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带着他的东巡队伍回咸阳了,但是留下了太子和扶苏两个最看中儿子,还有一干人等,下诏命令他们继续东巡,为皇帝巡视大秦天下。
留的人手不多,一千精兵,但是从太原带过来的,王离训练、墨家打造的那20个重骑兵全都在。
嬴政倒是想给小白再留点,但本身出来带的人就够多了,养更多的兵,那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后勤,在地方上吃饭也是个大麻烦事,因此被小白断然拒绝。
他知道嬴政是看自己年纪小不放心,加一个扶苏,他也不放心,等以后他大了,保证出门就二三十个人就够了。
送走了嬴政,扶苏肉眼可见的轻松不少,立刻就拉着小白,在行宫问他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先继续往东,看看齐地的新秦法实施如何,接着南下,去淮阴县,给韩信他母亲报个平安,看看是监护权交接还是多捞一个人。】
扶苏虽然有几个词都听不明白,但是路程先东再南是没错的。
他摸摸小白今天的高马尾,夸道:“你这头发丝真顺,今天的头发谁给你弄的,又是张良?平时你不都把头发扎起来的,怎么今天留下来了?”
小白点头承认,随后说出原因。
【为了要把韩信养成高马尾韩跳跳,我给他示范一下,拿长枪的高马尾什么样。】
扶苏不理解,戳戳他,“你就这么喜欢这个韩信啊?”
小白推开他的手。
【大哥,你不懂,他可是最古野王,我得让他发育好。】
扶苏确实不懂,“我大秦包我在内,也就三个王,这里头可没有野王。”
小白对着韩信如此看重的态度,让扶苏也好奇起来,他拉起小白,“走,带哥哥去看看那个韩信。”
看到了面无表情在那扎马步,双手挥枪的韩信,扶苏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孩有哪里特殊。
看着长相一般,还瘦胳膊瘦腿的,小白说的那种“七进七出”“遛敌如遛狗”的气势,反正扶苏是没看出来。
扶苏不会当着小白的面说这种扫他兴的话,他只能往好的方向上想,他弟身份不一般,慧眼如炬,说不定真就是他看不出来这韩信的能耐呢。
看见小白回来了,韩信练的越发起劲,给小白看他今日练习成果。小白很欣慰,上去和他交流,甚至也拿了一把竹枪陪他一起练习,好好保证韩信的发育,务必让他以后重拾野王风采。
扶苏叹为观止。
他还从未见小白如此上心一个人,连这人练个武,小白都一力教育包办,不止教,还陪他练。
话说回来,我的弟弟,你自己不是跟着王离学剑术的吗,居然己经可以教别的孩子枪法了?你什么时候学的?
“长公子也从未见过殿下如此上心一个人吧。”
一个声音在扶苏身旁幽幽响起,他转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啊。
扶苏找他打听到:“这孩子什么来头,怎的小白如此喜欢他。”
张良活学活用道:“贤王慎言,还请少说这种败坏我们太子名声的事。”
这话说得,让扶苏的表情都一言难尽了起来。
“张侍读,说点我能听得懂的。”
张良于是说起了人话。
“这孩子虽年幼,但却比不少都有恒心有毅力。听闻皇帝泰山封禅,也想以幼年之身参与登山比赛,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人从淮阴县走到了泰山……”
虽然太子现在全心只有韩信,但是张良还得给扶苏好好解释,为什么太子如此看重韩信。
他说着都觉得自己真是太子的好下属,都这样了还要让长公子知道,太子现在看重这小孩那不是一时兴起,是有理有据。
扶苏看看韩信这个头,这体态,也生出来几分敬佩之心。
“他这个年纪,一己之力走到泰山,确实是有恒心,有毅力之人。他若早来一日,阿父也定会同意他一起登山。”
而且是因为韩信千里迢迢过来响应大秦活动,他又这么年轻,基本上是只要韩信爬上去了,不论名次,皇帝都会给他封赏,那些前三名之后的大秦成年将士们都不会有意见。
反正听张良说完韩信的来历,扶苏是觉得这孩子配得上入他弟弟的眼。
“不过,这小子的梦想不是做大将军吗,小白怎么会主动跟着他一起来练枪?”
张良的声音更幽怨了,“殿下说看见他就觉得亲切,认为他就应该是能‘一枪惊天下’的神将,因此还亲自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让我教新字,他亲自教武学和数学。”
在咸阳宫的一堆名师手底下,连看书都不乐意,只听别人念的太子,居然愿意亲自来教导一个孩子,真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事。
扶苏:“不是什么大秦野王吗?”
张良惊讶:“什么,殿下甚至想以后给他封异姓王!?”
不是,这韩信凭什么啊!
听不下去这边在造谣的小白现场辟谣。
【野王只是个成就称呼,不是实封爵位头衔!】
扶苏:“什么成就?野王的话,得把我大秦周边野人都清一遍?”
【……是野怪,不是野人,大秦哪里还有野人,大哥你不准造谣。】
扶苏:“大秦没有,周边不全是吗?”
他们俩说话的时候,一本正经练枪的韩信把这些信息全都听进脑子,并且做好了拿到这一成就的决心。
上午的练武时间结束,正常该继续学,因为一日两餐的大秦,一般吃饭时间是早上和下午,但是太子却让韩信中午也多吃一餐,给他单独开三餐制,并且自己都不好美食的太子,还给韩信加餐。
【你多吃点,好好长身体,以后说不定还能背上背西把枪,左右各两把枪,战场上神出鬼没搞戳戳。】
小白看韩信的目光越发和蔼,如果有个老家人在这里,就知道他这个目光和养孩子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是抽到稀有卡后,满心欢喜养卡的目光。
韩信神色严肃地点头,端起碗,闷头认真吃饭。只有吃得多,营养好好补,才能快点长高,应对太子后面的训练计划。
他家里不富裕,出生以来吃过的好东西有限,他也并不认为自己被太子如此厚待有什么不好,自己以后可是要成为太子麾下六边形猛男将军的人,区区这些优待,他完全值得起。
张良己经不想计较这些小孩受到的优待了,反正韩信和他的工作类型并不冲突。
太子想养个比自己年龄大,但看着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也没太大问题,毕竟他亲哥扶苏都不在意呢。
但是有一点,张良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那就是:韩信绝不可能成为那么完美的六边形猛男将军。
就他这个一点都不看人眼色,没啥情商的样子,这六边形就必不可能完美!
等到孩子吃完饭,小白还打发人去午睡,睡醒了就让张良来教导他写字。
张良接受安排。
不然呢,他不上难不成还要让太子亲自教吗?
这个被太子亲自教导的殊荣,他怎么都不会让韩信得到的!
好在张良的教学工作进行十分顺利,在学习的时候,韩信对待张良也确实以半个老师的身份的对待,他自己也学得又快又聪明。
一时之间,张良对他倒是有几分另眼相待,觉得自己之前是有些看轻他了。固然是有几分运气在才能被太子另眼相待,但这运气,也离不开他从淮阴走来泰山的坚持。
这么一想,张良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之前的他太过傲气了,导致他和太子的初见,和陈平、韩信比起来,都颇为尖锐。
他是个一点就通的聪明人,如今自己反思起来,心态更是转化的飞快,甚至还来找小白侧面反馈,试图交流一番。
而小白听了张良这对自己的剖析和反思,安慰他别想太多,不同人不同个性,咱别做大秦法外狂徒和违背道德的事就行了,自己心里有数,别的不必硬改。
再说,个人不止个性不同,天赋点也不相同,韩信和张良以后的工作肉眼可见不会挤占张良的空间,张良不需要有危机感。
张良很感动,殿下,咱俩的感情果然还是比别人真啊!
安全感得到满足的张良再教起韩信,己经完全转化成教工作后辈的心态了,态度的微妙变化,韩信并没有感受到。
毕竟在韩信心里,想的是赶紧把这字都学完,以后就再也不用跟着张良上课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跟着太子学数学,学枪法,自己闲着无聊来琢磨这些行宫的护卫都不浪费时间。
因此他学字学得飞快,一天就让张良首接教他一篇文章,三百多的大秦新字一口气学完。
他们在行宫又过了两天再上路,期间小白也没有忘记公输家,现在也不回咸阳,就把主动想来投靠的三个公输家子弟都带上, 一起继续巡视去。
期间自然是要不忘检查工作的。
泰山附近郡县,大部分的工作李斯和皇帝己经检查过了,这里的官员也都接见过,扶苏不会对外干打自己亲爹脸的事情,因此他们首接东去,去往齐地最东边的东莱、胶东、琅琊三郡。
北方地区自古富庶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大秦统一六国后,大量的郡县都是在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附近,靠近长江北边和长江南边的地方,就那么几个郡县。
这些地方,以前就人少蛮荒,楚国也开发了一些,效果有限,有用的城池就那几个,比起来,齐地东边地方不大,但是没走几步路就一个城池。
小白提前和扶苏商量好的两人分工。
【大哥,你对大秦行政办事流程最熟悉,你就正常带着所有士兵入城,去见当地官吏,检查府衙内的各项工作,期间主要是田地、人口、税收和刑案这几样。】
扶苏常年也在朝廷各个不同部门被嬴政丢着干活,什么他都会一些。
田地、人口、税收这都是重中之重,必须检查,正好,在行宫的几天,小白让公输家的三个新人也给扶苏做了个新算盘,让他可以去慢慢对账。
刑案这种,他是大秦公子,旧秦法和新秦法都很精通,如果有哪里审案不对,他一问时间和案件,就能知道出没出差错。
扶苏倒是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意见,“那小白你呢?”
小白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工作安排。
【大哥你查公,我访民。我会带着韩信、张良,还有三个公输家的族人,以游商的身份,在城外村落走访,探查民情。】
嬴政的同意他们东巡的诏令是下给他们俩和当时在场官员的,但是嬴政对外放话的,只有扶苏,因为扶苏还要代管一路上的精兵护卫。
当时在现场的大秦核心官员如果不往外传消息,那些不在现场的本地官员,只知道长公子扶苏代替皇帝东巡,而不知道里面还有个太子。
等到扶苏把城里的公事都看完,小白也把民间的消息打听的差不多,小白再进城与扶苏汇合,核对信息,针对性来采取措施。
嬴政走之前,给了扶苏可以调任地方驻扎秦军的权力,他们自己身边也有精兵,除非好几个郡都联合起来,正常情况下他们一县一郡地巡视,都不会出什么问题。
扶苏对自己的工作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担心小白。
“你就只带这么几个人,怕是不够吧,要不再多带两个?”
【你率领士兵们在前头,我们跟在后头,有你们开路,不怕路上还有盗匪。】
扶苏:“大哥怕你们几个人,被乡野小民欺负。”
小白拍拍自己腰带上挂着的匕首,他亲自锻造,削铁如泥的利刃。
【这样的兵器,张良也会带一把。三个公输家弟子也都是大高个青壮年。】
韩信半大不小的,就不说了。
小白再给扶苏拍拍桌上的手弩。
【太原墨家弟子出品,公输家现在都还在琢磨这弹簧钢怎么造的。这样的弩,我们都带着。】
大哥,看看这些兵器,你觉得谁能欺负得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