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更是不易

“见到了,何雨雨已经快赶上我的个头儿了,尽管她今年才十三岁,正在上初中。

不过她很好相处。”

文莉说。

文秀笑道,“确实啊,你们俩都还是小孩子。”

“我哪点小了!”

文莉不满地说,“柱子说他会去添置些家具,不过他们的院子确实人特别多!”

接着,文莉开始滔滔不绝地描述在大杂院的经历,原来那些人真的不少,心思也很复杂,不然何玉柱不可能如此精明地处理这些事务。

独自带着妹妹生活已经不容易,在这里还能保全自已更是不易。

文父说道,“如果你嫁过去了,一定得听柱子的话。

在那里,人越多,就越容易被误导,必须得靠得住他才行。”

“会这么夸张吗?”

文莉回答道,“柱子也是这么说的,我在那待十年的话,估计真能‘脱胎换骨’吧!”

“我看差不多。”

文慧说道:“我们那边也是一样,大杂院里事儿不少,出门就遇见人,想躲都没法躲。”

……

何玉柱接下来忙着购买家具。

他选择统一颜色的家俬,特别挑有脚的款式,确保离地高度一致,以防积灰,更便于清洁和美观。

客厅入门处放置的是特制木沙发,按个人喜好量身打造。

客厅最里面的墙角安放了一个煤炉子,烟囱经由上方气孔通往室外。

像这样的四合院通常在房间里设计了高位气孔,不仅通风良好,且大小方正,体现了古人智慧。

每当做饭时,香气便能从正房里的三个气孔传到后院。

建好隔断之后,每一房间恰好一个气孔,在冬季室内能用煤炉取暖,并配有夏天用的纱窗。

何玉柱还定制了两台双人沙发、两把单人椅和一个小茶几。

门口一边设有鞋柜,对面是一个挂衣服的衣架,全部安置完成后,何玉柱感到很满意,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佳布局了。

毕竟自已只是厨师而非设计师,并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想显得与众不同。

搬回来后的日子里,新的被褥已经准备好迎接他们,同时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其他邻居们也正在装修自已的住处。

刘海中的装饰和何玉柱相近,因为刘海中作为高级技工工资很高;许父则是非常精明并且每月都有不少额外补助,家里还能带回农产品;尽管许母未工作,但帮工的工作让她有稳定收入;而贾东旭一家还在考虑中,三大爷阎富贵也受到触动前来参观:

“你这里的布置确实漂亮啊。”

看到新买的沙发,阎富贵感慨不已,“不过这东西未必长久实用呢。”

“我就是想要舒适又好看的环境。”

何玉柱回应:“婚后暂时不想要孩子。”

阎富贵愣了一下问,“为什么不想要孩子?”

“并不是不想要,只是现在不打算早要,想等年龄更大些再考虑。”

二十岁的何玉柱与十九岁的文莉都不急着为人父母:“我们还年轻,带孩子会累垮我们的。

等到都成熟些再来要孩子。

计划是每三年生一个,至多生三个孩子。”

阎富贵听了一惊。

“柱子,你还考虑得真周全呢。”

接着他又拍了下脑门问:“我想请教下,我要整修一下家,你看大概多少钱合适?”

“你们家有两间房呢,是不是先不用急着整修?”

何玉柱有些疑惑。

阎富贵解释:“我家三儿一女虽都小,但老大解成也快要结婚了,只能用倒座的房间,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 厢房问题与成本控制

“这边厢房要住五个人,如果现在不考虑,将来该怎么解决?”

“而且现在的价格稍低一些,你觉得呢?”

何玉柱点了点头:“这倒是,您其实可以省去刷油漆的步骤,油漆可是最贵的部分之一,而且不需要那么大的柱子。”

“玻璃也不用选双层的,应该能省不少钱。”

阎富贵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你这样一说确实挺便宜的,我也不要你这样好的家具了,原先的加上雨雨你们不要的,完全够用了。”

想到这里,他便迫不及待地跑去找工程队。

---

### 何玉柱与文莉的新生活开始

“文莉同志,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夫妻了。”

何玉柱和文莉刚刚从民政部门出来,已是八月初。

何玉柱装修完房子后立刻求婚,尽管文莉稍稍犹豫了一阵,但最终答应了。

对文莉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毕竟,在金婚中饰演佟志时,她的新婚夜只是平淡无奇地度过了。

文莉心里觉得结婚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多一个人共睡一张床。

他们两人都没接受过婚前指导,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你不能欺负我哦!”

文莉的话让何玉柱忍不住笑起来。

文莉总是有些敏感,不过何玉柱并未过于苛责她,反而常以玩笑的方式化解矛盾。

“疼你还是得有的,尤其是每天的午餐盒绝不会落下,无论风雨。”

文莉在学校被同事们羡慕不已,而在文家,家人也在催着尽早出嫁,尤其自从认识了何玉柱并得到文家所有人的认可之后。

“晚上的事儿就等你自已体验喽!”

何玉柱小声说道。

然而文莉一脸困惑,只瞪了他一眼。

何玉柱拉住文莉的手:“走吧,咱们去照相买东西去!”

他们随后进行了采购,凭借结婚证,很多紧俏物品也能买到。

酒席安排不在大院里,只是准备发糖,而在外面酒店订了一桌请双方家人、同事以及李老师。

这件事在大院引起一些涟漪,但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因为何玉柱有意疏远这些人,只有阎富贵一家亲近。

如此一来,请客的人不多,只摆了四桌,但敬酒气氛热烈愉快。

何雨雨特别高兴,因文莉成了嫂子,以后不用她自已单独做家务。

两个人一起负担,她当然高兴了。

晚上酒席散了,两家都回到了四合院。

何玉柱骑着车把大家都带回来,并挨家挨户散发糖果。

文莉也要让大家熟悉,大家对此倒没什么过多意见,即使有些人私下议论。

最后一家也没放过,包括许大茂家。

这时,各户的心思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