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9 章:高考冲刺与心无旁骛---

随着高考的日益逼近,李笑的生活节奏愈发紧凑,仿佛每一秒都被精确计算和利用。他深知,此刻的专注与努力将直接决定他的未来走向,于是毅然决然地将房产投资等事务统统抛诸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冲刺的战斗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李笑的房间里已经响起了清脆的闹钟声。他像被弹簧弹起一般,迅速从床上坐起,眼神中没有丝毫的困倦与迷茫,只有坚定与决然。简单洗漱后,他便坐在书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复习计划。

今天的复习重点是数学的综合题型和语文的古诗词背诵。李笑翻开数学复习资料,那一道道复杂的题目仿佛是等待他征服的高山。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迅速地计算起来。遇到难题时,他紧紧皱起眉头,眼神专注地盯着题目,口中喃喃自语:“这道题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呢?是先运用三角函数的公式,还是先考虑几何图形的性质?”他不断地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草稿纸被写得密密麻麻。突然,他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突破点,兴奋地说道:“对了,就是利用这个辅助线,将图形进行分割,然后再结合函数关系,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在攻克了几道数学难题后,李笑稍作休息,便开始背诵语文古诗词。他打开古诗词选集,逐字逐句地诵读起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考的重视。背诵过程中,他不仅注重诗句的记忆,还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曹操站在碣石山上,俯瞰沧海的雄伟景象,感受着诗人那豪迈的气魄和广阔的胸怀。这样的想象让他对古诗词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让他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学校里,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教室里,同学们都埋头苦读,只有笔尖在试卷和书本上划过的沙沙声。李笑坐在座位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他的世界里只有眼前的学习资料。同桌试图和他闲聊几句,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李笑,你说高考完我们去哪儿玩啊?”李笑只是微微抬起头,笑了笑说:“等高考结束再说吧,现在我只想好好复习。”说完便又沉浸在自已的学习中。

课间休息时,李笑也没有丝毫放松。他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向老师请教一些复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数学老师张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他看到李笑如此勤奋好学,心中十分欣慰。

“张老师,这道数列题我用了几种方法都解不出来,您能给我讲讲吗?”李笑拿着试卷,虚心地问道。

张老师接过试卷,看了看题目,微笑着说:“这道题确实有一定难度。你看,这里你可以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再利用通项公式去计算后面的项。你之前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细节,这个数应该是这样变化的……”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试卷上写下详细的解题步骤,李笑则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回到家后,李笑匆匆吃完晚饭,便又回到房间继续学习。晚上的时间,他主要用来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他按照高考的时间要求和考试规则,认真地完成一套又一套模拟试卷。在考试过程中,他严格要求自已,控制答题时间,规范答题步骤,就像真正置身于高考考场一样。每做完一套试卷,他都会仔细地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分析自已的错误原因,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

“这道英语阅读理解题,我又因为粗心大意选错了答案。我明明在文章中看到了相关信息,却没有仔细分析,以后一定要更加细心。”李笑看着试卷上的错题,自责地说道。

随着高考的临近,李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时常会感到焦虑和疲惫,但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父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和自已重生的使命。他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已打气:“我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人生,这一次,我绝对不能再让机会溜走。高考是我改变命运的关键,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有多困难。”

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周,李笑调整了自已的作息时间,尽量让自已的生物钟与高考考试时间相匹配。他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同时,他也注重饮食健康,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量。

终于,高考的前一天来临了。李笑早早地整理好考试所需的文具和证件,再次检查了自已的复习资料,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在房间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回顾了自已的复习历程,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我从未放弃。我相信,我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明天,就是我证明自已的时刻,我要以最的热情和最坚定的信心走进考场,迎接命运的挑战。”李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已说道,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