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先走了!哦,对了,淮茹,这是这月的伙食费五块钱,大伙儿都在这儿看着呢,别再说我 媳妇了。”
李无为当场把钱给了秦淮茹,然后想着回家找何大清再去借些钱,也想买台缝纫机,这样“三转一响”的东西总会凑齐全的。
“这李无为也不知道多给点儿,人家可是领到了一百块的奖励呀。”“已经算不错了,以前他只给了秦淮茹三块钱。”
有人又提起了贾东旭作为参照对比,因为他在和李无为以及秦淮茹之间关系复杂,还是同一个车间的成员,想不提到他也难。
“我的媳妇也给我五块钱的伙食费呢,她每个月能赚十六块钱左右。我可不像李无为那样大手大脚花钱!”贾东旭脸上流露出几分得意之情,他认为自已比李无为更胜一筹。
众人则默默摇摇头,觉得他应该学学李无为的做法,起码能得到实在的好处,自已日子也过得舒坦一些。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各自心底都有想法,毕竟他们的零花钱不多,多数也要交给家里。
“东旭,你也过来学学怎么做削笔刀吧,学会了将来考核就不成问题了。”易中海将削笔刀的各个部分都测量并记下了详细尺寸,准备教导他,同时也想进一步提升自已的技艺。
“大爷,我看我就免了吧!” 贾东旭苦着一张脸,为什么所有的事儿都要他模仿李无为呢?就不能让其他人也来借鉴一下自已?
“不行,必须要学!”易中海直接否决了他的 ,趁着今天正好休息时间宽裕可以多指导一番。
“那好吧!”尽管极不愿意,但贾东旭最终只好勉强接受,在观看之后他更是惊呆了——做这些精细零部件的工作原来竟如此艰难!
话说李无为从厂子出来后就开始琢磨去什么地方找到何大清借钱,因为这位好友平时都忙于三轮车工作,甚至有时候晚上也不见踪迹。但是今天似乎是幸运的安排——刚走上街道,他就看到何大清正蹬着一辆三轮车从前方路口路过,想必是准备回家吃饭或者轮班换岗。
“何叔,真巧啊!”
“别叫我叔,你这张口我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何大清停下了车,今天是周六,生意还不错,又多挣了一块多钱,距离迎娶媳妇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好事,绝对是好事,我打算买缝纫机了。”李无为走上前,递给何大清一支烟。
何大清随即点上了烟,趁此机会休息一下。踩三轮确实不用资本,但全靠体力……“你怎么有钱买缝纫机?”
“哦,今天发了工资,厂里还奖励了我一百块钱,如果再借我五十块,就差不多够了。”他必须要花钱,否则就会成为院子中的有钱人家,还怎么到处捡漏呢。
“等等,你居然拿了奖励?还有一百块?”何大清感到困惑,毕竟他已经辞职了。
“别小瞧我,你看,这是我拿的荣誉证书。”
李无为递过去一份证书,内容简单,但最重要的是提到了那一百块的奖励。何大清一看,整个人都懵了。
“真是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搞个小发明赚了这么多,做个削笔刀就有了一百块?”
“何叔,我还有的是本事,你借我五十,分几个月还给你。你现在反正也没急着结婚,这些钱留着也只会落满灰尘。”
他这话倒不假,老何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要脱单只能选择跟着寡妇跑或者攒钱买房。“我借你五十,总觉得吃亏了。”
尽管心有不舍,何大清确实能拿出五十,但他一直不愿轻易借钱给他人,在院子里住了四十年从没有这种事,上次也只是因为婚宴例外。
“这样,等你举办婚礼的时候,我来帮你张罗一番,让院里的人都送上贺礼,谁都跑不掉,怎么样?”李无为进一步说服了他。
何大清有些尴尬地说:“我现在找个老婆,即便二婚也不太适合举行婚礼的吧!”
“二婚有什么,真爱才是最重要的!雨水那么小,肯定需要个后妈;傻柱才十八岁,也需要个妈来照顾啊!老蔡也肯定希望家里有个人照顾。”
“李无为买的,他们那儿是有女人的。”
何大清想起了那个差点跟随自已去保定的白荷花,如果当时成功,也就有了女人给自已做衣服。“啊!李无为,你的钱哪来的?”
三大妈一脸震惊,这可是一台缝纫机啊,不是普通东西。“借来的,以后详细解释给您听。”
李无为请何家兄弟帮助搬运缝纫机,至于板车工的费用已经结清。“快来啊,我们院子又有一家买缝纫机了。”
抱着孩子的三大妈高声喊了起来,这绝对是件大事儿。
很快院子的大婶们都赶了过来,缝纫机也被移到了院子 。“老何家,这不是要过日子了?还买缝纫机啊。”
贾张氏面色阴沉,看来老贾家最后这一点荣耀也要被分走了? “这不是老何家的事,都是李无为自已买的。”
何大清心情也很沉重,等于他自已出了两次钱,两次却都成全了李无为风光一番。“我的老天,李无为你是怎么买到的,这也得花一百七十五块四毛呢。”
贾张氏几乎要哭出来了,这坏小子怎么到处都能遇到。你不是没钱吗?“这个不劳您操心,我借的是何叔的钱。”
李无为故意卖了个关子,先让何大清背锅。买缝纫机不只是为了花钱,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价值:家里需要缝缝补补、做些衣物或者被套什么的都非常有用。
要不然他就直接买一块全钢的手表,一百二绰绰有余,还用不着借钱,这也算是“三转一响”中的好东西。“何大清,你对这孩子太好了,怎么就不对我家东旭那么好呢?”贾张氏心中一阵懊悔,要是早知道会有今天这一出,当初就应该答应老何一起看电影。
何大清都被气笑了:“我有关心的傻柱在,你家东旭和我没关系。何况我对李无为,愿意借钱给他用。”
“何叔,别跟她多费口舌,咱们赶紧把缝纫机抬去我家吧,也不耽误大家赚钱。”李无为心里清楚,今天陈碧华肯定会来领取贾东旭的工资,院里估计正闹翻了天,接下来还有好戏看呢。
“得嘞!”何家兄弟说着便抬起缝纫机走向后院,很快就把缝纫机放在了李家的堂屋 。
“老何、老蔡,以后我们就是哥们儿了。”李无为说着一些客套的话,以此拉近距离。但何大清却不领情:“得了,你还是叫我老何吧,我不敢和你平辈相称。”
李无为刚说完话,贾东旭夫妇默默各拿了一个窝头,不一会儿就见底了。
“差一点忘了,锅里还有吃的。”陈碧华吃完了手中的窝头,匆匆跑向了厨房。不多时她端出了一个碗,里面盛着两个白馒头。“媳妇,给我分一个吧,我还没吃饱。”
“东旭,家里靠你挣钱,你得吃点好的。”说着,陈碧华将两个白馒头分了一半给他,并迅速咬了一口剩下的半块。
“话说回来,碧华,你怎么不告诉他们还有白馒头啊。”这时贾张氏握着手中的窝头顿时没了胃口。
“妈,这不也是您没有问嘛。这些白馒头发面的时间要长一些,得再蒸一会儿。”
今日陈碧华拿到了工资,她早已受够当下的境遇。从今往后她决定反击这刻薄的老妈子。“哦,那下次等全都蒸好了再喊吃饭吧。”贾张氏无可奈何地说着,拿起筷子,愤愤地夹了几片白菜塞进了嘴里。
过了一会儿,窝头也吃完了,贾张氏嘴里念叨着,但因为没吃上白馒头而颇感不满。“东旭,喇叭都响过了吧,你的工资也应该交上了。眼看快要过年了,你自已也要节约一点开销。上次你请了半天假,这个月的工资会少四十多分,所以这个月给你留下三块五角的伙食费,应该够用的。你看,人家秦淮茹每个月也只留三块,不也挺能过得下去。”贾张氏一直惦记着儿子的那笔工资,抚养儿子,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老来的保障么。
“妈,这个月秦淮茹拿到了五块钱,在厂里都能吃上白面了,为什么我还是只能吃窝头?”贾东旭越来越觉得把钱交给妻子管理是正确的选择。
“唉,她这只是先甜后苦,将来迟早得吃苦。你应该先苦后甜,等你的工资涨了,一切自然就好了。”贾张氏伸出手想要拿钱。
然而,贾东旭却摇了摇头:“妈,我已经结婚了,以后家里的经济还是由碧华来管吧,每个月她给我五块钱。”
“什么?这怎么能行!”贾张氏愣住了,随即怒气冲冲地说道,“陈碧华,你想骗东旭跟我对着干是吗?这贾家的钱一直都是我来管的,自从你爷爷那时候开始就是这样。”
陈碧华也不是好惹的:“妈,我们已经结婚了,哪有让婆婆一直管钱的道理。今后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不用您操心,吃穿用度我会全部打理好。”
住户们也开始附和:“李无为说的没错,你看贾东旭多瘦啊,贾张氏自已那么胖,肯定是自已享受。”
“的确,贾张氏管钱根本就不靠谱,看看她家办宴席的时候,让每户只送一个人去,这种做法谁能接受。”
有人支持,但也有人反对。阎埠贵开口说道:“年轻夫妻自已管钱是可以理解,但给老人留出生活费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他已经提前规划好等孩子们工作后每月拿出十块钱作为自已的养老钱。
刘海中附和道:“给养老钱是应该的,这点不能马虎。”
易中海也跟着说:“东旭,你们的做法没什么不对,只是孝敬长辈更加重要,对你的妈妈更是不能怠慢。”
何大清默默想着,不能让许大明这么快结婚,不然以后就没法得到他的工资了。
几个大爷的话压住了场面,贾东旭最终无奈地说:“那就每个月给她两块钱吧,她吃在家里住在家里,这两块也足够了。我的月收入也就二十二块五毛,家里的开支也很大。”
“那就两块钱,给了仍然是孝顺孩子。”易中海宽慰道。
但贾张氏仍然不愿意,又开始哭闹起来。可事情已经决定,哭也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