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火星的第二次极光

006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让大家再次经历一次激动。

朱延廷,“我去外面耍耍先。”

当即他就要跑,却被拦住。

006的声音响起,“正在进行气体交互,预计时间需要8小时,你可以出去,死掉就别怪我。”

“啊?还要时间啊。”朱延廷有些失望。

陈梓杰白了他一眼,“就知道着急,当然需要时间了,而且外界的温度差距也很大,006也没说外界能活动吧。”

话是这样说,事实也如此。

006说道,“外界温差大,需要12小时改变,你可以感受一下,因为目前温度为-10℃,按照人类的承受能力,是可以在外生存的。”

总会有那么一个点,是合适的温度,但那个点会是一瞬间的事情。

王宝宝提醒,“防护罩出现,是不是意味着没人可以进来,那我们出去呢?”

006回答,“已经记录你们五人的信息素,除了你们五人,没有任何生物能从防护罩出去。”

王宝宝:“好,正合我意,现在我们出去,扫荡一下四周,看看那群人脸蜘蛛是不是还在周围布置眼线,清理干净,明天我们才能安心的去外面玩耍。”

王宝宝的谨慎,得到一致认可。

陈梓杰点点头,“我们的宇航服还有些氧气,近距离的位置我们可以看看。”

吴萱:“我负责远处。”

终于到她出力的时候,不能掉链子。

大家点头,王宝宝也说到,“我的胳膊已经好了,虽然刚才的摧残下,有些抖,不过拿枪是没问题的。”

说着他还甩了甩手臂,昨天还一块皮肉连接着,今日就是完完整整的,还能自由甩动。

医疗舱的技术,当真是令人叹服。

航天中心的老教授们,看的炎热无比,尤其是医疗方面的专家。

“这种纳米机器人医疗舱,按照我们之前的猜测,与我们提出的理论几乎完全相同,拥有治愈大多数疾病的能力。

至少在他出现的时候,任何需要动手术的疾病,都将被轻易治愈,包括世界难题癌症。”

“王宝宝的断肢重生,让我们看到接假肢的可能性,更加先进的假肢唯一欠缺的就是神经元的连接。

长时间断臂,让接口的神经元完全坏死,这个技术让我看到了希望。”

一位将军打扮的人拍案而起,兴奋的说道,

“一定要拿到这个技术,如果拥有这个技术,每年退伍的军人就会缩减一大半,我国培养士兵的成本也会降低一大半。

这样就有上千亿的资金,可以用于武器的研发,我们国家也会更上一层楼。”

“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技术,必须想办法搞来,哪怕没有曲率引擎,这个东西也要有。”

大家忍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自由发表意见。

眼前看似夸张的表现,也理所应当的被观众们争论。

“任何手术,不可能就一天痊愈,这个节目未免有些太夸张。”

“纳米机器人还处于理论阶段,如果我们拥有这项技术,早就处于世界最前沿了,医疗行业也不会如此受制于人。”

“国家百分之80的中医方子,和草药专利都在樱花国,我们本土的医术根本不受重视,国外的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处处受制于人是当然的。

但,如果这项技术是真的,我们国家必然崛起。”

“每年国际医疗行业都是吞金兽,那些医疗行业的大鳄,可以获得海量的利益,我国就只能在这里喝口汤。

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技术,医疗行业大洗牌由我们说的算。”

“楼上的人不要意淫,这样倒是显得我们只会幻想,纳米机器人是不可能的技术。

理论上都不成立,更别提研究出来,就算研究出来,也不会第一个出现在我们国家。”

“对啊,国内医疗行业落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要做无聊的幻想,还是讲究一些实际的好。”

大量不看好的言论的出现,舆论导向开始出现偏差。

大家就医疗舱的强大效果开始讨论,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

冰冰看的不想插嘴,文亮也识趣的没有讨论。

这个节目可没那么简单,国家队都在后面看着,别的话都可以说,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东西,他们还是三缄其口的好。

至于火星基地内部,大家不知道观众在争论什么,他们也只想着使用这些技术活下去,至于再多的,没时间考虑。

王宝宝和吴萱穿上宇航服,衣服还能穿。

走出基地的时候,王宝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宇航服上的信息。

外界氧气含量真的在上升,而且温度变化也小很多。

目前日暮西山,温度应当越来越低的才对。

可目前的温度还保持在-20℃左右,还在降低,却降得很慢,比之前那种忽上忽下的温度变化,好得多。

这就是防护罩么,真是神奇的东西,王宝宝心里暗叹,将自已发现的事情告诉所有人。

他继续往前走,清理干净周围的人脸蜘蛛,时间已经来到黑夜。

不过今天晚上并非完全漆黑,蓝绿色的极光突然出现。

布满整个天空,吴萱和王宝宝两人还未进入基地。

吴萱觉得,从外面看极光比在里面看似乎更清晰一些,也更美。

“哇,是极光,你们来看看啊。”吴萱完全被吸引进去。

王宝宝看了几眼,对频道说道,“你们出来,换我进去守着。”

基地内部总要有个人,免得里面出现问题他们不清楚。

换了个班,四人坐在火星的地面上开始看海外的极光。

“我在地球没看过极光,在这里居然看到两次。”张鑫雨一脸唏嘘。

吴萱说道,“这可能是如此危险的世界给我的一丝慰藉,看到它们的时候,我觉得受的委屈都是值得的。”

朱延廷:“我也没看过,这是第二次,这让我感觉到大自然的伟大。”

陈梓杰:“这趟火星,让我成长许多,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之内,甚至是余生,都会感谢现在自已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