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雨愣了一下,接过何文轩,目送着嫂子走出去。
厨房里,何玉柱正在接水准备刷锅,看到文莉走了进来:“你怎么来了?”
“陪你呀!”
文莉笑着说,“省得让别人打你的主意。”
“呦,你这危机感还真强烈啊!”
何玉柱笑出声来,没想到今天的玩笑竟带来了这样的效果。
“好吧,有你陪着就行。”
院子里,贾张氏在西厢房外面嘀咕着。
这时,许大茂和娄晓娥从后院走出来,并肩而行。
娄晓娥一边走一边抱怨:“怎么又是去你们家,我每次去你妈都要唠叨。”
“她不就是想要抱孙子吗?”
许大茂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两人结婚也有段时间了,但她的肚子却没有动静。
走进院子,许大茂向何玉柱的正房看了一眼。
东边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好了,别说了,免得被傻柱听见。”
许大茂急忙打断她。
娄晓娥气呼呼地加快了步伐,径直往前走去,没有理会贾张氏。
许大茂瞥了一眼厨房,只见何玉柱切着菜,文莉在旁边坐着聊天。
他心里既有羡慕又带有些嫉妒。
---
在另一个场景里,雨雨在一旁。
许大茂一直在寻找机会给何玉柱找茬,可对方很少回家,也不和他们有太多接触。
于是,许大茂心中一动,想出了个办法,紧随娄晓娥出去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很平静,特别是对于何玉柱一家来说。
然而,关于轧钢厂附近的传言不断传来——说是何玉柱入赘到了女方家,成为倒插门女婿。
大家都不信这一说法,因为何玉柱有一个儿子,而且这孩子姓何:何文轩!
这不可能是倒插门的情形,何文轩可是老何家的血脉,如果真如传说那般,孩子应该随女方的姓氏。
况且,何家并没有老人需要照顾,妹妹上了大学,家里也无需照料。
一家人常住丈母娘家的原因只是为了更好地抚养孩子。
邻里们对此议论纷纷,尽管大家不信谣言,消息还是不断传播开来。
每个周末何玉柱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一次,他们遇到了邻居三大爷,三大爷说道:“柱子啊,最近一直有人传言你是倒插门的女婿。”
“……怎么回事啊,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啊。”
何玉柱有些惊讶,“大家都怎么说这件事呢?”
阎富贵把消息传来显然也是想有所回报。
果然,何玉柱给了三大爷十个鸡蛋作为感谢,并说道:“请三大娘帮我也问问谁是最初的传话人,以后一定好好答谢您。”
“成,我让你三大妈留意这件事!”
阎富贵笑呵呵地转回去,很快拿出一个碗,放了十个鸡蛋进去。
何玉柱回到家后,打扫好了房间,这才把事情告诉文莉和何雨雨。
文莉惊讶地看着何玉柱:“咱们儿子姓何,怎么会有这种传闻?”
“估计是心怀不轨的人搞的鬼,不过大家都不会信。
这显然只是故意抹黑……”
何玉柱想到什么,突然说道,“会不会是许大茂啊?”
“说来奇怪,干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而且还是针对我的,除他之外还真想不到有谁。”
“最近我和他也没冲突啊!”
何玉柱眉头紧锁。
自已很久没见到许大茂了,为什么他忽然散播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呢?
况且这种传言本身就没人会相信,因为上门女婿生的孩子不会跟父姓。
造谣者实在愚蠢透顶。
难道单纯就是为了让人难堪?
何雨雨倒是见怪不怪:“除了许大茂,还有谁能这么无聊呢?我们每周末才回家,也没与他有任何摩擦,他为何忽然诋毁哥?”
“哥,你不去教训他一下吗?”
何玉柱摇了摇头,说:“不用,等到有确凿证据再说。
我会再仔细想想这件事。”
“好,不理他,雨雨,你的学习情况如何?”
一家人随即将这事抛在脑后,不再理会,聊起了各自一周的生活。
……
之前许大茂想到的办法就是编造谣言,说何玉柱是上门女婿,但他也知道没人会轻易相信。
可是,对他来说,只要能让何玉柱不舒服就足够了,哪管什么后果!
这事后被暂且搁置。
第二天早上,何玉柱送孩子去文家后就去上班。
李副厂长又来找他,依旧给了他一百元钱让他准备一批食材。
这是常有的事,何玉柱直接拿了钱就走,随后打电话给李副厂长让司机接货物回来。
买的食材有鸡、鸭、鱼和羊肉——毕竟何玉柱还没找到猪崽。
因为这次大灾,鸽子市无法恢复,买粮食的人都被抓了。
今年情况稍有好转,何玉柱又有心思惦记起鸽子市。
其实找这个地方不难,他打算去转一转。
现在没有其他事情,他就看了看表然后骑车上路。
白天也有人在鸽子市交易,但非常小心谨慎,东西都藏在筐或布袋里,蹲在胡同里的暗处,不做声不说话。
等买家经过时低头小声询问。
双方都很谨慎,不会开口谈买卖的具体细节。
何玉柱骑车过几个胡同,见那些蹲着的人多就下车。
之后,用一块手绢裹住身后的印记——他可是个老手。
就这样,推着车径直走了进去,四下观察。
他看到手里拿袋子的一般卖粮,而拿筐的一眼就知道是肉类或家禽类食品;有些穿着厚外套,捂得很严实的人,极有可能是在卖票的。
何玉柱一路巡视,专找携带竹筐的人。
这事儿全靠运气,而今天竟让他如愿以偿。
他看到一个人旁边放着个筐,上面遮盖着布,但小猪崽的声音还是暴露了它们的存在。
多年寻觅终有收获,他眼睛一下子放光。
他推车上前,“朋友,咱们怎么换?”
对方立即回答:“粮票!”
“让我看看。”
何玉柱掏出几叠粮票展示出来,对方面露惊喜之色。
接着那人揭去布帘,里面果然躺着四头新出生不久的猪崽。
何玉柱简单数了一遍,说道:“六十斤的粮票!”
“好!”
对方并未讨价还价,毕竟这些幼崽还未长大,没有太多肉,按重量计算并不划算。
何玉柱迅速交换,递出粮票后将筐搬到自已的车架上便离开,动作干净利落,双方对话极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