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稍微碰一下应该没事,休息一下就会好的,没想到现在腿给折了。”
“确实,若非采药人擅长接骨,恐怕中午就需要直接下山救治了。”
薛成远捏了捏自已略微僵硬的脸庞,抱怨道:“他到底是喝多少,能把腿摔断?难不成是有人把他压进酒桶里了吧?”
“这就不清楚了,你要不亲自去看看?我这里忙完了,你就差不多回来吃晚饭。”
“好嘞!”
薛成远说完站起身,快速前往老队长家中。
“唉,谁能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真对不起呀。”
“你也别这样,这全怨我。
当时我想晃一下手,结果整个人没站稳,一头撞到旁边的大石头上了。”
吴文无奈地笑了笑道:“我也够背的,刚在下面摔了,上来接着摔。”
“最近霉运缠身啊。”
“哥,要不让明儿我送你下山?这儿剩下的电影我帮你看管?”
“看什么守!我这状况要是现在下山,得去登记,机器也得送回去。”
“你一个留在这里播,等你回去了就要被开除了。”
“等我腿伤好了,直接去扫马路就行。”
大家闲聊着,屋外响起了敲门声,薛成远进门询问。
“怎么一回事?我才回来就听到有人说摔倒了?”
“唉,真倒了大霉啊!”
“别说什么‘命’的,摔了就该好好养好身子。”
他转身看向吴文,“你安心休养,既然是在我们的地儿受伤的,我们肯定有责任。
到时老队长,我们一起给吴文带些东西送去,让他舒服些下山。”
“电影这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以后还要麻烦你再上山为我们放电影!”
“对,诚挚邀请吴文兄弟再次光临。
这次真是对不起了,晚上咱们赔罪再一起喝点。”
“喝啥酒,你们别逗我了。”
“开玩笑啦,开玩笑啦!”
次日清晨,太阳一出,王家屯便开始忙碌,组织了一支小队将吴文、吴勇两兄弟连同所有设备送往山下。
“这些都带着送下去,务必要送到吴文学员家里去!”
“明白老队长,您放心吧!”
随著骡车队的启动,他们逐渐远离村子。
许多小孩子依依不舍地看着放映员和电影放映机渐渐远去的身影。
刚刚体验过的观影乐趣仿佛一晃而逝,让孩子们十分惆怅。
“好了好了,不许站在那里发呆,快回学堂上课去!”
日子悄然流逝至农历三月十八日,
随着春意盎然的到来,王家屯的积雪逐渐消融,转眼已披上一层绿色的新衣。
在这暖风细雨与明媚阳光中,清朗的书声再次响遍屯区。
路过的每个人,无论是年迈的老人还是壮年的男女,都不由自主地轻轻挪步,轻声交谈,唯恐打扰到专心求学的孩子们。
经过整整三个月的学习,王家屯的孩子们已掌握了识写基础,学会了书写姓名和背诵短小精炼的诗词。
数学能力更是超出了手指加脚指的数量。
这样的成果对山区村落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令所有村民倍加珍视孩子的这一学习机遇。
于是课堂中传来的教导声愈发坚定:“下课后,这几天就让辛老师来继续指导你们。”
薛成远从教室里出来,返回家中准备一些行装,计划月底出发前往山下履行于老头所托的任务。
“快到期了,答应别人的事情总归要按时办好。”
“这一次去吉春,我要不要跟你一同前往?”
辛琇晶在一旁帮忙说道。
“不必,我自已去就行,这段路程迢迢,来一趟已不易,何必再多添劳累一次呢?”
"其实呢,我只是担心你一路上没有人陪着聊天,太孤单了。
所以我陪你去,这样至少有个伴儿可以打发时间。"
"没事,你就放心吧。
我只是出去办点事情,又不是一去不回了。
家里还有不少事儿需要你盯着,比如屯里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停。"
"家里那些猫啊狗啊什么的,还得指望你照顾。
哎呀,那可不是普通的猫,那是一只花豹啊!"
辛琇晶无语地说道:"哪有人家的猫会长那样呢?"
"你开心就好,叫什么是什么吧。"
为此,这次特意向大家通报,并提前安排好所有事项。
车票也早早买了。
前往吉春,那个大地方,村子里的人还委托了薛成远带回一些东西。
对他们而言,县城里的商品总不及吉春这样的大城市的。
"成远,我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这时,老队长敲了敲门走进来,看了看正在准备行装的薛成远说道:"明天一大清早,就有一辆拖拉机出发去吉延,正好能在山脚下接你,再直接带你到吉延,从那儿坐火车直达到吉春。"
"这样一来,就省去了来回换车的不便,简化了许多。
"“好,谢谢老队长了,真是麻烦你跑这一趟。”
"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的事情就是我们全屯的大事。
" "这一次到吉春,务必要注意安全,平安归来是最重要的。"
老队长想了想,又补充说:"你要记得,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自已的安危最重要。
如果有意外发生,屯里让你带的东西全部放弃,即使丢失也没关系。"
"只要你能够顺利回来到王家屯,什么都不是问题!" "行,老队长您这已经提醒了好几次了。"
薛成远笑道:“你看,我都习惯了这种长途奔波,从来都没出过什么问题。”
“你在王家屯等着我,等我回来我们一起上山采野果,找野菜,或者一起下湖钓鱼去!”
"一想起解冻后的湖水,还有那里面的虾子和泥鳅,我就特别馋。
" "那你这次务必要 安安的!"
老队长目光坚定,对着薛成远说:"我们的屯可以缺少任何物品任何人,但绝对少不了你。"
"成远,这话一定要铭记在心。"
而在前往吉春的列车上,一众新加入的士兵正穿着标志性的军绿色大衣,在座位上靠坐着。
这是来自陕西的一批新军人,即将被送往东北——那片广阔而富有魅力的黑土地,展开至少为期三年的生活与训练。
若在这段时间内未能晋升 ,所有军人将按规定退伍回归故土。
要知道,军队在这时代,是年轻人挤破头都想要争取的位置。
每年会分发四套制服,春夏各一套,秋季则两套;食宿由军营提供外加额外的津贴。
这一切,哪个青年不愿意来呢?
于是,在未来的这三年间,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展示自已的才能与价值,以免归乡后生活境遇远远落后于现在。
“钟跃民,为什么你选择去东北那片寒冷的土地?比四九城还要冷得多啊?”
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带着满脸的不解问对面的小伙子:"在家不就行了吗?非要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