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苦了全村的人?

“这个是应该的,吃过饭马上让村里人来写份证明,按手印。”

如今分户程序很简单,只需村里几个人手写三份证明,盖个章,按手印,各留一份作为凭证。这样分了户就能再申请一块地造新居,这块地通常就是家里原本的地或者紧挨着旧宅扩建。

秦光明要去城里工作就不需这么复杂,只是单独分出户口就可以成为 户主。

“爸,等光明在先城里站稳脚跟后,你和我妈,还有光友也进城来,我把中院租给你们,就是走个形式。

以后我妈要帮我和淮茹带孩子,光友就转到城里读书,你这边,我帮你找一个临时工的工作,先干着,说不定哪天也能转正。

今后咱们全家都到城里生活,我在上面没人支持,你们都要来帮我。”

李无为带着两份合同来的,目的是把老秦家的人都安排妥当。现在流行家族企业,只要有亲人在,做什么事儿都有更大的底气。

毕竟,能欠着亲人的工资,要是欠外人的,那就不妙了。

“哎呀,我们要全家进城!”

秦长春激动不已,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没错,全去!”

李无为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秦二叔和秦三叔都眼红了,大哥家真是太有福气了,生了一个出色的女儿,一家人都跟着去城里过好日子了。

“这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秦长春很想搬进城,他觉得自已还年轻,完全可以适应京师的生活。

“添什么麻烦?我那三进大院本来就空着,只是之前把家具全处理掉了。

那两个舅舅过去 ,把家里的东西败光了,所以把家具都卖了。到时候找人造些新的家具就是了。”

这个理由也说得通,当时家里急需钱,不得不卖掉一些东西来凑彩礼,那时的想法自然和现在不一样。

“女婿,要是需要做家具的话,可以让你三叔来做,他手艺好得很。

但必须签正规的合同,这样方便光明将来的户籍转到街道办。”

李无为当然不会提自已是想保住大院,这个概念对他们太高深,说成“斗地主”,他们或许还能理解,但这样一来岂不是自已成了潜在的地主?

“女婿,这也太让你受累了。”

秦长春对这位女婿相当满意,为了家里这么费心。

“小事一桩,都是一家人。但光明得 户才行,否则他还未满十八岁,没法独自租赁院子,今天下午村里就要把手续办好。”

李无为事先就想好了对策,这次全都交代完毕。

“这是应该的,吃完饭我们就去找村里的人开证明,按手印。”

现在的分户程序很简单,找村里几个负责人手写三份证明,按指纹或盖章,当事人和村里各自存一份。分户后就可以申请宅基地修建房屋。

但如果已经在城里找到工作,就不用麻烦这么多,只需把户名 就可以了,从而成为 户主。

“以后我们家都要到城里生活了,上面也没有长辈来帮助我,所以你们都过来帮我。”

李无为带来了几份合同,并准备将老秦一家都纳入其中。如今大家庭型企业正流行,不管干任何事情,如果亲人多,号召力自然也强劲,机会也就更大。最重要的是能暂时拖欠些亲友工资,要是外面的人肯定不会容忍这种事儿,怕是免不了一场冲突。

“哎呀,咱们整个家庭都搬去城里生活吗!”

这个消息把秦长春震惊得一时语塞,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啊。“是的,所有人都去!”

听李无为这么回答后,秦二叔与秦三叔心里五味杂陈——老大家这真是大发了,生个好女儿全家人也能跟着进城过富饶生活。

“这么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吧?”

其实秦长春是希望去的,还年轻,完全可以适应大城市的热闹繁茂生活。

“哪儿有那么多麻烦!我那儿有个三重大的院落本来就空着,只不过之前家俱被卖掉了一些。”

当初因为家中困难才把家具处理掉了以筹措资金,否则也难备齐足够的聘礼。“那个时候要想保留这个院子的办法可跟现在不一样。而且那时两位舅舅吸 严重,连用过的家具都不怎么留着觉得不太吉利便也都被变卖了。”

秦长春听到这儿不禁露出些许愧色:“那么女婿,如果需要新家具就找你三叔嘛,他会做家俱,技术一流的。”

早先他们三个兄弟分工非常明确:大哥也就是秦长春负责求学,可惜学业不佳;秦二叔学习务农耕作技术,现在已经很擅长种植和放牛等工作;而秦三叔就是跟着老师父学会了高超的木匠工艺。不过,最近山里的树木都归公社所有,就算是在自家地界上砍棵树也都必须向公社申请且需要支付两文的使用费用,所以他日常只能做些简单的风车或农业工具,技艺并未搁下。“你可以弄来木材,再让老三给你制作一些新家具,可以为你省点钱”。

提及此话题时,秦长春脸红一阵——当时父亲对其寄予很高厚望,不仅没让他分担其他家务杂务专心上学,甚至动用了全部家庭资源供应他的学习,但是结果却不佳,不仅荒废了自已也让家里陷入困境;然而还好生了这样一个女儿,终于有机会去京城。“女婿,我可以免费帮你打家俱的,只需要负责饭钱就可以了”。三叔秦长青说道。不甘示弱,二叔秦长虹立刻接上话茬:“女婿,你知道我家有养鸡,我可以多养殖些,存满蛋了直接送到你那边,现在家里的老母鸡我也打算一会儿给你带过去两只。”

“二叔和三叔你们太谦让了,那就按照这个计划实行,等我和光明以及光友在北京稳定住阵脚,如果有了好的机会我会考虑给你们安排来京事宜。”

李无为这才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家庭的无私帮助,老秦在村里还有40-50名的亲属以及更多的间接关系。大家都热切盼望着继续扩大规模,在他发展壮大的时候能有份差事;如果这样真的做起来了,到时候会不会把他们裁员?

当然不至于此,在发展起来之后还得继续雇佣着他们,享受着这无穷的亲情!

京城九大城门之一,专门用做向城里运木头材料的东直门。据原著叙述,当时阎埠贵家中的小阎解放便是趁人在东直门外“捡”,即所谓的盗用,木材来用作建造家园之需。

弄一批上好的木材对李无为来说并不困难,东直门外就有个木材厂,地点就在三里屯附近。先置办一些普通的家具,等到以后再添置贵重的古董家具,摆在院子里更显得体面。

“开饭了!”

秦淮茹喊了一声,秦光明和秦光友迅速过去端菜,小秦京茹也忙着帮忙。李无为和其他长辈则直接上桌喝酒,践行古人的“君子远庖厨”原则。

饭后,他本来想到山水间游玩放松心情,但由于早晨起得太早,干脆决定先回房补个觉。

他躺下了,但老秦家却没有歇息下来,亲戚们纷纷前来打听情况。他们不是两手空空地来的,一听秦淮茹怀孕,而秦光明即将到街道工作,并且全家人将搬进城里,立即全村震动。大家蜂拥而来送礼,想着先把关系搞好,未来说不定可以派上用场。

别说其他好处,单单能进城这一点就已经值得争取个安身之地了。村上也有不少人开始过来办理分户,秦光明分完户后立刻着手准备行囊,并抽出时间与朋友告别,免不了要夸耀一番——有这样出色的姐夫,不炫耀简直是辜负。

“光明,你小子以后发达了,成了京城人士,千万别忘了自已的兄弟朋友们啊。”

“光明,你姐夫真是本事不小啊,竟然帮你找到街道的工作,可你在学校那会,甚至连你爹的名字都能写错,这文化水平真的能胜任吗?”

一听这话,秦光明连忙斥责道,“小四,话别乱说,当心被我姐夫听见收拾你。”

一旁的人急忙说:“小四,你是怎么和你光明哥说话的,人家以后是街道干部,要顾及形象了。”

秦光明这才心里舒坦了些,“我姐夫可是大才子兼富豪,将来等我飞黄腾达了,一定带你们去城里耍,给你们讲讲城市的壮观…”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无为突然醒来,心中一惊, ,差点把正事给忘记了。“淮茹,快进来,淮茹……”

“姐夫,我来了。”

小秦京茹跑进屋来:“姐姐正在忙着收拾别人送的东西呢。姐夫,你需要起身了吗?我帮你穿上鞋吧。”

“咳咳……我自已来就行。算了,我还是出去看看吧。”

李无为穿上贾张氏给他做的布鞋,今天特意换了一双新的。

他的初衷是为了要找纸笔以便准备一份拓展业务计划,并拿去呈给陈雪茹,毕竟是公司的一个股东。

结果他到了外间,哎呀妈呀,满桌子堆得都是各种礼物,秦淮茹和岳母则在院落中清理山货运来的货物。岳父带着小舅子在准备杀鸡,而二叔也帮着他收拾木匠所需的工具。

他环顾四周,有些东西并不认得,但是熟悉的每一件都不寻常!要是他多次到这乡下走动,岂不是肥了自已的腰包,苦了全村的人?

真要把这些东西带回四合院,估计怎么也说不清,这家人真是贫困农民中的典范,竟靠整个村的支持来成就他自已!

“淮茹,这么多东西,可都是村里父老乡亲辛苦所得的啊,接受实在有些不太好。”

你看这只鸡多肥,别人得养好久呢。还有这些鸡蛋,太多了,根本吃不完啊。”

李无为熟读各种典籍,深知涸泽而渔的危害,提倡可持续发展。这一次送这么多,真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