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走在回屋的路上,一脸伤心。
我的分成,没了!
唉!
刘海中起身朝着易中海道:“老易啊!我觉得吧,小林同志刚刚说的很有道理!以后给贾家捐款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说罢,转身离开。
贾东旭死死的盯着刘海中离去的背影,直到从转角过去,看不见刘海中的身影后,贾东旭才狠狠的朝着地面吐了口唾沫。
“艹!刘海中!你算个什么东西!”
随后,贾东旭转回身,担忧的看着易中海。
“师傅!你没事吧?”
该死的!易中海你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你还能弄点什么?
担忧的贾东旭心里想到。
“我没事。”
易中海摇了摇头,起身狼狈的往家走。
……
次日,一早。
林营起身推着车子出门。
“诶!小林这是要上班去啊?”
阎埠贵在大门口来回溜达着,见着林营开口说道。
“啊,怎么了,阎老师你是有什么事吗?”
“嗨,我就是问问你这自行车明天能再让我租一天不?”
阎埠贵笑着说道。
林营皱了下眉头。
“阎老师,你不是才搁乡下换了白薯吗?怎么这就吃完了?”
闻言,阎埠贵左右看了一眼,随后靠近林营小声说道:“小林,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不清楚,我和你说了,你可别告诉别人。”
听闻阎埠贵这番言论,林营更加疑惑了。
“放心吧,阎老师,嘴严着呢!”
“今年的粮食收成肯定不会太好,到时候粮价上涨,得多花多少钱啊!小林你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但是我家不行啊!这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着点,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林营看着阎埠贵精明的眼神,心下了然。
看来即便是在城里,也依然有不少人都看出今年粮食可能欠收了,只不过这可不是一年啊,而是三年,甚至是四年五年之后都没能缓过来的一场粮荒!
“阎老师,连你都看出来今年粮食欠收了,那乡下不更看得出来吗!他们能给你吗?”
“放心吧,三大爷有门路,而且现在乡下都吃大食堂,没人在乎我换点白薯,再者说了,就算是换,就我一人又能换多少?”
阎埠贵满不在乎的摇摇手说道。
“嗯,行吧,阎老师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明天这自行车就租给你了,我先上班去了!”
说完,林营便骑上自行车离去。
林营刚走,贾东旭和易中海就从门后面走出来。
“三大爷,早啊!”
“可不早了,老易,东旭,你俩可快着点吧,这眼瞅着可就要上班了,咱院子里就剩下你俩还没去了啊!”
三大爷开口劝道。
告别阎埠贵,走了有一截路之后,贾东旭就对着易中海悄悄说道:“师傅,三大爷说的真的假的?”
易中海思索了一阵说道:“老阎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东旭,你好好想想今年的雪是不是比往年要小了很多。”
贾东旭点点头。
“今年粮食肯定会比往年少,到时候粮价也会抬高,这是肯定的!”
“那怎么办啊?师傅,这粮价再高些,我的这点工资可就跟不上了啊!”
贾东旭焦急的喊道,随后期盼的看向易中海。
“这几天晚上你别睡太死了,半夜咱们上夜市买些粮食去,你回家了和你妈好好说说,把她存起来的钱拿出一些来,到时候买上两三百斤的粮食,再加上你们之前存的粮食,还有我们照顾着也就不用还怕了。 ”
易中海说道。
“行,师傅,我回去就说!”
“快走吧!要迟到了!”
易中海说完,就加紧了脚步往轧钢厂走。
……
四合院,晚,贾家。
贾东旭疲惫的靠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水。
“东旭啊!你怎么还越来越累了呢?不行就和易中海说说,少干点!总这么干累坏了咋整?”
贾张氏坐在贾东旭的另一边,担忧地说道。
“我这是要考三级了,这是师傅在培养我呢!你甭管!”
贾东旭翻了个白眼道。
然而事实上,贾东旭不过是把他应该做的给做完了而已,之所以这么累不过是因为易中海没了徒弟,贾东旭没了可以分担的人罢了。
“对了,妈你把存的钱拿一百给我!”
“一百!”
贾张氏惊呼出声。
“妈没钱,妈上哪找一百块钱去啊?没钱,我没钱!”
贾张氏来回摆头,一口咬死了没钱。
“这一百块是要去买粮食的!”
贾张氏跳起来,叉着腰道:“买什么粮食?咱们每个月有易中海,傻柱还有聋老太太给的五十斤棒子面,再加上你每个月还会在夜市买十块钱二十斤的棒子面,还买这么多钱的粮食干什么?”
贾东旭解释了半天,才终于说动了贾张氏。
贾张氏跑到床上,在床脚翻出了一百块钱。
她数了数,拿出五十块递给贾东旭。
“就买这么多就行了!”
贾东旭沉默的接过五十块钱。
另一边,易中海家。
“老易,给你,你要的一百块钱。”
一大妈拿着一沓钱递给易中海,随后不安的问道。
“老易啊,要是实在不行就过些天再买吧,这么冷的天容易出事啊!”
易中海摆了摆手道:“放心吧,我又不是一天把这一百全花了,得分好几天呢!再说了现在不去,等到开春了,雨水要是更少了,到时候都得看出来粮食出问题!”
“行吧,那你出去了小心着点!让贾东旭多卖卖力气,他毕竟是你徒弟!”
前院。
“来,小林,你看看钱够不?”
阎埠贵将几张毛票递给林营。
林营接过钱扫了一眼就装在了兜里。
“嗨,就这么点钱,哪里还用数啊!而且,我相信阎老师的为人!”
阎埠贵笑了笑,然后从林营手里接过自行车。
“那成,车子我就推走了,你快回去吧!这大冷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