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共度难关!

前一刻吕凤年还笑得温和,向甄逸赔礼,下一刻就转向亲卫,声音中透出不容违抗的威严。

外面的亲卫才缓缓收回手中的武器,各自严肃地站立,就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

甄逸是个精明的人,能够在这个位置站这么多年,自然有他的一套观察分析的能力。

他明白吕凤年此举是在给自已敲响警钟,同时也是一个警告:在这种情势下,不要硬撑。

“甄家主莫非现在还认为袁绍会东山再起?”

“或者是,您就是留在邺城的袁绍残部中的一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又怎敢让你在我的视线中存在!”但显然,吕凤年来此必有所求。

娶甄宓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她背后涉及的政治利害却远不止于此。

她毕竟是袁绍仅剩两位嫡子中的一个的妻子!

但是,这两个指责对甄逸而言太过沉重了,无论是哪一个被吕凤年认定,都会被扣上叛国重罪的帽子。

他清楚吕凤年对他礼遇,亲自登门拜访,看中的是甄家的实力与影响,希望能获得某种形式的支持。

可一旦吕凤年发现他有异心,甄氏全族的命运将不堪设想。

这位以狠辣著称的人物绝不会犹豫于斩草除根。

“刺史明察,甄逸断不敢同袁氏残余有所联系!”

说罢,甄逸已是汗流浃背,当即双膝跪地,伏在吕凤年前,语气满是敬畏地回应。

“我并非有意刁难,只是甄宓的政治意义无需多言,家主恐怕很难置身事外吧!”

时至今日,吕凤年不再兜圈子,直接把话挑明。

因为若甄氏如此庞大的家族尚且无法摆脱与袁绍的关系,那其他势力就更不必提了。

况且这也是系统赋予的任务,自已绝不可怠慢。此刻的甄逸已彻底失去了镇定。

吕凤年的智慧确实超群,他对局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把握得准确无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甄逸自然不能再模棱两可下去了。

“刺史所言极是,是我先前虑事不周。”

吕凤年则目光如炬地望着甄逸,再次坐定,眼神中透出一种俯视天下的傲气。

“甄家长,理应心知肚明,目前袁绍狼狈遁逃至并州,我与其在河北呈两虎相斗之姿。过往如何,我暂且不论,但摆在你眼前的道路,唯有一条,那就是我吕凤年的退路已尽,甄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番话出口,甄逸仿佛瞬间被抽去了所有的气力,无力地瘫倒在椅中,额头上的大汗珠也没空去擦。

虽吕凤年言辞直接,但其所说的正是眼下简明扼要的事实。

他们虽在冀州士族中享有几乎是呼风唤雨般的声望,但在面对眼前握有实权之人时,这显得微不足道。

单说门外的八百名大雪龙骑卫军,已是甄家族所无法抵挡的存在。

深思之下,吕凤年现今的势头锐不可挡,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除却根基之外,他在各个方面都不逊于袁绍。

且谈及冀州过往的战功,这不仅是少胜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整个军旅更是呈现出压倒性的胜利。此时,甄逸 ** 在椅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是自已的最后机会,如果不在此刻表明心迹,后果将不堪设想。

吕凤年见他陷入沉思,知他心中挣扎,便一直默默地品茶等待,未加催促。

半晌之后,甄逸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吕刺史言之有理,甄逸不应有此等迟疑!自明日起,我甄家与袁绍彻底割断一切联系,包括财务上的往来!从今以后,我们甄家愿跟随吕刺史的战舰,共荣共生!”

他既决定表示效忠,便不再有任何犹豫,将未来押注在吕凤年身上,希望能赢得一方霸业,护家周全!

“甄家长快人快语,我吕凤年虽非善谈之人,但也愿在此立下诺言:日后,冀州、幽州与甄家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闻听此言,吕凤年展露爽朗的笑声,心中一片释然,感觉整个人豁然开朗。

既然眼前的难题已经解决,他便无需再为此烦忧。

翌日,甄家族就在邺城公开宣告,宣布与袁绍及其家族全面中断合作关系,并立即撤离位于并州及青州的所有甄家贸易队伍。

此举无疑是惊雷般震撼。

众所周知,甄家无论是在河北地区乃至中原地带皆拥有显赫声望与庞大势力,而袁绍更是中原最强势的军阀之一,双方曾被誉为势均力敌的强大联盟。

但在袁绍刚刚败绩之际,甄家竟与其决裂得如此果断,实在令人惊讶万分。

或许,在他们眼里,吕凤年才是未来的希望?

这层幕后细节恐怕只有当事双方心知肚明。

同一时间,身居并州的袁绍等人收到了来自甄家长甄逸亲笔撰写的解除婚姻关系文书。

内容直截了当,指称其子媳袁熙性情软弱、德行有亏,故此正式离婚书!

一书激起千重浪,众人无不为此事感到震撼,因为女性提出休夫在这时代几乎难以想象。

然而这一切变化背后,自然少不了吕凤年暗中的布局与推动。

这一切的一切,皆源自于甄宓简单的话语——她希望能清清爽爽地嫁给吕凤年。在并州晋阳城中,

本已修养半月有余、脸色渐渐恢复红润的袁绍,在接获此事的消息时再度吐血。

"吕凤年、甄家,你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仿佛一头困兽,遭遇了无端欺侮。

"主公勿忧,即便与甄家断绝往来,他们的损失亦不小。"许攸立即出言安慰。

"确实如此,主公,此事对我们影响微乎其微。眼下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积蓄力量。俗话说得好,君子 ** ,十年未晚!"田丰赶紧上前,支撑住似乎要跌倒的袁绍。

其中最愤慨的当属袁熙。多年为妻室之主,未曾料到某日竟遭夫人遣回,这对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羞辱!于是,他立刻走出厅外,独自一人站在风中冷静下来。整整半个时辰后,袁绍才稍微恢复了一些。

"命令全国搜索甄家残余势力,捕获者立刻处决!"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在当前形势下,他的意愿虽强烈,能力却有限。冀州一战,损失异常惨重,连能组织起再攻一次的兵力都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