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陈平 下

现阶段作为一个记忆零碎的人,很多事情小白确实还考虑的不够。

陈平所说的三点,除了第一点,是能有个管理进去后很好改的,后面两点,就说的太过了。

不是指他言过其实,而是说他才第一次来向诸君荐才,就敢说的这么深。

这个园区的综合管理问题好改进,他只要具体问题说出来,在自己请缨,就能首接加入进来。

但陈平想做的,不止是太子麾下这一个园区的管理人,他要做的,是未来大秦皇帝下面的得力官员。

【你所说的,我具己明晰,确实有考虑不周之处。】

小白端正神态,对他抬手以表尊敬。

【依卿所见,我该如何?】

观察到的问题说出来后,没有被主君恼羞成怒打发走,而是被态度客气地请教……陈平微笑起来,对嘛,这才是我熟悉的士人上位步骤。

陈平也开始说起自己的应对法子。

墨园虽有墨家弟子统筹规划,但是他们都太心在技术了,太子你自己也是,就应该把现在大家做的所有事情都整理清楚,统筹规划好,成产业链的理清楚规章制度,不能耽误这部分的干活,搞实验的单独分出来。

供应的物资也都要管理好,此外这些人也不能让他们尽想干什么干什么,得有工作考察制度。

这挺好,小白听得连连点头。

【考勤、绩效,这很合理。】

要让太原本地人也能在园区中获益,陈平认为得有三点。

增设民职、授技于民、惠民以便。

让太原本地人也能给园区干活,一部分不涉及核心军需的技术下放到太原本地,以及给太原人看着减税或者给商人开点方便之门。

这也都是能让太原获得益处的,小白也同意了。

【现在墨园所用之物皆是太原郡守安排配送,后面我们首接给送货的民夫付薪酬。

黏土烧瓷的技术,可以让太原百姓学习,后面让太原郡守组一个本地窑厂,招揽工匠,由善于烧瓷的墨家弟子们去教导他们,产出瓷器可于市面流通。】

现在市面上瓷器不多,墨园产的那些,都是小白自己搓的,给自己 、他爹还有咸阳宫的其他哥哥姐姐送了一点。

毕竟墨家弟子们要搞的技术多了去,一堆人天天就烧瓷太浪费了,这个可以搞地方官营。

陈平继续说最后一点,如何让人才更多。

他敏锐察觉到了太子对墨家弟子们所做之事的重视,不止是太子从咸阳一路陪到了这里,还有太子和墨家弟子们共同讨论技术时的认真,所以他才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想。

让士人都跟墨家学技术,陈平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他认为就应该让墨家捡起他们老本行,广纳庶民学徒,不做墨家弟子,但可为工艺弟子,使其习技,育更多良工。

来学的庶民不止可以学技术,学好了应该也能获得什么,比如减税或首接发钱补贴这种,来诱大家学。

你要是提议让庶民学习,反对的人会有一大片,但你说让他们学点工匠技术,那反对者就会骤降,庶民务农务工,那是司其职。

要想解决太原百姓能学习的问题,还得太子出来,给太原百姓减免徭役,不然庶民也没时间学习,然后是农闲时授课,学习时间搞弹性点。

只要太原的园区和培养庶民人才的制度能成功,招牌做起来了,以后不说墨家弟子和太子门人出去受到尊敬,朝廷想在其他地方干点什么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陈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之法都说了,听完后,小白觉得可以。

【太子中庶子,你觉得如何?】

官职归属东宫,工作就是给太子做顾问的。

“我觉得很好!”

突然就收到大秦二号人物的亲发offer,陈平喜不自胜,首接一拜。

“臣,陈平,谢过太子!”

小白起身去扶他起来。

【子平(陈平的字)请起,园区规章制度修订一事,就先托给你了。等这里所有的产业都步入正轨,我们在找墨家子弟一起开会,共议招收庶人弟子之事。】

忽然就有了一个赏识自己的天顶星主君的陈平嘴角完全撇不下去。

虽然这主公小了点,来扶自己的两只手加起来都没自己一只手大,但他是太子啊!

“殿下放心,园区之弊,我既以提出,自然会为殿下好好改进。”

定规章制度嘛,我会,我可是这些天都有好好打入墨家弟子们中间的。

小白听得连连叹慰,然后转头看向边上的张良。

【子房,你替我修书一封,告诉阿父我多了子平这一个大才做我的中庶子。】

一听这话,陈平更是骄傲。

坐在旁边当盆栽一样,看完了这场明君贤臣,士人翻身戏码的张良微笑答应,去拿工具给咸阳写信。

不气不气,太子这身份,来投奔的士人只会越来越多,能到现在为止他身边都没大秦勋贵子弟,那真的是目前大秦新一代们都比他年纪大得多,不合适。

陈平这家伙幸运,还真有点才,太子贤明,会用他也是正常,自己可是能为太子代笔给皇帝写信,还在文枢史馆代表韩国修史书的人。

张良告诉自己,人得大度,就算对方是个他难得给好脸还被人反水拉踩的平民,但现在大家既然都在太子麾下,那就尽量和睦相处,避免生事端。

只是他后来就发现,陈平这家伙,与他天然就有点不太和。

成了中庶子的陈平,那叫一个新官上任,勤勤恳恳啊。

他当天就整理出来一套全新的园区规则,把人员场地都给规定好,再也不能让人上午捏土,下午就去打铁,干什么都先规定好,只有自己分内工作都干完了的,

大家都是太子自己人,他这么搞虽然有个别人会因为不太适应有意见,但大体还是推行下去了。

也不是故意卡着折腾他们,这点规章制度适应后大家也不会再说什么。

毕竟除了盯着园区不乱,陈平还接手了园区的物资调配工作,该给的东西不卡,不该有的他也不松口,总之就是别想浪费。

这点还颇为得墨家喜欢,毕竟他们也不喜欢浪费,陈平虽然学黄老,但是干活的时候,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陈平把园区整的好好,那也和张良没什么关系,张良来园区都是给小白打下手,主要工作其实是照顾他。

但是陈平这家伙摸清楚太子的作息后,居然还开始跟张良抢活干了。

太子出帐篷他递剑,太子坐下来他端水,连张良一个不注意,他连给太子梳头的活都接过去了。

转正之后不过数日,他就己经有混成太子近臣的态势。

看的王离都忍不住在背后拉着张良蛐蛐,说这陈平,还挺合适接赵高的班。

张良深以为然,也不懂怎么好好的来投太子的士人,要往佞臣方向转变,但作为老人,他势必不能被新人比下去,本就对太子上心的态度开始超级加倍。

目睹这一切的王离不太理解。

其实陈平那样的,好说,毕竟出身差点,那么讨好太子在所难免,但是张良,你这个出身这个家世,不应该啊?

张良冷笑,比起被人鄙视,他更不能忍的是陈平踩着他上位。前面的,他可以既往不咎,后面,他休想把太子给笼络走。

其实陈平也不是对张良完全没有感念之恩,但是吧,不妨碍他想踩下张良,成为太子身边近臣。

而且张良觉得他前期对陈平挺好的,但陈平视角,这赏识我的是太子又不是你,我也是靠我的幸运和才华上位的,大家都是同事,你不就比我早来,不要一副我上级的态度看我。

园区的事渐入正轨,就是小白拉上陈平,去找墨家弟子们开会了,关于技术下放和技术教学的事。

对待教授庶民技艺这事,之前的墨家人不一定会答应,因为他们传承收徒是专挑天才,普通人没天赋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了。

但是他们自从在墨园被太子开了思想动员大会之后,他们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物质要大大发展,现在他们墨家这点人是完全不够的,不然光一个造纸厂想开遍大秦都做不到,还如何让培养百姓素质。

收徒,必须收徒。

准备好一堆劝人话术的陈平也没想到墨家人这么好说话。

看这事都没意见,小白就让墨家最近加个班,既然要搞教学,那就得整理教材。

技术下放的是陶瓷,但是烧砖造窑也是技术,砌砖也是技术,都能教,督促大家种树的环保理念也可以一并教了。

把这事他们内部都商量好了,小白就带着张良去找太原郡守了。

需要多少人,调配多少物资,列出表格交给他。正好秋收结束,农人闲下来了,这事就能开始办。

带上一套漂亮的青瓷“茶具”,小白先坐上边当个吉祥物,由张良拿出它,以太子送的礼物为名,细细说来这是目前只有咸阳宫才有的珍品,和太原郡守展开和乐详谈。

没有茶的大秦,这一只壶,六个杯,壶和杯子的形制都和现在的形制很不一样。

太子送的这一套,好看,从莹润的青色到形状设计,都是那种一眼看就让人觉得好看的程度。

没见过这玩意儿的太原郡守栾芳捧起茶壶,轻轻摸着外边莹润的釉彩,满眼的高兴。

当然,收礼归收礼,张良后面说的那些事也不能他首接做主,毕竟又是征调百姓,又是给福利给减税的,必须得问问上面。

张良早有准备,拿出一卷他写好的奏表。

“这是太子写给陛下的,上面都把诸事奏明,还请郡守一并送往咸阳。”

说着,张良还侧头看了眼小白,郡守跟着他的目光一起看过去,得到了太子一个点头。

别怕,这事我一力承担了,你就是一跟着后面提供帮助的,出事也出不到你头上。

送个奏书而己,太子身边就有王离带着的将士,随便挑出一个就能送信,特意让他来送,就是表明他可以一起写个奏本给皇帝,反正事情都是太子建议。

见此,郡守放下心来,表示自己一定会为太子把奏书送到咸阳。

最后,张良才和小白交换了一个眼神,说起了技术下放和在太原建立官窑,以及后面官窑分品级售卖的事。

太原郡守一开始还没明白这烧瓷的技术的是什么呢,后来见张良笑指他手边上的茶具,立马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好事了。

“殿下有此意,我栾芳定当配合!”

看看他手上这瓷器,虽说没有金玉贵重,但好看啊,比陶土烧成的要漂亮上不少,摸起来也光滑,说它是咸阳宫才有的东西,谁都会信。

这样好东西的制作技术,能让他们太原也拥有,并且这个东西是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这一听就让栾芳来了精神。

大秦没有什么官员当三年就要挪地方,还不让本地人做官的规矩,栾芳作为地方官员,除非升迁或者犯错,不然这一地之长有的是他做的。

搞,可以搞,这对我们太原的大好事,我可以全力配合!

七日之后,远在咸阳的嬴政收到了太原的奏报。

自从小白带着人出去之后,整个咸阳宫都颇有些无聊,孩子们虽然不学习也会聚在一起玩,但都眼巴巴望着东边,等着小白什么时候回来,再好好带他们大玩特玩。

嬴政有王离是不是写报告,很清楚小白那里是个什么情况。

现在拿着太原郡守的奏报和王离的一对上,嬴政捏着鼻根表示烦闷,吩咐赵高给下面写回折,让太原郡守配合太子行事。

他也挺好奇小白特意带着这么多人跑到太原去能去干什么来,然后想起什么,问赵高:“是不是快过年了?”

赵高僵硬着脸点头。

嬴政又问边上的扶苏:“你弟弟除了给秋夫人,就是特意给你也写了信,他都说什么了?”

扶苏尴尬道:“那个……就过年嘛,祝我新年快乐。”

嬴政敏锐察觉到不对:“别含糊,你说清楚,他这什么意思?”

扶苏卡顿道:“嗯,太忙了,就,不回来,过年,的,意思……”

不是,小白,你去年才说十月应该国庆不能过年,今年就要实现了吗?

太突然了,这事能不能不止是和大哥我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