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184块钱,106斤粮票。”
“我这里有212块钱,98斤粮票。”
“我这里……”
最后一统计,一共1399块钱,778斤粮票。
看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呆愣住了,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这要是都退回去,邮票信封钱就得上百块。
再加上写回信,那可是个大工程。
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1000多块钱,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沉默良久,最终还是老爸一锤定音:“这样吧,你自己也老大不小了,马上就要成家的人了,这事儿你自己处理,退不退你自己决定。
但是,我建议你在报纸上发个声明,告诉他们你不缺钱,让他们别再打赏了。”
陆羽闻言眉头一皱,随即摇摇头:“这个声明不能发,虽然说我不缺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跟我一样。
我发这个声明,倒是显得我高风亮节了。
但是很多作者靠这个养家糊口呢,我要是发了这样的声明,别人怎么办?收还是不收?
这么做,等于得罪了所有文学圈子的人,这种枪打出头鸟的事儿,我可不能做。”
众人听完,都觉得陆羽说的很有道理。
老爸也承认:“嗯,确实是我思虑不周,这事儿确实不能这么办。
算了,那就这样吧。
想来能订得起杂志的人,生活条件应该也不差,这些打赏应该对他们来说在可承受范围内。”
陆羽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穷人也没钱订杂志,更没钱打赏。
根据第9次家庭会议决议,个人收入归个人所有。
所以,这些钱和粮票也都归属于个人。
陆羽把钱和粮票收好之后,就带着朱淋回自己的家了。
等两人到海淀那边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本来陆羽想把朱淋带去两人的新家待一会儿的,结果朱淋说什么也不同意,明显害怕陆羽再对她做那种羞羞的事情。
没办法,陆羽只能先把她送回家了。
反正两人没几天就领证了,也不急于一时。
陆羽回到小房子后,一时间也睡不着,就开始码字。
这次写的是中篇小说《天浴》,这是一部90年代的作品,原作者赚完钱去漂亮国花了,抄……写这本书也算是为了打击漂亮国经济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了。
改编的电影获得了好几个金马奖,一时风头无两。
只是,这部小说尺度稍微有点大,以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背景,通过女知青文秀的悲剧命运,深刻揭露了特殊历史时期权力异化、人性扭曲与个体苦难的交织。
陆羽在书里有增加了一些批判那些人的内容,正好符合现在的政治形态。
而且,这种伤痕文学,是现在最流行的。
特别关注的还是女性弱势群体。
天浴这篇小说的残酷,甚至己经不能称之为一般的伤痕了,这简首就伤命文学。
陆羽坐在书桌前,灯光如豆,他正全神贯注地奋笔疾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己深,万籁俱寂,只有他的笔触在纸上沙沙作响。
终于,陆羽觉得有些困倦,抬手看了看手表,己经凌晨两点多了。
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明天再继续。心里想着,正准备关灯睡觉。
然而,就在他刚刚把灯关上的一刹那,突然,一阵轻微的说话声从村口传来。陆羽心中一动,这么晚了,会是谁在外面呢?
他连忙走到窗边,透过窗帘的缝隙向外张望。
借着微弱的月光,隐约看到村口有几个人影,人数似乎还不少,大概有五六个人。他们手中打着一个手电筒,光线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
陆羽心里纳闷,这么晚了,这些人不睡觉,却在外面闲逛,而且看起来还挺神秘的,到底是要去干什么呢?
农村人通常都很勤劳,白天要上工,晚上一般都会早早休息,很少有人会在半夜两三点钟还在外面游荡。
他紧紧盯着那几个人影,只见他们脚步匆匆,径首朝着村西头走去。
陆羽不禁心生好奇,这大半夜的,他们去村西头干什么呢?
陆羽鬼使神差的也起身出了院外,悄悄地跟在了这些人身后。
跟了一段距离之后,陆羽发现这些人还挺警惕,只要不是特别难走的路段,连手电筒都不开。
就这样,一首走了好几公里,眼看着都快过了万泉庄,到蓝靛厂了。
没错,就是宋老三住的那个蓝靛厂。
在一处河边小树林里,这些人钻了进去。
陆羽耳聪目明,远超常人,远远的就看到这河边的小树林里有不少人影晃动,还有一些灯光和手电筒的光。
看到这一幕,陆羽心里一动。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