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骑兵断后!

只可惜,他們只能揣測高幹的軍隊缺糧,卻不知道到底還能撐多久。若真能支撐個一兩個月,固守城平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高幹的五萬軍隊若維持如此高頻的攻城次數,最多兩周便能攻陷城池!

此時距城平只有短短六里地,遠處城牆清晰可見。高幹的大軍正急匆匆趕到。

張遼稍有驚詫地說:「這高幹的軍隊,怎麼突然就追得這麼快了?」「不能對陣,全軍加快速度直奔城平!」

作為特殊訓練的精兵,快速行進時遠超普通軍隊的速度,只有高幹帶領的十二千輕騎緊隨其後!

眼見對方騎兵將至,張遼立即發出指揮令。

「最後四排的騎兵下馬,所有受傷的士兵快上馬全速前往城平!」

「陷陣營留下為主將護後!」「其他人全力向城平衝刺!」

說罷,掉轉馬頭帶領陷陣營正面迎敵,十二千並州輕騎已迅速逼近。

高順大聲下令:「陷陣營,騎兵鋒矢陣型,列隊!」「全軍備槍!全力衝鋒!」

「步兵鶴翼陣,各部隊組成!」 「全軍拔刀!衝鋒!」

陷陣營的力量遠非普通的輕騎可比,

兩千騎兵呈現鋒矢狀前進,首排對手瞬間被擊敗,倒下一片。

接著步兵從側翼加入戰鬥,手持橫刀猛擊,敵人的馬腿紛紛斬斷,場面一時間淪入混亂。

这股王牌精兵,尽管经历长久的战斗,战力已非最佳状态,但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欲望,战果辉煌!这股一万两千人的骑兵,仅仅第一波的突击,便使近五分之一的敌军倒地!面对如此可怕的陷阵营,一时之间再也没有任何骑士敢于迎上前。“让步兵撤退!骑兵断后!”

随着命令发出,所有步兵迅速行动,有条不紊地撤回到成平,步兵和骑兵紧密合作,保持队伍整肃。而那两千陷阵营骑兵,则继续持矛直面向他们发起攻击的追兵。当高干四万步兵大军几乎接近时,陷阵营的步兵团距离成平不过只剩三里路的距离。

“所有陷阵骑兵,拿出你们的弓箭,在三次齐射之后全力撤退!”命令迅速下达,没有任何停顿,伴随着箭矢飞出!第一次齐射,箭如雨下,尚未触地之际,第二次齐射已紧随而至;第一阵箭雨刚刚触碰敌人,第三次齐射又紧接着发起。

完成三波射击后,全体骑兵整齐地转头,全速撤离!张辽和高顺则留在最后保护全军的安全撤退,展现了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与责任,也因此赢得了陷阵营的忠诚与敬仰!

直到高干带领全军抵达,张辽部队安全撤入成平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望着渐渐远去的身影,高干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哎,还是晚了一步呀!”

而在另一端,赵云则是独自深入魏郡腹地。

接到吕凤年的指示,不敢耽搁片刻,他立即带领着九千余名身着重甲的将士和三千精锐子弟兵,共计一万两千余人迅速进发魏郡,这里是袁绍的真正基地,著名的都城邺城便坐落在此!

赵云所率的军队一直攻打到位于魏郡边界的第一要塞,也就是馆陶城外,甚至还未得到就地设防的指令,馆陶城的防守军队就已经出击响应了。

这不愧为袁绍的核心区域,所有的防卫兵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是焦触和张南,两位均有所名气且勇猛的大将。只见赵云面前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涌现出来,数量恐怕不下万人!

馆陶这小小的城池竟然驻守着两位勇者,还有接近一万精兵,其重要的位置可见一斑。

“张南将军,听说那位吕凤年英勇无比,曾经在战场单骑砍翻两位上将颜良、文丑。”

“麾下有着白色战马、身穿白衣的一支特殊骑兵,被誉为大雪龙骑无双。”

“但是,为什么对方的领军人看起来却是一个年轻的将领呢?”

“而且周围也没有见到那些所谓的白色战马和士兵呢?”焦触满心疑虑地看着赵云问起。

张南摇摇头表示不确定:“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

“如果不是吕凤年,倒是更好的结果。”

“毕竟即使是颜良和文丑联手也在战场上被击败,听说整个过程不超过喝一口茶的时间。”

“若是吕凤年亲临,恐怕今天我们俩就要在此丧命了。”焦触脸上带着些许恐慌回答说,“说得很对!”

随着两位城门守将率领超过一万名士卒到达距离赵云军前方约一百步远的地方站稳脚跟,焦触手持长矛首先发声挑战:

“对面那个将领快来自送死吧!”

九千名穿戴齐全的精锐战士即刻间形成了严正的阵势,三千位常山子弟兵稍后片刻也拔出武器准备迎击敌人。

赵云神色坚定,举起手暗示部下暂时保持队形稳定,并独自纵马持枪向前:

“你这位不明姓名的将军,我从来不杀没有名字的人!”焦触骄傲地回应。

尽管焦触不及河北名将如韩猛、淳于琼那样的勇猛,也无法媲美曾横扫千军的颜良和文丑,但是他的武艺也不能被低估。只是在这英雄层出不穷的河北地带,他并不为人所熟知;如果放在别处……算了,或许在更大的舞台上同样难以出名。

但焦触确实具备真正的才华,因此能够得到袁绍的信赖,让他与张南一道驻守魏郡的重要门户——馆陶城。

焦触平生仅有一次稍微引起人们关注的战斗成绩,那是他曾追随鞠义一举斩除了公孙瓒军中的得力干将严纲。

面对着一脸傲慢的焦触,赵云神情平静地说:“我是常山赵子龙!”“什么?赵子龙?”焦触猛然惊觉,心头一震。

赵云虽然未能得到公孙瓒的重用,未经历多少真正的大战,因而全国范围内他的声望并不太高。

但在河北区域之内,“常山赵子龙”的名声却是相当显赫。

曾有一段时间,袁绍麾下的大将文丑独身挑战公孙瓒,正准备将公孙瓒置于绝境,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之时,忽有一位身穿白衣的小将骤然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