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帮忙想法

李想帮秦淮如解决了孩子们上学物品的问题后,秦淮如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但李想知道,这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的困难,要想让孩子们能一直顺利上学,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日,李想下班后,又来到秦淮如家门口,准备和她好好商量一下长期的办法。秦淮如正在屋里做饭,看到李想来了,赶忙擦了擦手迎了出来。

“李想,你来了,快进来坐。”秦淮如说道。

“不了,就在这儿说吧,我是来和你聊聊孩子们上学的后续问题。”李想摆了摆手。

这时,棒梗、小当和槐花也都围了过来。棒梗看着李想,眼中多了几分尊敬,说道:“李想哥,我今天在学校没和人打架,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真的吗?棒梗,这就对了,你要继续保持啊。”李想笑着摸了摸棒梗的头。

“李想哥,我会的。”棒梗认真地点了点头。

小当也在一旁说道:“李想哥,今天上课我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老师夸我聪明呢。”

“小当真厉害!槐花呢,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李想笑着看向槐花。

“李想哥,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可好了,我们还一起跳绳呢。”槐花笑嘻嘻地说。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李想和秦淮如都很欣慰。但李想还是把话题拉回到正事上。

“秦淮如,孩子们现在学习状态不错,但咱们得考虑长远一些。你看啊,现在他们上学的费用虽然暂时解决了,但以后要是有什么其他开销,咱们得有个准备。”李想说道。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我们家就我一个人挣钱,每个月那点工资,勉强够糊口,哪还有余钱啊。”秦淮如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时,住在前院的一位大妈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插话道:“秦淮如啊,你可以让孩子们课余时间去捡点废品卖啊,多少能挣点钱。”这位大妈名叫张婶,心直口快,平时也挺热心肠的。

“张婶,孩子们还得学习呢,要是课余时间都去捡废品,太累了,怕影响他们学习。”秦淮如摇了摇头。

“也是,孩子们学习重要。那你有没有想过找个副业啥的?”张婶又问道。

“副业?我能有什么副业啊?我没什么手艺,也没那么多时间。”秦淮如愁眉苦脸地说。

李想听了他们的对话,心中一动,说道:“秦淮如,我有个想法。你不是会做针线活吗?你可以做一些鞋垫、手帕之类的小物件,拿到集市上去卖啊。”

“这能行吗?做这些东西也需要成本啊,而且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秦淮如有些犹豫。

“成本的话,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用一些家里不用的旧布做鞋垫,手帕可以用一些边角料,这样成本就低了。至于卖不卖得出去,咱们可以先试试。”李想分析道。

“李想哥,我可以帮妈妈一起做。”小当自告奋勇地说。

“我也可以!”槐花也跟着说道。

“你们真是好孩子。不过这做鞋垫和手帕也不容易,得做得精细一些,不然没人买。”秦淮如看着孩子们,眼中满是欣慰。

“秦淮如,你要是决定做了,我可以帮你找一些旧布。我在厂里认识一些人,他们家里可能有不用的旧衣服,可以拿来用。”李想说道。

“那太好了,李想,真的太感谢你了。要是这能挣到钱,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就有着落了。”秦淮如感激地看着李想。

就在这时,贾张氏从屋里走了出来,听到他们的谈话,不屑地哼了一声:“哼,就你们还想挣钱?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浪费那些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老老实实的。”

“婆婆,我们总得试试啊,不然孩子们上学怎么办?”秦淮如说道。

“上学?上什么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贾张氏白了秦淮如一眼。

“婆婆,您怎么能这么说呢?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也有读书的权利。而且,棒梗也得继续上学啊,只有读书才有出路。”秦淮如着急地反驳道。

“哼,你别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我不听。反正我觉得你们这是瞎折腾。”贾张氏说完,转身回屋了。

秦淮如看着贾张氏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李想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别管她,咱们先试试。等做出点成绩来,她就没话说了。”

“嗯,我听你的。”秦淮如点了点头。

过了几天,李想从厂里带回了一些旧衣服。他把旧衣服拿到秦淮如家里,和秦淮如、小当、槐花一起把旧衣服拆开,挑选合适的布料。

“李想哥,你看这块布做手帕怎么样?上面的花纹还挺好看的。”小当拿着一块蓝色带花的布问道。

“这块布不错,不过得把边边角角修剪一下,再缝好。”李想说道。

“我来修剪!”槐花抢着说道。

“那我来缝。”秦淮如笑着说。

大家分工合作,开始制作手帕和鞋垫。李想也没闲着,他在一旁帮忙设计样式,还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图案绘制方法,让手帕看起来更漂亮。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做出了一批手帕和鞋垫。看着这些成果,大家都很高兴。

“李想,这些真的能卖出去吗?”秦淮如有些担心地问道。

“咱们得有信心。这样吧,这个周末我陪你去集市上看看。”李想说道。

周末,李想和秦淮如带着做好的手帕和鞋垫来到了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十分热闹。他们找了一个角落,把东西摆了出来。

刚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摊位。秦淮如有些着急,李想安慰道:“别急,咱们刚来,得等等。”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姑娘路过,看到了他们的手帕,停下来问道:“这手帕多少钱一块?”

“姑娘,这手帕五分钱一块,都是我们自已手工做的,可结实了,图案也好看。”秦淮如连忙说道。

“五分钱?还挺便宜的,那给我拿两块吧。”姑娘挑了两块手帕,付了钱走了。

“太好了,秦淮如,我们开张了!”李想高兴地说。

有了第一笔生意,接下来陆续有人来询问和购买。不到半天时间,他们带来的手帕和鞋垫就卖出去了一大半。

“李想,真没想到能卖得这么好。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秦淮如兴奋地说道。

“是啊,这说明我们的东西还是有市场的。以后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样式。”李想笑着说。

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市场管理员。其中一个管理员严肃地说:“你们在这里摆摊,有营业执照吗?”

“营业执照?我们不知道啊,我们就是自已做了点东西来卖,没想那么多。”秦淮如有些惊慌地说道。

“没有营业执照是不能在这里摆摊的,你们赶紧收拾东西走吧,不然我们就没收了。”管理员说道。

李想和秦淮如一听,顿时傻眼了。他们辛辛苦苦做的东西,要是被没收了,可就白忙活了。

“同志,我们真的不知道需要营业执照,我们这是第一次来摆摊,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李想连忙说道。

“不行,这是规定。你们赶紧走,别影响市场秩序。”管理员态度很坚决。

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经常在集市上卖菜的大爷走了过来。大爷名叫王大爷,在集市上混了很多年,认识不少人。

“小李啊,这是怎么回事?”王大爷问道。

李想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王大爷想了想,对管理员说道:“老张啊,这两个年轻人也不容易,他们就是卖点自已做的小物件,补贴家用。你看能不能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把今天的东西卖完,下次让他们去办个营业执照再来。”

管理员看了看王大爷,又看了看李想和秦淮如,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这次就放过你们,下次一定要有营业执照啊。”

“谢谢同志,谢谢王大爷。”李想和秦淮如感激地说道。

经过这次波折,李想和秦淮如意识到,要想长期在集市上卖东西,还得把手续办全。他们收拾好东西,回到四合院后,就开始商量办理营业执照的事情。

“李想,这营业执照要怎么办理啊?我一点都不懂。”秦淮如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去问问居委会的人,他们应该知道。”李想说道。

第二天,李想和秦淮如来到居委会。居委会的赵大妈接待了他们。

“赵大妈,我们想问问营业执照怎么办理?我们想在集市上卖点自已做的手工制品。”李想说道。

“办理营业执照啊,你们得先写个申请,然后带着你们的身份证件,还有生产经营场所的证明,到工商局去办理。不过你们这是在家里做手工,生产经营场所证明可能有点麻烦。”赵大妈说道。

“那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做这些东西啊。”秦淮如着急地说。

“这样吧,你们写个说明,就说在家里制作,然后让邻居们给你们签个字证明一下,看看行不行。”赵大妈建议道。

“好的,谢谢赵大妈,我们回去试试。”李想说道。

回到四合院后,李想和秦淮如开始挨家挨户地找邻居签字。大部分邻居都很理解他们,愿意帮忙签字。但也有一些邻居不太愿意,比如阎埠贵。

“签字?这可不行,万一你们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阎埠贵说道。

“三大爷,我们就是卖点小手工制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您就帮我们签个名吧。”秦淮如请求道。

“不行,不行,我不能签。”阎埠贵坚决地拒绝了。

不过,在李想和秦淮如的努力下,还是凑够了足够的签名。他们带着申请、身份证件和邻居签名的证明,来到了工商局。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成功办理了营业执照。

有了营业执照,李想和秦淮如更有信心了。他们继续制作手帕和鞋垫,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款式,准备下一次去集市上大干一场,为孩子们的上学之路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李想和秦淮如的关系也在不断升温,他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也越来越深。而四合院的生活,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多了一份希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