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天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邻居,心里琢磨着新的商业计划。他知道,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院子里虽然生活逐渐好转,但大家手头还是不宽裕,得想个办法让大家能多挣点钱。
这时,何雨柱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旁边:“盛天,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
王盛天看了他一眼,笑着说:“我在想啊,咱们院子里这么多妇女和老人,平常空闲时间也多,要是能做点小生意就好了。”
何雨柱挠挠头:“做生意?这能行吗?咱也没经验啊。”
王盛天胸有成竹地说:“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搞一些手工制作生意。比如编竹篮、做一些简单的刺绣啥的,这些东西应该有市场。”
何雨柱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材料从哪儿来呢?还有,做好了卖给谁啊?”
王盛天回答道:“材料的话,咱们可以先在附近找找看,竹子可以去山里砍一些,线啥的可以去供销社买点。至于销路,我去城里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商家愿意收。”
两人正说着,刘光福路过,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好奇地凑过来:“盛天哥,你们要做生意啊?算我一个呗,我也想挣点钱。”
王盛天笑着说:“行啊,人多力量大。不过这事儿得好好计划计划,咱们得先找几个手巧的人试试。”
于是,王盛天开始在院子里召集人。他把大家召集到院子中间,大声说:“各位邻居,我有个想法。咱们院子里有不少空闲的人,我想咱们可以一起搞个手工制作生意。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来试试,要是做得好,能挣不少钱呢。”
一位大妈有些犹豫地问:“盛天,这手工制作我们没做过啊,能行吗?”
王盛天鼓励道:“大妈,不难的。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我会找一些有经验的人教大家。而且,大家一起学,肯定能学会。”
这时,一位年轻媳妇站了出来:“我愿意试试,我在家也没啥事,要是能挣钱,那太好了。”
王盛天看着她,点了点头:“好,这就对了。咱们先从编竹篮开始吧,我知道有个地方能砍到合适的竹子。明天我就去弄些竹子回来,大家先准备准备。”
第二天,王盛天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包括刘光福和阎解放,一起去山里砍竹子。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刘光福说:“盛天哥,这竹子砍回来,咱们得好好处理一下吧?”
王盛天回答:“对,砍回来后,要把竹子削成合适的粗细,去掉竹节上的毛刺,这样编起来才顺手。”
到了山里,他们找到了一片竹林。阎解放看着竹林,兴奋地说:“这竹子真不错,够咱们用一阵子了。”
大家开始砍竹子,王盛天叮嘱道:“大家小心点,别伤着自已。”
砍完竹子后,他们把竹子运回院子。院子里的女人们看到竹子,都围了过来。一位叫秀花的妇女说:“这竹子看着挺好,咱们啥时候开始学编啊?”
王盛天说:“现在就可以,我先给大家示范一下。”说着,他拿起一根竹子,开始熟练地编了起来,边编边讲解:“大家看,先把竹子这样交叉,然后再绕过来,一圈一圈地编……”
女人们都认真地看着,跟着学了起来。刚开始,大家都不太熟练,编得歪歪扭扭的。一位年轻姑娘有些沮丧地说:“这太难了,我编不好。”
旁边的一位大妈安慰她:“姑娘,别着急,刚开始都这样,多练练就好了。”
在大家练习编竹篮的时候,王盛天又在考虑其他问题。他对何雨柱说:“光有竹篮还不够,咱们还得多样化一些。我想再找些人做刺绣,这刺绣要是做得好,能卖个好价钱。”
何雨柱问:“刺绣?这可得有会的人啊,咱们院子里有人会吗?”
王盛天想了想:“我问问看。”
他在院子里打听了一圈,发现一位叫张姨的老人会刺绣。王盛天找到张姨,说明了来意。张姨有些犹豫:“我这老眼昏花的,能行吗?”
王盛天说:“张姨,您就试试吧,您可以教几个年轻点的媳妇,大家一起做。”
张姨最终答应了。她开始教几个年轻媳妇刺绣,从针法到图案设计,都耐心地讲解。一位媳妇看着自已绣的图案,开心地说:“张姨,这刺绣真有意思,感觉比编竹篮还好玩呢。”
随着大家手艺的逐渐熟练,手工制品越来越多。王盛天看着院子里堆积的竹篮和刺绣品,对何雨柱说:“咱们得去找销路了,不能让这些东西都堆在这儿。”
何雨柱说:“是啊,可咱们去哪儿找商家呢?”
王盛天决定去城里的集市看看。他带着一些样品来到集市,找到了几个卖手工制品的摊位。他对一个摊主说:“老板,你看看我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院子里自已做的,质量可好了,你有兴趣收吗?”
摊主拿起一个竹篮看了看,又看了看刺绣品,有些感兴趣地问:“你这些东西倒是不错,不过价格怎么说?”
王盛天和摊主开始讨价还价,经过一番商量,终于谈好了价格。摊主说:“那你先给我送一批过来,要是卖得好,以后咱们长期合作。”
王盛天高兴地回到院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院子里顿时一片欢呼声。一位大爷笑着说:“盛天,你真是有本事,这下咱们院子可有盼头了。”
在准备送货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运输工具不够,而且这么多手工制品,得好好包装一下,不然容易损坏。王盛天又开始想办法,他找到院子里一位懂木工活的邻居,一起制作了几个简易的木箱用来装手工制品。然后,他又借了一辆平板车,用来运输。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盛天带着几个年轻人把第一批手工制品送到了集市上的摊主那里。摊主看到这些包装整齐、质量优良的手工制品,非常满意:“不错,你们做事很用心。以后就按这个标准来。”
随着生意的开展,院子里的收入逐渐增加。大家都很高兴,对王盛天充满了感激。在一次院子聚会上,一位邻居举起酒杯对王盛天说:“盛天,多亏了你,咱们院子现在越来越好了,大家都有收入了,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王盛天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希望咱们的生意能越来越好,让咱们院子里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四合院的人们通过自已的双手创造财富,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王盛天的新商业计划不仅给大家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善,也让院子里的邻里关系更加紧密,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让这个四合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活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