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子的一角,王盛天种下的那些农作物新品种——彩色玉米和观赏南瓜,已经冒出了嫩绿的幼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这可让院子里的人们都充满了期待,大家都盼着这些新品种能茁壮成长,为院子带来不一样的景象和收获。
王盛天深知,这试验可不能光靠种下去就不管了,还得仔细观察、精心照料,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数据,才能知道这些新品种到底适不适合在院子里大规模种植。于是,他早早地就把院子里几位有经验的农民召集了起来,其中有一位叫李大爷的,他为人朴实,种了一辈子地,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摸得门儿清。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张婶,她干活麻利,心细如发,对种植也颇有心得。
王盛天站在那片试验田边,对着大家说道:“李大爷、张婶,还有各位街坊邻居,咱们上次种下去的彩色玉米和观赏南瓜都发芽了,现在这幼苗看着还挺精神。但咱得好好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看看能不能在咱这院子里大规模种起来,以后也好让大家都能尝尝鲜,还能给院子添点新风景呢。”
李大爷蹲下身子,仔细地看着那些幼苗,嘴里念叨着:“嗯,这幼苗看着是不错,不过还得看看后续长得咋样。这彩色玉米啊,得注意别让它徒长了,不然结出来的棒子可就不瓷实咯。”
张婶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道:“是啊,还有这观赏南瓜,得看看它的藤蔓长得顺不顺,可别到时候乱爬,把别的庄稼都给缠坏了。”
王盛天听了,笑着说:“没错,所以才把大家找来呀。咱们得分工合作,每天都来看看这些苗,记录下它们的高度、叶子的颜色和数量,还有有没有病虫害啥的。李大爷,您经验丰富,您就负责盯着这彩色玉米,看看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及时给我们说。”
李大爷拍着胸脯应道:“行嘞,盛天,你就放心吧。这玉米我盯着呢,有啥情况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你。”
王盛天又看向张婶,说:“张婶,那这观赏南瓜就麻烦您多费心啦。您平时干活细致,这南瓜的情况就靠您多留意咯。”
张婶爽快地说:“没问题呀,盛天,我肯定把这南瓜照顾得好好的。”
说着,大家就各自忙活起来。李大爷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尺子,小心翼翼地量着彩色玉米幼苗的高度,嘴里还念叨着:“嗯,这棵今天长到五厘米啦,昨天还是四厘米呢,长得还挺快。”
旁边有个年轻小伙儿叫小陈,他好奇地凑过来问:“李大爷,您量这高度有啥用呀?”
李大爷笑着解释道:“嘿,小伙子,这可有用嘞。通过量这高度,就能知道这玉米苗长得快不快,要是长得太快或者太慢,那可能就是有啥问题咯。比如说长得太快,可能就是氮肥施多了,得注意调整施肥量呢。”
小陈听了,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李大爷,您懂得可真多。”
这边张婶也没闲着,她正仔细地观察着观赏南瓜的幼苗。她发现有一棵南瓜苗的叶子有点发黄,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这叶子咋发黄了呢?是不是缺水了呀?”
这时,王盛天走了过来,问道:“张婶,咋啦?发现啥情况了吗?”
张婶指着那棵发黄的南瓜苗说:“盛天,你看这棵南瓜苗的叶子发黄了,我琢磨着是不是缺水或者缺啥养分了呢。”
王盛天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说:“张婶,有可能是缺水了,也有可能是土壤肥力不均匀。这样吧,咱先给它浇点水,看看情况会不会好转。要是还不行,就得再检查检查土壤了。”
说完,王盛天就去提了一桶水过来,慢慢地浇在那棵南瓜苗的根部。
过了几天,王盛天又和大家一起来到试验田。这次,李大爷满脸笑容地说:“盛天,你看这彩色玉米,这几天长得可壮实了,也没发现啥病虫害。就是有几棵苗的叶子有点卷,我估计是前几天太阳太大,有点晒着了。”
王盛天看了看,说:“嗯,李大爷,那咱得给它们稍微遮遮阴,别让太阳直射太久了。可以找些树枝或者草帘子搭个简易的遮阳棚。”
小陈在一旁自告奋勇地说:“盛天哥,我去弄树枝吧,这事儿我在行。”
王盛天笑着点头道:“行啊,小陈,那就辛苦你啦。”
而张婶那边,观赏南瓜的情况也有了新变化。她对王盛天说:“盛天,那棵之前叶子发黄的南瓜苗,浇了水之后好多了,现在叶子又变绿了。不过,我发现有几棵南瓜苗的藤蔓开始往旁边的地里爬了,得给它们搭架子了吧。”
王盛天说:“对呀,张婶,是该搭架子了。不然这藤蔓乱爬,不仅影响别的庄稼,还不利于南瓜长大呢。我去准备些竹竿,一会儿大家一起动手搭架子吧。”
不一会儿,小陈扛着一堆树枝回来了,王盛天也拿来了竹竿。大家齐心协力,开始给彩色玉米搭遮阳棚,给观赏南瓜搭架子。
在搭架子的时候,小陈不小心被竹竿划破了手,疼得他“哎哟”一声。
张婶赶紧关切地问:“小陈,咋样?划得严重不?”
小陈笑着说:“没事儿,张婶,就是擦破点皮,不碍事的。”
王盛天也走过来说:“小陈,你小心点呀。来,我这儿有块布,先包一下吧,别感染了。”
小陈接过布,包好伤口,又继续忙活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彩色玉米和观赏南瓜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不断生长。有一天,院子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看到试验田里的农作物,都兴奋地跑了过来。
一个小女孩叫小花,她好奇地问王盛天:“王叔叔,这彩色玉米什么时候能长出彩色的棒子呀?我好想看看哦。”
王盛天笑着摸了摸小花的头,说:“小花呀,还得等一段时间呢。这玉米得先长高长大,然后才能结出棒子,到时候就有彩色的啦,可漂亮了呢。”
一个小男孩叫小刚,他跑到观赏南瓜那边,指着一个已经有点成型的小南瓜说:“王叔叔,这个南瓜以后会长得很大很大吗?”
王盛天走过去,说:“小刚,要是照顾得好呀,这个南瓜能长得很大的,说不定比你还大呢。到时候咱们可以在上面刻字画画,可好玩了。”
孩子们听了,都欢呼起来,对这些新品种更加期待了。
又过了些日子,彩色玉米开始抽穗了,那一个个穗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李大爷高兴地说:“盛天,你看这玉米抽穗了,看样子长得还不错呢。不过这时候得注意防虫了,可别让虫子把穗子给咬坏了。”
王盛天说:“李大爷,您说得对。我准备去弄点草木灰来,撒在玉米地里,既能防虫,又能给玉米增加点钾肥呢。”
张婶那边,观赏南瓜也开花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娇艳。张婶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南瓜花,开得多漂亮呀。这花开得好,以后结的南瓜肯定也多。”
就在大家都为农作物的生长感到高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揪心的事。一天早上,王盛天像往常一样来到试验田,却发现有几棵彩色玉米的穗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啃过了,叶子也有被践踏的痕迹。
王盛天皱起了眉头,焦急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有什么动物跑进来捣乱了?”
李大爷也赶了过来,看了看情况,说:“盛天,看样子像是老鼠或者野兔干的。这可咋办呀?”
王盛天想了想,说:“李大爷,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这些害虫赶走。我去弄些捕鼠夹和驱兽的东西来,晚上在这周围布置一下,不能让它们再祸害咱们的庄稼了。”
张婶在一旁担心地说:“希望能赶紧把这些家伙抓住,不然这玉米可就白种了呀。”
王盛天安慰道:“张婶,您别担心,咱们一定能保护好这些庄稼的。”
当天晚上,王盛天在试验田周围布置了捕鼠夹,还撒了一些用系统兑换的驱兽粉末。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来到试验田查看情况。
小陈第一个跑过去,兴奋地喊道:“盛天哥,快看呀,捕鼠夹夹住了一只大老鼠,还有那些驱兽粉末好像也起作用了,地上没有新的脚印了。”
王盛天听了,松了一口气,说:“太好了,总算把这祸害抓住了。不过咱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得继续留意着,可别再有啥东西来捣乱了。”
经过这次小波折,彩色玉米和观赏南瓜又恢复了正常的生长。日子一天天过去,彩色玉米的棒子逐渐长大,颜色也越来越鲜艳,有红的、紫的、黄的,五彩斑斓,漂亮极了。观赏南瓜也一个个长得圆滚滚的,有的像葫芦,有的像灯笼,形态各异,十分有趣。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院子里的人们都围在试验田边,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李大爷看着那些彩色玉米,感慨地说:“盛天,真没想到啊,这彩色玉米真的种成功了,而且长得这么好。以后咱们院子里就可以多种点了,这可是稀罕玩意儿呢。”
张婶也笑着说:“是啊,还有这观赏南瓜,一个个长得这么大,这么好看,摆在院子里都能当装饰品了。”
王盛天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呀,要不是大家一起精心照料,哪能有今天的收获呢。不过咱们还得看看这产量和口感咋样,才能决定能不能大规模种植呢。”
说着,王盛天就掰下一个彩色玉米棒子,递给旁边的一个大妈,说:“大妈,您尝尝这玉米,看看味道怎么样。”
大妈接过玉米,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说:“哎呀,这玉米又甜又糯,还带着一股清香,可好吃了。”
大家听了,纷纷围过来,都想尝尝这彩色玉米。
王盛天又从地里摘了一个观赏南瓜,抱起来说:“来,咱们把这南瓜抬到院子里去,一会儿大家一起看看怎么处理它,是做南瓜饼还是炖汤呢。”
大家欢欢喜喜地把南瓜抬到院子里,开始商量着怎么处理这些收获的农作物。
“盛天,我觉得这彩色玉米可以留一些种子,明年接着种,剩下的可以分给院子里的每家每户,让大家都尝尝鲜。”李大爷提议道。
张婶也说:“对呀,这观赏南瓜也可以留几个种子,然后把大的南瓜切开,分给大家做南瓜饼,肯定受欢迎。”
王盛天点头说:“行嘞,就按大家说的办。这次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算是成功了,以后咱们院子里的种植品种可就更丰富啦。”
“哈哈,是啊,以后咱们院子里肯定会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有生气咯。”小陈笑着说。
“那可不,以后咱们还可以试试种更多的新品种呢。”小刚也兴奋地说。
王盛天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满是欣慰,他知道,院子里的生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王叔叔,明年还会种更多好玩的农作物吗?”小花睁着大眼睛问道。
王盛天笑着回答:“当然啦,小花,只要有合适的新品种,咱们就种,到时候让你看到更多新奇的东西哦。”
“太好了,我最喜欢看新奇的东西啦!”小花开心地跳了起来。
大家看着小花可爱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在庆祝着这次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的成功,也在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