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石山

现在的肉月饼真是美味至极,令人愉悦无比。“真好吃啊,香味四溢。”

“的确,今天的见识大增,竟然能尝到肉月饼。”

“对啊,王强同志的本事可真不小,竟然能找到这样的美味。我都生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听说月饼里面还有肉。”

“可不是么,他穿着干部服,戴着昂贵的手表呢。”“据说价值一百多,还需要票才行。”

“一百多元?确实不便宜。” “嗯。”

回到屋里的王强美滋滋地端详着他的鸡血石。这块石头圆润如玉,触感细腻光滑,颜色十分鲜艳。这种品质的好石头在未来绝对能卖出大价钱。

几百万应该不成问题,若碰上懂行的收藏家,甚至可能出到千万的价格。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王强此行原本只是为了赚功德分。没想到换来的粮食票据竟然换来如此宝物,心情自然十分畅快。

在一旁看着的孙军心中嘀咕,这个破石头有何作用呢?

竟用珍贵的粮食票据换回它,孙军觉得王强一定吃了亏,认为张大哥一家看似忠厚其实很狡猾。

王强并不知道孙军的看法。如果知晓了这些想法肯定笑喷出来。玩了一小会鸡血石,王强就收好东西准备出发,

并招呼道:“出发了,去打井的地方找张队长他们,天没亮他就带着人去了挖坑。”

“好!”孙军应声点头并紧随其后,一行人逐渐走远。

在挖掘现场。

张队长带着村民忙碌异常,今天参与的人比昨天还要多。大伙辛苦地将土块、巨石不断刨开。

从清晨挖到现在仍只是石头和更多石头,这让他们感到沮丧万分。

有个声音打破沉寂:

"我不挖了,我们这根本不可能有水,这是徒劳。”

扔下工具坐到地上发起了牢骚。队长听到怒骂起来:“胡说!继续给我挖。”

“哥哥你听我说,这里真的无水,上次来勘探的人都否定了这里。”说话间情绪激昂,

回忆往事:“很多年前我和父辈也在此处挖过十几米深,都是岩石。”众人沉默不语。

队长咬牙切齿:“再困难也要坚持挖掘下去。”

拿起工具重新干了起来,在又一次移走石头深入铲了几下时,却顿住了。

有人问怎么了,

答:“感觉下面潮湿。”

听到此话人群涌了过来,发现土壤确有些,这一幕让人们心跳加快。所有人疯狂地向下深挖,湿土越挖越多连泥浆都出现。

突然有人喊:“下边绝对是水。”老者拄着拐跑过来。

目睹了这一切老人身体微微颤抖,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一旁坐着生闷气的张明被老人赶过来敲了一下,“赶快跟我一起挖!”便加入工作。

他看着越往下泥水越多意识到这里确实有水源。

教授们明明说了不可能,以前多次探索均无结果。

大学生王强是如何找到水源呢?他没有使用专业设备,仅是四处看看做标记,

就这样找到了水源。张强叹为神奇,“他是太厉害了”。

随着水源冒出村民们眼中充满了激动。

终于有了属于他们的希望!

浑浊的水流不断涌现。

欢呼声响彻整个山沟,那年长的老伯笑声爽朗:

“有水了,岩石村村民终于有救了!”

王强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村子的困境。人们感激不已,并送上诸多礼物表示敬意。

离开前王强建议张队选两名头脑灵活之人学习一些技能改善大家经济水平,让大家过个好新年。

最后他们在全村人的送别之下返程。

经过数小时跋涉终归回到熟悉的土地。

我们再次四处搜索,但还是没能找到那些狡猾的野猪。村里为了保护庄稼,只好增加巡逻人手日夜守卫。村长张华无奈地解释说,这些野猪确实让他非常头疼。

“要不然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一直防备野猪也不是长远之计。”林强看着自已不断增加的好感度,笑着提议。他正想试试新得到的野猪陷阱卡的效果。毕竟这次挖井得到了不少好感度奖励。

这口水井每天能给他带来50点好感度值,加上附近山谷中的那口井每天也能提供同样多的好处。这样一来,他每天可以稳定收入100点好感度,还没算上他在轧钢厂的贡献和帮助村民致富赚到的好感度。尤其是之前帮岩山村找到水源时获得的一千好感度奖励。现在他的总好感度已经达到1236点,这为他提供了一些尝试不同卡片的资本。

林强准备测试一些尚未使用过的卡片,例如刚刚提到的野猪陷阱卡还有寻宝卡。

听到这话,村长大约有所顾虑——毕竟林强是村里的宝贵人才。派他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令村长犹豫不决。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另作安排。

“这样吧,但这事不用着急办,你不是打算买收音机吗?正好明天周大明要回城里,可以顺便让他捎个信儿给公社的人,请你帮忙送一程。”

“大明要回家?”林强显得有些惊讶。知青很少有机会离开乡村,尤其是在这关键时期——秋季收割最为繁忙的日子。除非家里发生重要事情或是有新的机会让大明回到城市工作。

“不错,以后他就不算是知青了,并且将返回家乡生活和工作。”张华向他详细解释。

“看来他已经找到工作了,这样也好。” 林强点头表示理解,认为这样的安排挺不错。在农村的确比城市条件差多了。尽管林强选择留在乡下主要是因为这里能得到更多的好感度奖励,特别是贫困的地方往往有更多的回报。

随后几天内,当林强忙碌完之后带着各种物品回到了家,将村民赠送的新鲜食材妥善保管起来后,在晚上继续进行他的日常抽奖任务。这一次的结果让他有点不满:一条咸肉、一把理发推子等并非特别有用的物品出现。尽管如此,至少它们还是有价值的。

次日清晨醒来,正当他正在准备前往县城的时候,邻居家小孩兴奋地说起见到他带来的鸡群。“叔啊,听说你带回来俩鸡?真的假的?”小孩急着跑过来看看。

确认后孩子们都异常高兴,毕竟以后可以天天吃到新鲜鸡蛋。同时他也想到公鸡存在的意义在于与母鸡共同繁殖后代,所以并没有立即卖掉而是暂时留了下来,计划将来利用这对鸡孵化更多小鸡。

而此时在另一边,原来的住处已经改建成为新的知青住所,里面住进了其他几名知青,他们坐在一起吃粗粮馒头聊天讨论。其中一个小伙子问是否即将回城,另一人的回答充满了复杂的感慨和期待;一方面对即将结束艰苦的农村生活满怀希望,另一方面也为朋友们感到难过,但也安慰自已会有更多新同伴的到来,并一起努力生活与劳动。

「算了,你别想了。」李磊沉默了片刻。

二人边吃着粗粮饼子,边聊天。

忽然,外面传来了呼喊声,他们好奇地走过去,发现赵大勇在外面叫嚷。张大力上去问道:

「老赵,你在喊什么呢?」

「村里来了新知青,穿着绿军装,在村口呢。」赵大勇回答道。

「新知青?」张大力惊喜交加,之前还在讨论是否会有新的知识青年到来,没想到真来了。

他立刻追问:「来了几个?男女比例呢?」

「来了一个,男的。他说他是大学生,挺高傲的样子。」

「噢,是个男生。」张大力叹了口气。

他原本期待的是一个女知青,听到是男性,顿时兴趣索然。

陈建文提议:「不管怎样,去看看吧。他看起来是个有本领的人。」

「好啊,那我们就去看看。」于是两人一起朝村口走去。不远处,他们看到一名穿绿军装的年轻人正与刘主任热烈交谈。那年轻人讲得慷慨激昂,说要带着全村致富,改善生活条件。张大力和陈建文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家伙似乎充满志向。」张大力评论。

「就是不知有没有真本事。你看咱们队里的林飞,总是默默地做事情,却解决了不少问题。」

「确实,像林飞这样的大学毕业生还真少见。」陈建文认同地点了点头。

王强插嘴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紧跟这样踏实肯干、能力出众的人,才能学到更多,哪怕只有一点好处也可以让日子过得更好。」

几人议论纷纷时,刘主任转向张大力介绍道:「这位是新来的知青小李,以后你们会住在一块。」

「啊,好的。」张大力连忙点头回应,随后带路将小李送去了知青住处。

安排完毕,彼此之间也逐渐熟悉起来了。新来的这位小李非常爱表现自已,并提出对村子发展的意见。

「大力,经过初步观察我认为村庄的问题在于交通,需要修一条平坦的道路连通外界。这将是发展的第一步。」

张大力听后深有感触:「的确,但我们面前横亘着一座石山,工程难度极大,就连我们这儿公认的高手林飞都感到头疼。」

小李有些不服气,反问道:「你说的是哪位,为何听语气你如此推崇他呢?」

张大力解释说:「他在村子里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实力不容小觑。」

小李觉得有必要验证一下张大力的说法,于是询问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

听了有关于林飞的故事后,小李仍然有些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