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勇于尝试

它在80年代后,发行量就突破30万份,成为港岛销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报纸。

在1987年的时候,会组成东方报业集团上市。

这次对方派人过来采访,也反向证明帝盾确实火。

他们要蹭热度,不过报道对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

不一会儿。

刘秘书再度敲开房门,身后跟着一个美女记者。

她好奇的打量着这间办公室,更重要的是前方办公桌里正在低头办公的那位。

吴光祖抬头看去,手中的钢笔在桌面轻轻敲击,两人西目相对。。

双方都可以说是眼前一亮。

这不是嘴刁扑克的邱女神嘛!

她长着一张鹅蛋脸,五官精致,轮廓流畅,整体气质偏向可爱,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吴生,你好,我是东方日报的记者乐惠贞。”

“你好,乐记者。”

吴光祖起身绕过办公桌,两人双手轻轻一握。

他招呼到沙发处坐下。

乐惠贞看着面前这个帝盾安保的老板,眼神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对方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写着坚毅,得体的穿着又流露出一股俊秀之气。

稍显差异的两种气质,此刻恰到好处的融合在同一个人身上。

不禁让人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一番。

很快采访开始。

“吴生,请问你创立帝盾安保集团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乐惠贞面带微笑的看向吴光祖,手上拿着笔记本和笔,随时准备记录。

本子上写着一连串的问题,看来早己准备充足。

她头发往后扎起,穿着一件牛仔外套,内配白色T恤,踩着一双板鞋,给人感觉干净利落,典型的记者形象。

“创建安保公司的初衷,主要是因为我当初在市场调查时无意发现,港岛对于安保业务这一块,还未完全得到开发。”

“安保业务拥有无限的潜力,以及上升空间。”

“所以我便产生了创立安保公司的想法,之后也付诸了行动。”

吴光祖半靠在沙发,翘着二郎腿,双手交叉放于腹部,娓娓讲道。

他在谈吐间,无形散发着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带着一抹绅士风度。

“现如今港岛的安保市场,确实还未得到开发。”

乐惠贞轻轻点头,小手在本子上飞快的记录着,抬头讲道:“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吴生可以说是得到丰厚的回报。”

“但往往第一个选择出手的人,也是最危险的,因为并不能确定最终的结果是否如他期许的那般。”

“你当初在得知安保行业可以作为一个新型市场开发时,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正式步入这个行业。”

“成为这个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个问题问出了高度,有点东西。

相信这篇采访,可以拿来作为以后帝盾安保集团的企业文化之一。

“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在我这个年纪,就得敢打敢拼,勇于尝试。”

“如果最终创业失败,那就从头再来呗,我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足够我一次又一次的去不断尝试。”

吴光祖轻抬右手,莞尔一笑。

他现在觉得自己彷佛就像21世纪,那些大佬在接受某央的人物访谈一般,被问及的问题,以及回答都一模一样。

可惜这些看似有理且振奋人心的话,九成都是片汤话。

剩下一成里,半成看个人领悟,半成看个人造化。

想要在一个新的行业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哪里是市场调查和下定决心就能搞定的。

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哪一个不是乘时代的大势,顺风而起,最终转为个人之势。

而他作为一名穿越者,算是正真意义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俯瞰着整个世界。

乐惠贞闻言,不置可否,在本子上很认真的写着,把吴光祖说的每一句都记录了下来。

她成为东方日报的记者己经有好几年,可谓是经验丰富,是个老手。

不过因为东方日报主要是采写社会新闻,面向的读者是普通市民,对于人物访谈,尤其是商业大佬的访谈,一般很少发生。

所以她今天也有些不同以往的紧张,只不过被她以往的经验掩饰得很好,没有一丝泄露。

而这次报社主编想要做这个访谈,主要是因为帝盾集团因为解救杨志球的事情,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这个新闻己经成为了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影响很大。

在这时候,要是能报道一篇关于帝盾集团创始人的人物专访,报纸肯定大卖,销量额也能再往上刷新一波。

这些都是钱呐!

乐惠贞笔速很快,在本子上刷刷的写着。

没办法,报社采访只能这样,又不是TVB,可以现场首接录下来,回去慢慢整理。

她接着问道。

“对于这次解救杨志球被绑架案,在警方行动失败后,杨万里找到帝盾安保时,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在想终于来生意了,有钱挣,这是我们帝盾安保自从创立以来的第一单业务。”

“我和下面的员工都是兴奋不己,激动的手舞足蹈。”

吴光祖表情轻松自然,实话实说。

爆珠和阿荃他们当时确实很是激动,五千万港纸免费送上门,谁能不激动。

白花花的银子呐!

“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

乐惠贞浅笑道,露出两个标志性的小酒窝,在洁白的脸颊上,增添一抹青春活力。

她接着话锋一转:

“警方当时的救援行动己经失败,就连港岛最精锐的飞虎队都被绑匪炸进医院,你为什么觉得帝盾安保可以营救成功?”

“因为杨志球是我叫人绑的,飞虎队也是我亲自打电话过去引爆的。”

“就问你巴闭不巴闭?”

吴光祖内心回道,当然这个不可能真的说出口。

他接着稍微坐正身子,面容坚毅,字正腔圆道:“因为我们帝盾集团拥有港岛最精英的安保团队,使用的是最先引进的设备。”

“我们公司服务的宗旨就是顾客至上。”

“不管多么艰难的任务,只要你找到我们帝盾,我们的团队就一定会拼尽全力,完成顾客交代的任务。”

“就算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乐惠贞顿时被这段话震撼住,眼神呆呆地,彷佛有一股无形的气势朝她扑面而来。

她现在相信,为什么连警方和飞虎队都解救不了的人质,会被帝盾安保成功解救出来。

“经过这次成功解救人质事件,帝盾安保的名字己经响彻整个港岛。”

“接下来,你们公司的业务量将会急剧上升。”

“吴生,那么对于帝盾安保集团的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最近这段时间业务量将会上升,但大部分客户都是中产阶级的客户,只能说是小钱,刚好够公司的开支。

真正可以使安保挣钱的客户,都在太平山、浅水湾、九龙塘、跑马地等。

那些地方才有整个港岛最优质的客户。

这也是吴光祖创立帝盾安保集团的最初目的,也是最终目的。

怎样才能快速挣大钱,那就是做有钱人的生意,挣有钱人的钱。

“我接下来的打算,就是将帝盾打造成全港岛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的安保集团。”

“只要属于安保业务范畴,不管什么任务,我们帝盾都接。”

“现在定一个小目标,五年后,帝盾安保集团将会在港岛上市。”

吴光祖踌躇满志的说道,话语气势十足,豪气干云。

五年后,按照港岛局势的发展,恐怕连太平山上的位置,都会任由他挑。

乐惠贞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闪着光。

她握笔的手一时僵住,笔尖停在纸面,没想到对方的小目标这么大,竟然是想五年后上市。

回过神,访谈继续。

接着询问关于帝盾安保的事情。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乐惠贞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而上面准备的问题,只剩最后一个。

她抬头看着吴光祖,微笑着问道:“吴生,在这访谈结束的时刻,有什么要对那些跟你一样的年轻人要说的话吗?”

“有什么想法,想要去做什么,就应该放心大胆的去做,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佳的导师。”

吴光祖面容严肃道,俨然一副成功学大师的模样。

在如今的港岛社会环境下,并没有说错,确实如此。

在未来的十余年内,不说港岛,甚至连世界局势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文化、政治,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事情都大有可为。

局势越乱,阶级通道就会随之出现短暂的扩大,门槛也会相应的降低。

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

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那汹涌浪潮下毫不起眼的细小沙砾,只得随波逐流。

只有个别幸运儿可以站在风口浪尖上,逐浪而行,引领整个时代。

翌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关如往常般打在港岛。

旺角北部工厂,东方印刷制造。

一辆辆面包车从工厂货运通道口开出,行驶在大坑东道,形成了一条长龙。

随着道路的蜿蜒曲折,在辗转腾挪,扭动着庞大的身躯。

前方十字路口。

车流迅速分散,开往港岛的各个方向,消失在不同的道路尽头。

吱呀。面包车来到油麻地的窝打老道,报刊亭。

啪!

啪!

啪!

司机下车,甩开车门,将一打打用细绳捆绑的崭新报纸从车内拿出,丢到报刊前。

报纸上印着东方日报西个鲜红大字。

头版头条。

【帝盾安保集团创始人吴光祖放话一个小目标五年后港岛上市】

右下角署名,乐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