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朽之躯

“天哪!”

“陈爷,这蟒爷就像服用了什么扩张药剂一样!”

王凯旋目瞪口呆地说道,满脸震撼。

胡八一和雪莉杨也感到无比惊讶。

只有精绝女王表现得不同寻常的喜悦。

她深谙操蛇之道:“这东西真是捡到了便宜。”

她指出,“那具裹在 上的蟒尸应是它的母蛇,被独木炼化为疝蟒,历经千年吞噬周围生物的血浆,以保持 不朽。”

陈爱接着道:“夫妻榕看起来虽强壮无比,实则是因被 herny snake(译者注:此处可能指原故事背景中特定术语)吞噬了血气而枯竭。

由于它们血脉同源,那些血气不仅不会排挤小青,还会助其进化。”

据古文献记载,古滇国于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彻底消失,距今约1869年。

因此这条青鳞巨蟒至少活了一千多年。

因为种群差异的限制,无法自然增长体型。

然而,在《日月纳灵法》的帮助下,巨蟒打破了这种桎梏,若能彻底吸收这些血气,则必然会更进一步。

“轰!”

一道惊雷打破了虫谷的平静。

参天的夫妻榕忽然崩塌成一堆碎木头。

见状,王凯旋鬼使神差地点燃了一把火,瞬间照亮四周,惊起了沉睡的动物们。

“胖子,你可真闲不住啊。”

“老胡,快看那个!”

王凯旋指着火光中升腾的巨大雕塑,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从夫妻榕地下拱出一块巨大的石雕,龙头螺身,背上驮着一座碑,如此景象令人愕然。

“难道是椒图驮碑?”

“怎么可能会有这事?”

胡八一脸色凝重地说。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陈爱淡然道,“椒图好静谧,忠于守门,其貌狰狞故常用于驱邪。”

“你们去看看玉棺中的遗骨吧,知道主人身份后,就会觉得一切顺理成章了。”

“明白。”

胡八一、王凯旋和雪莉杨迅速返回玉棺前。

王凯旋低声询问胡八一:“老胡,陈爷说啥来着?什么是‘椒图’?”

胡八一解释道:“椒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

不过通常我们更熟知的是龙第七子巅质驮碑,估计胡八一对此颇为疑惑。”

---

还没等胡八一开口,雪莉杨已经做出了回应。

“嗯。”

胡八一没有理睬王凯旋,而是把视线投向了棺中的遗骸。

随着独蟒的死亡,棺中只留下一具干瘪的 ,除了佩戴的黄金面具之外,还握着一根黄金短杖。

“雪莉杨,你过来看一下。”

“好的。”

雪莉杨上前仔细观察了一番,说:“这面具应该是古代巫师或祭司在仪式中使用的。”

“你们看,上面这些螺旋形的纹路,是不是像极了眼球?”

“看来有关電尘珠在虫谷的传说确实有所依据。”

胡八一边凝视着黄金面具上的纹饰,不禁感慨道。

“太好了!别说什么電尘珠,光这两样宝贝就足够咱哥几个风光一阵子了。”

王凯旋笑得咧开了嘴,像盛开的茶花般灿烂。

然而雪莉杨和胡八一并没有理会他,继续注视着那根短杖。

“这短杖看起来古朴典雅,纹饰粗糙豪放,像是先秦之前的古物,这具遗骸到底是谁呢?”

胡八一沉思片刻后说道:“据《易·乾·文言》记载:‘云从龙,风从虎。

’ 古人相信,龙虎可以变化,遨游天地间,而龙与虎的结合显然有其特殊的寓意。

不论风还是云,都是龙虎飞升时借助的媒介。”

“你看这短杖的两端分别是龙爪和虎爪,中间略弯,或许是一把钥匙也未可知。”

胡八一若有所思地推测,“再看看穿着打扮,难道他是献王的大祭司?”

“如果用祭司来殉葬,那么虫谷的确存在一座王墓。

但这大祭司生前做着什么仪式呢?”

雪莉杨显得愈发困惑,同时又在思索着刚刚那倒掉的古榕树和椒图石刻,以及刚才那一声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里写着答案。”

胡八一来到石刻之前,仔细端详着石碑:“这应该是镇陵图,也就是镇陵谱,记录了献王墓修建的经过。”

“古滇国是在秦始皇设立的地方郡之一。

秦末楚汉相争时期,天下动荡,这些郡县开始自行封闭国界,成为了一个 的王国。

后来,汉朝建立之后虽然忙于对付北方匈奴,但最终汉武帝派人向滇王索取電尘珠,引起了极大的内部分歧,献王带着真正的电尘珠离开了,进入滇西的崇山峻岭,而当时的滇王只好进贡了一枚影珠作为替代。”

“电尘珠传说是凤凰的地气所化,自商周起就被认为是可以通过此神宝修炼成仙,脱胎换骨的神器,但在特定地点才有效应,这一切详细记录在了所谓的龙骨天书之中。

献王不愿割舍这件神器,于是带着它出走,寻找术士口中能修炼成仙的理想场所。”

石碑背面一幅描绘天空飘渺云霞中的宏伟宫殿,吸引三人驻足细观。

终于恍然大悟:“我都懂了!”

胡八一脸上带着惊喜喊道:“献王升仙之时所使用的龙虎短杖便是开启这座献王墓的钥匙!”

“而献王的墓应该就在水龙晕这样的风水吉地中,隐匿在这片虫谷深处。”

“看来,那辆破旧的运输机可能 了部分迷雾,再加上那棵倒塌的古榕彻底动摇了外部的风水布局,从而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一切。”

咯噔!

胡八一一反常态地显得异常兴奋,手舞足蹈的样子让王凯旋和雪莉杨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陈爱见状轻笑一声,接着赞许道:

“胡八一,这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分列: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

“你手中的上半部分包含了天、地、人、鬼、神、佛、魔、畜八个范畴。”

陈爱娓娓道来:“‘天’指的是星辰之学,通过观察天上的星辰方位,理解山脉河流的走势,以寻找最佳位置;

“‘地’即地形与地理,用自然形态判读龙脉走向,并确定其重要节点,如山峦、河谷等。”

他继续解释道:

“‘人’关注的是居所布局,涵盖坟墓(阴宅)与住房(阳宅),特别是关于房屋选择的一系列规则,也就是所谓‘八宅明镜’之法。”

“‘鬼’则关乎于墓葬中主人生前的线索。”

陈爱接着讲述:

“‘神’更多是与得道成仙有关的实践方 ;

‘佛’记载了与禅意有关的空间布置原则;

‘魔’则揭示可能带来的不良迹象,警示人们远离险境;

至于‘畜’,则是形容由风水影响所形成的形体特征。”

说完后,陈爱语重心长地指出胡八一过去的瓶颈所在——直到今天才真正触及到《神字》级别的深奥学问。

“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研习这段更为复杂的篇章。”

陈爷嘱咐道,胡八一点头称是,眼中有感激之情。

如果没陈爱这一番开导,他可能仍停留在浅层理解阶段。

“那下半部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王凯旋好奇地追问道。

胡八一及其他人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于是,陈爱耐心地解释起剩余的部分:

“下半卷内容涉及摄魂、制煞、机关设计及各类异变现象:

摄者,古时候称之为‘观局辨识’技艺,在不用传统仪器的情况下能精确找到最佳方位;

镇则专门处理那些有害气场,教会我们如何化解危机;

遁讲授机械构造原理,强调理解金木水火土五行规律的重要性;

物描述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灵性生物或变异事物;

变化之道在这里指的是根据实际调整空间结构,使之更符合理想状态;

最后,‘阴’与‘阳’就是它们本身的涵义;

而‘空’则意味着至简却包含万象的宇宙哲理。”

在场的人听到这些解释纷纷惊诧不已,没想到原来下半部竟然蕴藏着如此玄妙的秘密,超越常人理解范围的事也比比皆是。

像那种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定位理想地点的技术简直是超乎想象;

还有煞、妖以及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听上去就已经非常神秘复杂。

正当众人思索时,外面忽然响起了一阵轰鸣声...

轰隆!

月光慢慢淡去,天际渐渐露出一抹鱼肚白。

然而,虫谷内雷声轰鸣不断,乌云翻滚如墨,闪电肆虐其中。

青鳞巨蟒此时身躯已达数百丈,周身凝聚着月光和天地灵力,仿若烟雾缭绕,遮蔽天日。

只见巨蟒盘踞成团,血盆大口一张,一颗形似丹丸的气旋从中吐出。

它不断地吸纳周围的灵能,仿佛要掌控造化之力,淬炼不朽之躯。

“轰!”

刹那间,一道如臂粗的闪电自九霄而降,重重劈向巨蟒的身体。

“吼——”

一声狂吼震彻山谷,巨蟒身躯焦黑流血,鳞片四散。

这还不算结束,无数雷电接踵而至,犹如无尽雷霆之海,将它覆盖,强大的力量将周围的一切摧毁。

陈爱一行早已退到百丈之外,神情凝重地目睹这一幕。

很快,巨蟒承受了八十道天雷的洗礼,身体几乎看不到完好的鳞片,血肉模糊,却仍高昂着头,眼中满是刚毅,未曾低伏。

乌云仿佛被这不屈的精神激起怒火,更加频繁地降下雷电,一道水桶般粗壮的紫色雷光电闪其间,昭示着生死攸关的一刻。

“ ,这蛇爷也太厉害了吧!”

王凯旋除了感叹外,已无法形容心中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