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头鱼和鲢鱼

“一会儿会有其他家的嫂子们一起上山吗?”

“对,老队长同意了,他让几个年轻人留下来看守村落,以防野兽来袭。

大家都能去,放心好了。”

“我也很想加入,想看看捕鱼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辛琇晶边揉面皮边说道:“织渔网我没有帮忙,但起网的时候我想去助一份力。”

“好吧,一会儿你可以一起过去。”

“还是你心好。”

辛琇晶笑容如春花绽放。

她从未亲眼见过捕大鱼的情形!

至于说到可能的风险,根本不是问题,在她的眼里,薛成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没有什么事情是他解决不了的。

不久后,蒸笼中的包子新鲜出炉,两人饱餐一顿后,将剩余的包子细心用布包裹起来,密封良好,避免热气散失。

承诺给山外送肉包子,薛成远向来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的诚信值得称道。

“人都到齐了吗?”

“都准备好了!”

村庄中,聚集了前来的人群,妇女们的喊声竟然盖过了男人。

今日这一役至关重要,成败在此一举!

“启程吧!向山上进发!去捕大鱼!”

“出发喽!”

晨曦微明,朝阳尚未露头,深藏于长白山中的山林之间,一行数十人已悄然前行。

前方数位持火把、背长枪者引领方向,步履稳健地攀爬而上。

随后数人各握火把,持枪护卫,其中年轻女子与几位大嫂处于中心位置。

随着队伍深入山中,原本宁静的白山清晨霎时变得喧腾起来。

“若外人知晓我们这村子为捕鱼而天色未明便匆匆上路,岂能不对我们的习惯嗤之以鼻?”

一位中年男子感叹道。

旁人则毫不在意,“嗤笑我们?凭何资格?我们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者,谁不愿多品尝些鲜美的肉类呢?”

“吃不上肉还不能享鱼类之鲜了吗?”

另一人补充道,引来周围几声赞同。

“说得对,只要我们日子过得舒心,外界议论不过是外人之言,无需介意。

赶紧上路吧,我都急不可耐了!”

众人纷纷加快了步伐。

待抵达湖畔,薛成远大声嘱咐道:“大家留意脚下的路况!别不小心踩进昨晚挖的冰坑中,格外注意安全。”

“还有,在冰面上行走要防滑倒,特别是保护好村中的姐妹,若是有人滑跤,你们这些男丁就要承担责任。”

旁有一年轻汉子笑道:“薛老弟这话说得,未嫁之人言语自是分量十足啊。”

一旁妇女则轻轻推了推身边男子,道:“去你的,老公开口便如此说话,你得给我撑腰呢。”

男子虽然口中不甚乐意,动作上却已靠近妻子,显然是心存体贴之情。

女子继续吩咐:“去看看小毛他们,寒冷天气下务必确认无恙。”

待安排完毕后,先让人将物品放下,随后搜集干燥枝叶于冰面铺成一堆燃起。

因火把照明范围有限,集合起来点燃大火堆,以便提高照明效果。

“老领导!小毛一行正赶来。”

此时,黄挺奔跑而至,其后跟随几位裹着厚厚棉衣的人。

“夜间可曾发生异常情况?”

“老领导,这种寒冬谁会没事来此处逗留呢?”

王维强打着寒颤,“我只是昨夜经过冰面时,似乎听到轻微的声音。”

接着他解释说:“冰块敲开后不久即复冻结,不得不重复敲打多次。”

老队长江东听后立刻精神振作,心中暗喜有动静预示地下或有丰富资源。

“薛老师,麻烦您过来一趟!”

话音刚落,不远处负责查看现场状况的人大声召唤。

人们听到呼叫声迅疾聚拢而来。

“薛老师,绳索持续下坠不见尽头,似乎已被某种力道牢牢固定,必须尽快处理!否则绳索无法控制!”

薛成远蹲下身子尝试拉扯绳索,发觉异常紧绷无法动弹。

“另一边的冰层可否敲裂开来?”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下令说:“那边的人解开绳子一头。”

随即大声呼唤:“王家屯的兄弟们,此刻正是行动时!拉绳收鱼!”

“丰收的时刻到了!”

“来了!来了!”

伴随这一命令,不论是远处捡拾柴草者还是低声细语的妻子们,都立即丢下手头的事物向湖边奔去。

辛琇晶原本也打算跟着大家一起行动,但回忆起薛成远先前的嘱咐——要柔和一些处理事情——便没有匆忙起身。

她抬起头凝视着黎明前夕那渐渐淡去的夜色,考虑过后决定点燃了一旁的篝火,然后慢慢走向集合点,心中默念着:“成远,现在可以开始了么?”

这时,老队长看着周围的数十人围聚过来询问。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了薛成远,眼中充满了期待。

“准备好拖鱼了。

我会下达口令,说到‘拖’的时候就拖动,说到‘停’就要立即停止!”

薛成远迅速布置了任务,几名队员拉出了几段像两指宽的绳索以增加可抓握的部分。

“确保大家都带上手套,保护好自已的手。”

“所有人都听从成远安排!”

站在一旁的一位大嫂子注意到只有男丁出动,立刻不满起来:“成远,这样做不对头啊!都是你们男性动手,我们女性只能站在这里看吗?”

“确实如此,我们来是为了帮忙而不是看热闹的!我们也希望能参与到工作中。”

面对这些声音,薛成远解释道:“大家不要急,这种体力活就由男人来承担,等一会捕鱼回来,还需要你们帮助清理和分类。”

另一名大婶提议道:“要不让我们试试拉动,而你们可以处理后续工作呢?”

“绝对不行!这种重担只能我们男人肩负,而且他们这些未经训练的手脚哪里懂得怎样协作。”

人群中传来的笑声和附和说明他们都支持这个方案。

“放心吧各位大嫂大姐,等一会儿真正需要用到力量的地方我们会做得更稳妥。”

“绳子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

“听我的指令,拉!”

“一二!”

伴随着薛成远的命令,众人整齐划一地喊着口号努力拖拽着。

年事已高的老队长同样全力以赴,尽管年龄较大却仍坚持不愿退后半步。

不远处的二毛见状赶忙问道:“有消息吗?有看到鱼了吗?”

旁边的同伴答道:“这才刚起步,怎么会有呢?”

“那我也过去搭把手。”

说罢,他取下了背上的 交给大嫂照看,随后奔向队伍末端加入了行列。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妇女惊喜地报告:“看到了!看到竹竿了!”

此言一出,整个场面士气高涨,“嗨哟!”

“嗨哟!”

的号子声响彻四周,人们更加用力了。

尽管薛成远已停止了领头呼号,但大家仍按刚才的步伐持续前进。

当接近半根的毛竹显现时,渔网也被拖了出来一大片,不过令人失望的是暂时还未见到任何鱼影,几位妇女因此显得焦躁不安。

“怎么还没看到鱼?”

有些急迫的大嫂问道。

其他人则焦急万分,“别冲动啊!别干扰他们的节奏,那样只会添乱,不行不行!”

大伙儿互相安抚着,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满怀着希望与紧张。

正当气氛越来越紧张之际,突然传来乡亲们的欢呼:“看那边!看到鱼了!”

在东方初露的晨光中,一只体长约七八十厘米、脑袋特别大的鱼映入眼帘,众人顿时振奋起来。

“成功啦!”

伴随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捕鱼行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让人最为震撼的是,眼前这鱼竟浑身散发出金色光泽!“鱼来了!”

栓子今日硬撑着跟来,此时咬紧牙关坚持。

这口气,一直坚持到渔网终于被完全拖出来。

无法计算的白鱈跃动着,溅起点点水花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

众人累得直接瘫倒在地上,气喘如牛。

栓子痛得躺地翻滚,抱着自已的腿哀嚎,薛成远立刻离开人群帮他用力扳脚。

“成远!我们成功了!真是活鱼!真是活鱼!”

栓子脸部因疼痛而扭曲,望着远处的丰收,满心欢喜试图跳起,却被抽筋的腿限制了行动。

这破烂的 病,总是在关键时刻发作。

“栓子,有鱼,你别乱动。”

薛成远继续用力:“你的妻子可以喝到鲜美的鱼汤了,我的儿子也不会挨饿了!”

“谁来帮一下栓子的脚?”

“我来!”

二毛主动走上前来替换下薛成远,接过扳脚的任务。

这边,薛成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过去,身边的男人们累得站不起来。

但他们还是侧卧在地上,望着渔网里跳跃的鱼群,笑容满面。

这时,几位年轻女子和 准备上前帮忙,但在薛成远发话之前,她们都保持着原地未动。

一切都得等薛成远指挥。

看身边的各色鱼儿不断地跃动,心中估算了一下,少说也有数百条。

因为渔网编织时尺寸控制为三寸左右,手工制作必然有些误差,因此捕上的鱼有的稍大,有的稍小。

即便如此,这网中的最小的鱼目测也有三到四斤重。

像那些体型较大的头鱼和鲢鱼,则有七八斤甚至十几斤的不在少数。

确认无误后,薛成远转向东方初现曙光的地方,难得遇见这么好的天气。

金黄色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也将地上和网中的鱼镀上了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