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和阎解成决定合伙经营摊位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这天,两人在集市附近找了个空地,准备商量一下招牌的设计。
“解成,这招牌可得好好设计,得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咱们的摊位。”刘洪涛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
“是啊,洪涛。我觉得得突出咱们摊位的特色,就写上‘特色商品应有尽有’咋样?”阎解成歪着头想了想说道。
“这太普通了,没什么吸引力。咱得想个更有创意的,比如加上点幽默元素。”刘洪涛皱着眉头说道。
“幽默元素?那……‘神奇摊位:惊喜多过烦恼’?”阎解成试探地问。
“嗯……还是不太好。要不这样,‘洪解宝藏摊:逛一次,乐一次’,把咱俩的名字都放进去,还能体现出顾客能在这儿找到宝贝的感觉。”刘洪涛眼睛一亮。
“嘿,这个好!就这么定了。那招牌的样式呢?得做得显眼些。”阎解成兴奋地说。
“咱找块大木板,涂上鲜艳的颜色,字就用金色的颜料写,保证老远就能看见。”刘洪涛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
两人商量好招牌的事儿后,便去采购制作招牌的材料。在木材店,刘洪涛仔细挑选着木板。
“老板,这块木板多少钱?”刘洪涛指着一块厚实的木板问。
“这块啊,五块钱。”老板看了一眼说道。
“太贵了吧,老板,便宜点,三块怎么样?咱们小本生意,不容易啊。”刘洪涛开始砍价。
“三块可不行,这是好木板,最低四块五。”老板摇了摇头。
“四块,行不?老板,你看我们以后说不定还来你这儿买东西呢。”刘洪涛继续争取。
老板犹豫了一下,“行吧,四块就四块,看在你们年轻人创业不容易的份上。”
买好木板后,他们又去买颜料。在颜料店,阎解成看着各种各样的颜料,有些眼花缭乱。
“洪涛,这金色颜料用哪种好呢?”阎解成问道。
“就选那种亮金色的,涂出来肯定醒目。”刘洪涛指着一种颜料说道。
两人买齐材料后,回到四合院,准备开始制作招牌。这时,刘光福路过,看到他们在忙活。
“洪涛哥、解成哥,你们这是在做招牌呢?”刘光福好奇地问。
“是啊,光福,来帮忙不?”刘洪涛笑着说。
“好啊,我能做些什么?”刘光福走了过来。
“你帮我们把木板打磨一下,弄得光滑些,这样颜料涂上去才好看。”阎解成吩咐道。
刘光福接过木板,认真地打磨起来。“洪涛哥,你们这招牌设计得真不错,感觉这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哈哈,借你吉言,光福。等生意好了,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刘洪涛笑着回答。
在制作招牌的同时,他们也没忘了采购货物。刘洪涛联系了之前的一些批发商,又找了几家新的供应商,准备进一些新颖的商品。
刘洪涛和阎解成来到一家新的批发商那里,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两人都很兴奋。
“老板,你这些货质量怎么样啊?”刘洪涛拿起一个小摆件问道。
“小伙子,你放心,我们这儿的货都是精挑细选的,质量绝对有保证。”老板自信地说。
“那价格呢?我们要得多,能不能便宜点?”阎解成问道。
“你们要多少?如果量大的话,可以给你们打个九折。”老板看着他们说。
“我们要这些小摆件各五十个,还有那些饰品,每种三十个……”刘洪涛报出了采购清单。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们以比较满意的价格谈妥了这笔生意。
“老板,你可得给我们挑好的啊,要是有质量问题,我们可要来换货的。”刘洪涛叮嘱道。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老板笑着说。
在采购货物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有个供应商原本答应给他们的一批热门商品,临时变卦说没货了。
“这可怎么办?我们都计划好了,就等着这批货呢。”阎解成有些着急。
“别急,解成。我们再找找其他供应商,实在不行,就调整一下商品种类。”刘洪涛虽然心里也有些着急,但还是保持冷静。
他们又跑了几家供应商,终于找到了类似的商品,虽然价格稍微高了一点,但总算是解决了货物的问题。
回到四合院,招牌也做得差不多了。刘光福把打磨好的木板递给刘洪涛和阎解成。
“光福,干得不错。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刘洪涛夸赞道。
刘洪涛拿起画笔,开始在木板上写招牌上的字。他写得很认真,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阎解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地提些建议。
“洪涛,这个‘宝’字的点可以再大一点,更突出些。”阎解成说。
“好嘞,你说得对。”刘洪涛调整了一下,招牌上的字看起来更加生动了。
写完字后,他们开始涂颜料。鲜艳的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色的字更是耀眼夺目。
“哇,这招牌太漂亮了!”小当路过,看到招牌后忍不住赞叹道。
“小当,你觉得顾客们会喜欢吗?”刘洪涛笑着问。
“肯定会喜欢的,这招牌太吸引人了。洪涛叔、解成叔,你们真厉害。”小当笑着回答。
招牌做好后,他们把它放在摊位的显眼位置,开始整理货物。
“这些小摆件放在这边,饰品放在那边,要摆放得整齐美观。”刘洪涛指挥着。
“好嘞,我来摆饰品。”阎解成说着,开始摆放饰品。
这时,贾张氏走了过来,看到摊位上的商品,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
“哟,你们这是准备大干一场啊?这些东西看着还挺不错的。”贾张氏阴阳怪气地说。
“贾大妈,我们这是小本生意,挣点辛苦钱。”刘洪涛说道。
“哼,希望你们这生意能长久,可别像有些人,没几天就黄了。”贾张氏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刘洪涛看着贾张氏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别理她,洪涛。咱们做好自已的事儿就行。”阎解成说道。
在整理货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商品的包装有点损坏。
“这包装坏了可不好,影响卖相。咱们得重新包装一下。”刘洪涛皱着眉头说。
“是啊,可咱们没准备包装材料啊。”阎解成有些发愁。
“我去想想办法。”刘洪涛说完,便在院子里找了起来。
他看到何雨水在院子里洗衣服,突然灵机一动。
“雨水,你这儿有没有不用的布啊?我们摊位上有些商品包装坏了,想用布包一下。”刘洪涛问道。
“我这儿没多少,你去问问其他人吧。”何雨水头也不抬地说。
刘洪涛又去问了几家邻居,终于凑够了一些布。他和阎解成一起把损坏包装的商品重新包好。
经过几天的忙碌,摊位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商品琳琅满目地摆放在摊位上,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切都准备就绪。
“洪涛,终于准备好了,真不容易啊。”阎解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是啊,希望明天开业能顺利。”刘洪涛看着摊位,充满了期待。
就在他们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许大茂走了过来。
“哟,这就是你们准备的摊位?看着也不怎么样嘛。”许大茂嘲讽地说。
“许大茂,你别在这儿说风凉话。有本事你也来做做生意试试。”阎解成有些生气地说。
“哼,我才不稀罕。就你们这小打小闹,能赚几个钱?”许大茂不屑地说。
“我们赚多少钱不用你操心,你还是管好你自已吧。”刘洪涛冷冷地说。
“走着瞧,我看你们能撑多久。”许大茂说完,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刘洪涛看着许大茂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生意做好,让许大茂看看。
晚上,刘洪涛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开业的事儿,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他知道,这是他们新的起点,一定要成功。
第二天一大早,刘洪涛和阎解成就来到了摊位前。他们把摊位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
“解成,准备好了吗?”刘洪涛问道。
“准备好了,就等顾客上门了。”阎解成笑着回答。
没过多久,集市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些人被他们的招牌吸引,走了过来。
“这招牌挺有意思啊,看看有什么好东西。”一个大妈说道。
“欢迎光临,大妈,我们这儿有各种各样的商品,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刘洪涛热情地招呼道。
大妈在摊位前看了看,拿起一个小摆件。“这个多少钱?”
“大妈,这个两块钱,这小摆件可精致了,您买回去摆在家里肯定好看。”阎解成笑着说。
“两块钱?有点贵啊,便宜点。”大妈开始砍价。
“大妈,这已经很便宜了,我们这是小本生意,进价都不低呢。这样吧,一块八,这是最低价了。”刘洪涛说道。
大妈犹豫了一下,“行,那我要一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摊位前的顾客越来越多。刘洪涛和阎解成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介绍商品,一会儿收钱找钱。
“洪涛,这生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啊。”阎解成兴奋地说。
“是啊,看来咱们的准备工作没白费。”刘洪涛笑着回答。
这时,一个年轻姑娘走到摊位前,拿起一条项链。“这条项链真漂亮,多少钱?”
“姑娘,这条项链三块钱,这是我们刚进的新款,很时尚呢。”刘洪涛说道。
“好,我要了。”姑娘付了钱,高兴地走了。
在忙碌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挑剔的顾客。
“你们这商品质量不太好啊,你看这个小饰品,都有点瑕疵。”一个年轻女子拿着一个小饰品说道。
刘洪涛接过来看了看,“姑娘,实在不好意思,可能是我们没检查仔细。这样吧,我给你换一个,或者给你便宜点。”
经过刘洪涛的耐心解释和处理,女子最终满意地离开了。
一天下来,刘洪涛和阎解成累得够呛,但看着丰厚的收入,他们都觉得很值得。
“今天真是太累了,但也太高兴了。这收入比我们之前预计的要多不少呢。”阎解成坐在摊位前,数着钱说道。
“嗯,不过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得继续努力,把生意做得更好。”刘洪涛说道。
回到四合院,他们的成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些邻居围了过来。
“洪涛、解成,你们今天这生意可真红火啊,赚了不少吧?”一个邻居笑着问。
“哈哈,还可以,都是辛苦钱。”刘洪涛笑着回答。
“你们这生意这么好,有没有什么经验啊?我们也想做点小生意呢。”另一个邻居问道。
“经验嘛,就是要选好商品,做好服务,还有就是要坚持。”阎解成说道。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刘洪涛和阎解成度过了充实的一天。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们。他们也更加坚定了把生意做好的决心,为了自已的未来,也为了在这四合院中证明自已。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顺利的背后,一些新的问题正在悄然酝酿。比如,其他摊位的摊主看到他们生意好,开始心生嫉妒,准备联合起来给他们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