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师,不用夸了,你的智慧确实远胜于我辈。”
王伟强望着薛成远,心中充满敬意——这位老师居然能够提出利用网具从冰下捕鱼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具体实施办法——如何布置这张网呢?在他住过的村庄里从未有人实践过这种方法。
这时,一位采集药材的人士在一旁插话了:“你别不服气,人家薛老师的脑子里装满的是知识,而你们脑子里装的只有混沌。”
王伟强立刻反击:“养狗又能怎样?养狗我也养活了全家。”
正说到兴起时,突然有位老太太大声喊叫起来:“薛老师,请来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改动的地方吗?”
薛成远远走过去,在众多人群中仔细观察了下刚制成的渔网后,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同。
“很好,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做就行了。”
薛成远曾在家人的安排下参加过冬季集体捕鱼活动,自已也亲身参与过多次,对于这项工作的技巧了如指掌。
“也就是说,我们真能尝试一下这种方式了吗?”
“当然可以,每相距10米打一个冰洞,然后把干燥的粗竹杆绑定在上面,使渔网能在水下悬起。
之后制作出竹质夹子,通过转动摇柄的方式,借助这些夹具向另一端推进网具。”
薛成远越说越投入,但村民们似乎对此一头雾水。
“你们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只要照我说的操作就好了。”
村中老队长从旁边走过来,“快过年了,咱们现在最需要的物资还是短缺,家里小孩多,大家也在想着年三十给家人做些什么好。
既然大家都认可了成远的办法,那么我们就跟着他干吧。
我相信他是真心实意为我们村子好的。
等这个新年过后,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村民们纷纷表示同意,“老队长说得对!”
最后老队长说道:“那行,我们各自检查一下现有的工具材料是否齐全,需要增添的赶快备齐。
成远你就指挥,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于是众人迅速分工合作,投入到忙碌之中。
今天就试一试看是否能够开始投放渔网,如果无法完成也只能计划明天再来尝试。
不见鱼儿的日子让村里人心神不定。
费时耗力织这张大网,投入不少,若是没有收获,必定会有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如果捕不了鱼,薛成远在村里的威望会大大受损。
“队长!我们的骡子能够穿越山林到达湖泊吗?”
“当然可以,用骡子运送物资本来就是它们的工作。”
队长点头后,又追问道:“成远,你再告诉我一下,这计划有没有可能实现?”
“绝对没问题,老队长您和我这么长时间了,我何曾说过空话?”
“嗯,我有点过于担心了。”
听薛成远如此肯定,队长心里的石头稍稍放下了。
只要王家村掌握了这项技术,不说其他,但村子未来必定富饶,成为周围著名的富有村庄,孩子们的婚姻也容易了许多。
未来的一切都将有所不同。
“回去吧,老队长,今天我还得再忙活一会儿,明天再去湖边,我相信这个冬天我们村一定会过得比以前富裕。”
“好嘞!”
妇女和阿姨们带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
这段日子她们的辛勤努力全都寄托在这张网上,成败在此一举。
薛成远与黄挺、王伟强几人去找了一些竹竿,仔细计算尺寸后将其切割,一切就绪。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壮劳力吃饱喝足,热气腾腾地开始装载渔网及工具到骡背上。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单凭骡子无法携带那么多重物,于是决定增加人力,将一些不易损坏的物件绑在身上或者拉着行进。
人多使得山中也热闹了起来,以往可见的野鸡野兔此时已闻风而逃。
对于森林中的动物而言,人类的数量庞大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大家再努把力,马上就要到了,一到了那边鱼就会被咱们的网包围住!”
“有了渔获,就能过年时上鱼汤、给长辈吃好的,正月初一再炖鱼汤,桌上又能加一份美味了!”
“以后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美好了不是吗?”
“老队长这话我都听着嘴馋了,别说了,等真捕鱼回来了,到时我请你喝酒!”
前方领路的队长笑着答道:“你们不用请我,要是真捕到鱼了,应该感谢成远,全村人都该谢他!”
“那是自然!”
众人的喊声此起彼伏,干劲儿倍增,背着物品前进途中虽短暂休息了几次,最后依然顺利抵达湖边。
“成远,现在该怎么办?是不是马上动手?”
人们放下手上的活,目不转睛地看着薛成远。
每一双眼眸都透露着期待之情,那是对未来的渴望。
随着薛成远一声令下,人群迅速行动。
每隔十米留下两人开凿冰洞,队长在一旁指挥着。
编织的大网不算特别庞大,但也需要打六个洞才能将其完全沉入水中,预留足够的伸展空间并用绳索固定。
挖掘时一人使用锥子凿孔,另一人清理冰屑,以防低温再次冻结洞口。
“大家都在拼命工作的同时,务必也要注意安全,不可只顾挖掘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险,一旦穿透冰面落水,即便能够救援,也不要让自已在如此严寒的冬日受到寒冷伤害。”
"行了!"
"伟强,过来,使使劲儿,固定好了往下砸。"
薛成远这边叫着,指导王伟强定位。
王家屯设备有限,没有绞盘,只能先打出固定的孔,到时候再用人手一点一点往上拽渔网。
这个过程可是非常耗费体力。
"这 冰层真够厚的,估计有半米多吧!"
"那还不仅如此。
我以前进城的时候听天气预报说,这里温度可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冰冻了那么长时间,厚度肯定超过这点。"
"零下三十度是啥概念?"
"这个问题你也问我啊,我又哪里知道。"
这些汉子一边聊着天,一边两三人一组用力作业。
没过多久,每个人的额头都已经汗流满面,所有人都卖力得很,没有任何懈怠。
"有水出来啦!"
过了好一阵,随着王伟强的大喊声响起,最先开孔的位置终于破冰出水。
湖水如泉般向上喷出,王伟强没有准备到,裤脚湿了一片。
看到效果之后,众人的干劲更足,开始扩大破冰范围,为放置竹竿和渔网做准备。
"我们那边也出来了,很多水呢!"
不一会儿,其他的破冰者也高声通报他们的进展。
"大家注意,记得我说的尺寸和步骤,等我的竹竿和渔网下来,你们找到合适的位置接着往后传递!"
"都听好了!"
"知道了,薛哥!您放宽心吧,我们都背过无数遍了,您的吩咐铭记心中。"
等所有孔位准备好并通过检验,大家一起努力,从骡子车上搬下渔网,放到冰面上。
"记住网的前后面别弄错了!放下网时听我的指令,不要急躁!"
每到薛成远强调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队长总会再次重复一遍提醒。
"村民们!下网!"
随着薛成远的一声令下,渔网缓缓下入湖中,接着进行的是竹竿的铺设工作。
有人负责移动竹竿,有人负责矫正竹竿的位置,有人则站在远方的冰层裂痕旁等待指示。
待竹竿位置调整完毕,使用预先削好的木片固定在结点处,再用竹制的夹具稳稳托住渔网,由一队壮汉们接力传递至下一个冰口。
" !"伴随着这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竹竿不断后移直至最后。
人们都还在意犹未尽时突然发现已经完成了工作。
"行了,网放好了,固定两边网绳,就等着收网捕鱼啦!"
"就这样简单结束了?"黄挺满头雾水,问道:"咱们也没有怎么折腾啊,这样就行了?"
"简单?"
老队长听了黄挺的话火冒三丈,用他的烟斗狠狠地戳了一下黄挺:
"小年轻张张嘴就是些轻飘的话,你知不知道村里妇女老少为了这次捕鱼忙活了半个月?每天黎明即起夜幕降临方休,风寒雨露都吃过不少苦头。
到了你这儿,就这么一句话轻松带过?"
老队长越说越生气,抬起脚踢向黄挺。
"唉,老队长,我错了,您别动手啊,啊哟,老队长,您身体要紧呀!"
"别管我!老夫身体倍儿棒,现在就是再给我一支枪也能上阵杀敌!"老队长不服老,大声回击。
"对对对,老队长说得没错。
真是我的错,我下次一定注意。
"黄挺连声认错。
薛成远和王伟强一群人,在检查完东西后便在一旁站着,津津有味地看着老队长教训黄挺。
黄挺虽说已经三十岁上下,但在老队长的训斥下,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乖得像个小孙子。
“老队长,咱们就别再责备他了,外面天寒地冻,咱们还是先回屯里吧!”
黄挺怯怯地说道。
“不行!”
老队长果断否决,“这儿必须有人留守,不然万一网被坏人弄跑了怎么办?咱们这半个多月岂不是白忙活?”
“那可咋办呢?我们上山这么多人,动静不小,要是让坏人看见,心生歹念,我们这网就危险了。”
“而且这地方不能硬呆,咱们也没带帐篷和其他装备。
真等到了晚上,冷风一吹,咱们非冻成冰棍不可,这损失可就大了。”
有人插话道。
“附近有一间我们村捕鱼时用的草棚,去看看是否还完好,如果塌了就修复一下凑合一晚,如果还好好的,那就省事儿多了。”
老队长出主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