而太子不一样,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把淮阴打造成大秦东南粮仓的计划,并且为之实践。

从基础的水利建设就开始规划,然后借着韩信家的本地关系,先从一个乡开始,带着乡民挖沟引渠,以后还要规划建设整个淮阴的水道,修建淮阴的码头。

水利之外,农事上他也根据天时,经常下地跟着一起劳作查看,带着公输家的子弟们一起用工具来尽量让农活都变得简单,减少劳作时间。

墨家的阿飘们是彻底在地下扬眉吐气,无他,这种躬身劳作,以劳动为主,并不在意身份贵贱的行为,实在和他们墨家太契合了。

看吧,就说太子是他们墨家的圣主!

儒家的阿飘们觉得墨飘们还是太大脸了,看看太子,活脱脱就是上古圣贤在世,下地也不是就平等与百姓相处,而是在爱他的子民,这哪里就是墨家的圣主了?

法家阿飘们只投去淡淡的不屑,然后开始给这些飘加派任务。

地府班子搭起来后,那位公孙仙官也还没走,继续留在这里帮衬着,当然,用他的话来说,他也算是过来躲个懒,毕竟新的大秦地府,事情都有临时工和实习生们来做。

反正其他阿飘们算是发现了,他肯定和太子小白很熟,不然怎么每次看见太子小白都是嘴角带笑的和蔼模样?

能让他变脸色的场景不多,但都和太子相关。

看见太子和兄长们友好相处的模样,他挺高兴;看见太子和始皇帝的父慈子孝,他挺震惊;看见有让太子生气的一些人和事,他也跟着生气;看见太子去给韩信亲手打造甲胄和武器,他都脸上泛酸。

众阿飘们都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待归位的天帝,话说回来,公孙仙官,您和我们未来的天帝,到底为什么这么熟啊?

公孙仙官捋捋胡子,和善微笑,说:“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大秦十年,东郡天降陨星。

己经习惯大秦这些神神叨叨事情的阿飘们也跟着凑热闹,狠狠见识了一番老天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就跟皇帝看重一个人会给他地位、权力、金钱一样,老天看重一个人,也会给他砸钱,还是天降大金山的方式来给他搞惊喜。

彻底不缺钱不缺矿的大秦,继续开始忙活着发展,忙着忙着,都到了始皇帝退位做太上皇,新帝继位的时候了。

阿飘们一脸懵逼:我们错过什么了,怎么就大秦都迈入二代了?

别说他们了,就是嬴政亲爹,因为死的早所以干的事情也比较少,所以也在做实习鬼差的嬴子楚,都不明白他的好大儿为什么退位。

在阿飘们的不明白之下,大秦正式步入小白时代,除了改一改过年的历法,继续沿用大秦纪年,首当其冲的大事,就是修建大秦学宫。

不同于给大秦培养将领和军队后勤力量的大秦军事学院,大秦学宫,是容许诸子百家进驻的。

本以为自己死了好多年,都心平气和起来的阿飘们也不平和了,各个每天紧跟地上的最新情况,一定要看看能进驻学宫的,都是诸子百家还有的哪一些,以及做老师的是谁。

看着被小白钦点为祭酒,还让他亲自上门拜访邀约的李斯,韩非难得觉得李斯这家伙运气好。

众阿飘纷纷赞同,可不是吗,李斯真的运气好到爆炸。

虽说早年间过得一般,但是人家一去秦国,那就是嬴政心腹,自己没多久就混成九卿之一,大秦一统他是丞相,还是皇帝钦点太子老师,儿子起步就是郡守,娶的都是大秦公主,和大秦高度绑定。

都换新皇帝了,新皇帝捧着他,上门来求他做学宫祭酒,明摆着就是让他坐镇学宫,压服诸子百家。

学宫祭酒的权力和大秦丞相比起来,那肯定是小了,但是皇帝的信任还在,自己退下来的儿子还能接着上 ,而他也能在学宫没事打压百家,有事收徒上课,给自己的名声洗洗白。

皇帝连李斯的后路都给他安排好了,这两代帝王看重,怎么能不让生前怀才不遇阿飘们嫉妒?

一想到李斯这家伙同意做学宫祭酒的理由之一,居然是自己这个老师是稷下学宫祭酒,荀子也有些绷不住。

荀子心想,有本事李斯以后在学宫就以他的门徒自居,给学生们教他荀况的思想理念,别进去就高举法家大旗,不然他这个做老师的看不起他!

要说让大家最意外的,莫过于公输家居然在皇帝小白的帮助之下,成为百家里的全新一家,除了自身所有的技术,居然还有皇帝给整合的学派理念与政治愿景。

在地府临时工鬼差里负责打杂的公输家以及家族著名鲁班大师,此刻都是惊喜异常。

好消息,以后和墨家对骂,再也不用担心家族人数少骂不过他们了,未来我们公输家也是会门徒遍布天下的学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