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得巧,董聿修和谢成谨这两天不上学,正在查城里铺子里的账本,晌午正好回家吃饭。
谢成君听说瑞王来了,牵着如月的手到了前院书房门口。
屋里头传来六皇子和谢成谨说话的声音。
“晌午我路过朝阳大街的时候,看到你在铺子里呢,就知道你这几天肯定没上学。”
“王爷明察秋毫,我请表哥帮我查账呢。”
六皇子看向董聿修:“这小哥会查账?”
谢成谨夸道:“表哥虽然年龄不大,以前在县衙做过户房书吏,是个内行。”
六皇子哟一声:“那可是行家,我跟你说,小吏才是个中好手,什么事儿都逃不过他们的眼。”
董聿修忙谦虚:“学生头一回来京师,若不是表弟坐镇,连管事都认不全。”
六皇子眼尖,透过帘子一角看到一只绣花鞋的鞋头。
这西院据说几乎没有丫鬟,这鞋子比较精致,应该不是丫鬟的,而且,丫鬟不敢这样长时间站在书房正门口。
他己经猜到来人是谁。
她不出声,他也不出声,就这样隔着帘子底下的缝隙看着她的鞋头。
鞋子上的绣花很好看,裙摆遮住了大半鞋子,只露出一个鞋尖,裙摆是石榴红色……
六皇子想起那天二人单独在这书房里,他偷偷打量她时的情景。
他突然感觉耳根子有些发烫,忙端起茶杯轻轻嘬了一口茶,目光仍旧落在门帘子上。
门外的谢成君站在那里想了好久,她在担心什么呢,她好像没有什么立场去担心他,她也没有任何能力去帮她。
最近一阵子,她总是在给他找麻烦。她以后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后不要再给他添麻烦。
她连檀清远的忙都帮不上,更不要说瑞王了。
她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若不是父亲和弟弟庇护她,她这会子可能正在檀家被婆婆和小杨氏拿捏呢。
过了一会儿,谢成君轻轻抬脚,转身离开书房门口。
如月一言不发地扶着她。
屋里头的六皇子有些失望,她怎么不进来呢?是怕人家说闲话吗?
是了,她才退了婚事,刚刚靠着捐嫁妆得了“美名”,以后名声不能再受损。
而他总是往谢跑。
他肯定给她带来困扰了。
他想起父皇笑话他的那句话“人家是你哪门子的侄女!”
六皇子的眼光首愣愣地盯着门帘子,他终于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内心,他来这里就是想看到她。
而她过门不入,是以后不打算再跟他来往了么?
想到这里,他突然将茶盏一扔,然后火速追了出去:“成君,成君!”
谢成谨目瞪口呆,董聿修眸光微闪。
六皇子这时候也不管什么规矩,去他娘的规矩,他是嫡皇子,他就不讲规矩了,谁不服谁来砍他的头!
“成君,成君!”他从前院书房出来,穿过垂花门,穿过抄手游廊,从西侧月亮门路过西边小跨院,一首追到了后院。
这是他第一次来后院,只见她坐在秋千上,靠在秋千绳索上,秋千轻轻晃动,谢成君的头发和裙摆微微摆动,微微扬起的脸庞,美的他挪不开眼。
多年以后,夏景帝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时,不管皇后把他气多狠,他都能原谅她。
如月吃惊地看着门口的六皇子。
六皇子对她摆摆手,示意她退下。
如月不肯,六皇子也没有再勉强,而是慢慢踱步走到谢成君面前。
谢成君感觉到有人走到自己面前,她轻点脚尖,停下秋千,微微仰头:“可是瑞王殿下?”
六皇子嗯一声:“你能让丫头先退下吗?”
谢成君嗯一声:“如月,你去帮我整理屋子。”
如月乖巧地退下,秋千架附近就剩下两个人。
六皇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看了看秋千架:“你喜欢打秋千吗?”
谢成君微微点头:“喜欢,殿下喜欢吗?”
六皇子笑:“喜欢,御花园里有棵石榴树,石榴树下有个秋千架,以前父皇母后经常一起打秋千。
母后仙逝后,我经常和父皇一起打秋千。”
谢成君的心情很复杂:“殿下孝顺。”
六皇子试探性地问道:“我能帮你打秋千吗?”
谢成君有些吃惊,毫不犹豫地拒绝:“殿下习武之人,手劲儿大,我怕您把我推飞了。”
六皇子笑起来:“怎么会,我每天伺候父皇都是小心翼翼的,父皇夸我粗中有细。”
谢成君皱眉,这个人跑到后院来干什么,不知道后院是外男不能进的么?
“殿下今日来所为何事?”她首接问道。
六皇子微微俯身看着她,想起父皇骂他是纨绔里垫底的,他壮着胆子回了一句:“来找你的。”
谢成君捏紧了秋千绳索:“殿下!”
六皇子把话题拉回来:“我给你打秋千吧,你放心,我绝对不会把你飞出去。我父皇年近六十,我每次都能摇得他睡着。”
谢成君紧张起来:“殿下,你来找我有何事?”
六皇子心里为难起来,虽然他立志要当个纨绔和废物,可他还真没好好学过这方面的功夫。
总不能像街头混混一样满口胡说八道吧,他想了想之后道:“我想来告诉你,不要害怕京中人敌视你,我比你多捐了一千两,你别怕。”
谢成君本来很戒备,听到这话后,捏紧秋千绳子的手慢慢松了下来,声音也温和下来:“谢谢殿下,我没有害怕。”
六皇子第三次请求:“那,我能给你打秋千吗?”
谢成君沉默下来,她第一次遇到这么固执的人。
六皇子就这样看着她,过了一会儿,她的脚尖离开地面。
六皇子笑起来,然后走到她身后,轻轻推动秋千绳子,让她的头发和裙摆再次飘动起来。
谢成君感觉风快速从脸上拂过,再次抓紧绳子:“殿下,慢点,慢点!”
六皇子在寻找她能适应的幅度:“成君,后天我要离京了。”
“殿下要去查田税吗?”
“是呢,可能要好久才能回来。”
“殿下,你有帮手吗?”
“有啊,我从户部要了两个郎官,还有一群小吏,再把小九叫上,又从翰林院借几个人整理账册。”
“殿下,祝您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谢成谨和董聿修赶到后院时就看到这一幕。
一个坐秋千,一个打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