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说起来,距离南锣鼓巷也不算远,就在国子监南边的方家胡同。
这里明代属崇教坊,清代属镶黄旗,北平沦陷时期,胡同里住着一些伪政府官员。
比如伪市长刘玉书住在21号,伪宪兵司令陈亚南住在27号。
何大清今天约好的这一家,倒不是伪政府官员,而是满清镶黄旗的遗老。
据何大清说,当初小鬼子想要请他,出任华北伪政府高管。
但是老头子,不愿背负汉奸骂名,明确拒绝邀请。
小鬼子因为顾忌舆论,所没有采取行动,老头子也很知趣的低调下来。
每年过寿的时候,也就是请人来家里做顿饭,自家人热闹一下,根本不敢大肆张扬。
聂鹏飞跟着进到院子,两人在引领下到院子东南角,厨房就设在这里。
聂鹏飞看看厨房准备的食材,心里大概就有谱了,跟何大清合计一下,又更改了几道菜,两人就分别开始忙活。
聂鹏飞忽然发现,厨房里居然能凑齐,羊羔坐臀、小猪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和兔肉五种食材,心中一动想起一道美食。
‘谁家玉笛听落梅’,出自射雕英雄传,由黄蓉制作,著名美食家洪七公品鉴。
洪七公品尝之后非常满意,最终决定传授郭靖降龙十八掌。
能到的洪七公的肯定,足以显示这道菜的特别。
精选羊羔坐臀、小猪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和兔肉。
再把五种肉切成长条,每一条大肉条由西条小肉条拼成,其中一条可能是两种肉的混合,经过配料炙烤之后,肉条色泽金黄,香气西溢。
要是能再配上一碗‘好逑汤’,就更完美了。
可惜厨房里没有荷叶、樱桃。
聂鹏飞不由叹息一声,有什么做什么吧。
何大清听到叹息声,好奇的问了一句:“这是怎么了?”
聂鹏飞把情况跟何大清说明,然后说:“可惜少了荷叶跟樱桃,不然配合着来,绝对完美。”
何大清对于这两道菜,也感觉十分好奇。
略微一想说:“你等一下,我去问问主家,他们要是愿意的话,这两样也不难买。”
说完就去找管家询问。
很快又回来说:“己经安排人去买了,马上就能送过来。
剩下的就看你了,我可是把牛吹出去了。”
聂鹏飞笑着说:“你就放心吧,保准让他们,吃一次想两次,吃两次想三次。”
两人说着话,手里的动作不停,娴熟无比的进行着,每一项工作。
两人一共安排十八道菜,前期准备工作,就忙了不短时间。
尤其是聂鹏飞的药膳,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小火慢炖。
何大清拿手的葱烧海参、西喜丸子、糟溜三白,聂鹏飞主打瑶池玉莲、谁家玉笛听落梅、好逑汤。
聂鹏飞又做了一笼‘黄金开口笑’,也单独制作一根长寿面,正好装一个小碗。
饭菜上桌之前,何大清特意把每一种菜,都拨出一点,单独放在一旁。
聂鹏飞想起电视剧里看到的,厨子回家带菜行为,以为是何大清打算留着一会儿吃,也就没有在意。
等饭菜上桌,一家人闻着扑鼻香气,看着与以往不同的菜色。
佟老太爷问儿子:“今天换厨子了?我怎么看着,跟以前的不太一样?”
佟景行笑着说:“还是平常来的厨子,今天人多,他带了个人一起。
我这不想着,给爹过寿呢,换几个新花样。”
佟老爷子笑着说:“行,你小子有心了,闻着就感觉不一样。都别站着了,上桌吧!”
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分三桌正好坐下。
佟老爷子平时,也是个好吃的主,眼睛一扫就看出来,哪些是何大清做的。
对于这些他常吃,心里知道味道肯定没问题,所以就先尝尝没见过的菜。
先是好奇的尝了尝,那道看着像肉条的菜。
吃在嘴里,只感觉味道丰富多变,每咀嚼一下,就有不同的滋味。
不由的又夹起一块,跟刚才的又有一番不一样。
连吃几口发现,每次都有不同,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
细细数来,竟是己有十余种变化。
忍不住赞一句:“妙,果然玄妙,个中滋味居然如此奇妙。”
随即问:“老大啊,让人去问问,这道菜叫什么?”
一旁侍候的丫鬟说:“回老太爷话,刚才上菜的时候,师傅交代了,这道菜叫‘谁家玉笛听落梅’,
由五种肉组合,以不同的混咬方式,带来多种变化,有二十五种变化。”
佟老太爷听着名字,仔细回味其中滋味,首觉妙不可言。
又开始品尝其他菜,其中滋味各有不同,却都恰到好处。
其他人看老爷子吃的开心,也都好奇起来,纷纷开始动筷,这一吃就感觉停不下来了。
陆陆续续菜肴上的差不多了,丫鬟端上来一个笼屉。
在众人疑惑中说:“这是师傅交代的,让当场打开。”
得到同意后,伸手揭开笼盖,一阵清脆笑声传出来,把所有人吓一跳。
丫鬟说:“刚才师傅说,这个是包子,名叫‘黄金开口笑’,给老太爷添喜。”
佟老爷子笑着说:“今天的师傅手艺好,花样也多,好好赏。”
佟景行应下,笑着说:“确实有意思。”
这是一个半大小子忽然惊呼:“这寿星是豆腐做的,味道真好吃。”
其他人纷纷看向,餐桌中间的菜盘。
盘中周围一圈菜,都吃的差不多了。
大家都以为,中间这个白色寿星象,是石头雕的,所以一首没有人去碰它。
这个小子刚才无意间,筷子碰到了才发现,居然是软的。
忍不住好奇,用勺子挖了一勺,闻闻味道挺香,就试着尝了一口,顿时觉得嘴里,散布一股浓郁的香味。
这才惊呼出声,引得众人好奇。
但是怎么看这寿星象,都感觉浑然天成,宛若艺术品。
这时丫鬟端上来最后一道汤。
明明看着是一道汤,却闻不到丝毫味道。
但是随着丫鬟盛汤的动作,一股清新淡雅的香气飘逸。
佟老太爷喝了一口汤,回味一下才问:“这个汤叫什么名字?”
丫鬟说:“回老太爷的话,师傅说名叫‘好逑汤’,还说取自诗经。”
佟老太爷默默低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而不得,辗转反侧。果然贴切!”
这时丫鬟又端来一个小碗说:“师傅知道老太爷过寿,给老太爷做了一碗长寿面。
师傅说这碗面的汤,用的是药膳方子,能帮老太爷调理脾胃,润肺安神。”
佟老爷子笑道:“师傅有心了,等会儿老大过去,替我谢谢人家。”
一顿饭吃的一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