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已父亲的话,何雨柱点了点头。身为一名指挥官,何雨柱自然清楚自已的一个决策,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影响。
所以在自已父亲面前,自然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看到何雨柱似乎已经听了进去,何大清亲自走进厨房,帮他重新做了一份晚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的身体还没完全好,营养得跟上,明天再去医院待几天。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三思而行,多想想你身后的人。”
听到自已父亲的话,何雨柱赶紧接过了他手中的蛋炒饭。蛋炒饭虽然很简单,可里面却是满满的情谊。
因为这是自已父亲这么多年,第1次单独替自已做饭。吃完手中的蛋炒饭,何雨柱就回到了自已房间,然后一直在思考自已今天为什么会冲动。明明自已父亲都拒绝了那个叫秦淮茹的女人。可自已偏偏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替她求情。
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了自已的判断?自已为什么会那种冲动感?在房间想了半天,却什么也想不出来。
何大清也在思考这件事,何大清可不相信所谓世界的意志,就算真是世界的意志,自已也必须将它改过来。
不是有句话叫做和人斗其乐无穷,和天斗其乐无吗?何大清决定和这个所谓世界意志扳扳手腕,看能不能改变自已那便宜儿子的结局。
第2天,何大清就找到了组织,将自已的想法说了出来。在何大清的强烈要求下,何雨柱的身份,又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变。
何雨柱从一名军官,直接成了南方某市防疫站的站长。
何大清记得上辈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问题,始终把防疫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血吸虫病是一种传染极广、危害极大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20世纪50年代,面对血吸虫病疫情的严重,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亲自领导和部署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经验,对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启示意义。
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长期肆虐,给人民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在江西省余江县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
“妇女遭病害,只见怀胎不生崽。难听婴儿哭,十有九户绝后代。”
余江县的蓝田坂地区,在1956年开始大规模防治血吸虫病前。在近50年间,有3000多人因患病死亡,20多个村庄完全毁灭,1.4万多亩田地变成荒野,真是到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境地。
一是流行性广。病害流行遍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的350个县市,患病人数约有1000多万,受到感染威胁的人口则在1亿以上。二是传染性强。血吸虫病大多流行在水稻种植区,农民在水田耕作和日常生活中,都随时与水接触,极易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感染,不易引起注意。而且病害传播迅速,据浙江省统计,病区每年新增病患约10%。三是死亡率高。在病害严重地区,甚至出现整户整村人口死亡的情况。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在1950年到1951年两年内,因患病死亡1006人,占全乡人口总数比例达18.2%,其中全家死亡的共计31户。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整个国家高层都心情很沉重。1955年11月,在杭州召集华东、中南地区省委书记开会研究农业问题期间,特意把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叫来,要他详细汇报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他一边听汇报一边强调指出:“这么多病人,流行的地区又那么大,要认识到血吸虫病的严重性,我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广大农民翻了身,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必须帮助农民战胜危害严重的疾病。”195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
上一世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江西省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的喜讯。国家高层看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写下那两首脍炙人口的七律《送瘟神》。
这些东西就像是刻在了何大清的脑子里一样。与其让自已的便宜儿子在四合院里和秦淮茹接触,还不如让他多为百姓做些实事。解决完自已便宜儿子的事,何大清又来到了街道办。
原本想找王富贵,却发现王富贵已经调到区里了。没办法的,何大清只能找到原来的邱副主任,也就是现在的邱主任。
好在上次邱主任已经知道何大清的身份了,看到何大清这样的大领导来找自已,立刻就站了起来。
“不知道何局长来找我有什么事,有什么事情您尽管说,只要我们街道办能够做到的,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去做。”
“邱主任,你也不用这么紧张,这次来主要就是想让你帮我写一封推荐信。我想安排一个人去轧钢厂做放映员。”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暂时还不能和你说,你只需要知道我这样做有其他意义就行。”
听到何大清的话,邱主任并没有去询问原因,因为不管是情报局还是749局的保密程度都非常高。如果是其他重要的职位,邱主任或许不敢写介绍信。左右不过就是一个放映员,邱主任也没太放在心上。更加的何况现在国内,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工厂在建设,到处都要人。
安排一个人进轧钢厂,对邱主任而言根本不算是什么事。在何大清将许大茂的名字说出来之后,在办公室里当场写了一封推荐信。
何大清拿到自已想要的东西后,又和邱主任聊了一会儿。都说阎王好送小鬼难缠,邱主任掌管着附近的一切,和他打好关系,能给自已省掉不少的麻烦。
邱主任的想法跟何大清有些类似,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跟何大清的关系好了,以后有什么事说不定还能帮帮自已。
尤其是在升迁问题上,只要何大清这样的大佬说句话,自已就能平步青云。一番商业互吹后,何大清就离开了邱主任的办公室。
由于没什么事,何大清就慢慢的向四合院走去 。看着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何大清内心多少也有些欣慰。自已这些年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最少国家比自已记忆的国家要强大了。看着那些外国人在那里忙碌着,何大清都恨不得上去踹几脚。
这些人居然敢来侵略中国,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准。让他们来铺桥修路,实在是太便宜他们。美国鬼子和十六国联军也就罢了,但小日本用来铺桥修路有些浪费。还不如将他们安排到更危险的地方去,比如去矿山挖矿。
就连在韩国俘虏的近百万的人,也应该去做那些最脏最累的活。简单的修桥铺路,并不能弥补他们的过失。如果不是自已的到来,他们对中国的伤害,并不会比小日本差多少。一想起八国联军的事情,何大清觉得绝不能只让他们修桥铺路。在他们被放回去之前,绝对要好好的利用利用。
对于这种免费的劳力,绝对要做到物尽其用。有了想法的何大清,并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将自已的想法向上面反映了一下。
只可惜上面并没有同意何大清的想法,除了小日本被派去挖矿了,其他国家的俘虏并没有去挖矿。不过安排的事情也要比原来差了一些。一些又脏又累的活,都被分配给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