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木制品工厂

不远处,张强来到水源附近观看土地开垦情况。这里有一百多个劳动力在忙碌,大家都十分勤劳,工作效率很高。他四处查看,发现了北边的一大片区域含有大量黏土,这正好可以用作制砖的好材料。他找来各村庄的负责人,指导大家往南边扩展耕地。

此时,突然从远处匆匆走来了两个人——隔壁村的王铁牛和知青赵峰。王铁牛一脸怒气,显然是有事找茬的。他们卖掉药材时发现每天收入只有两毛钱,远不及预期。王铁牛误以为自已被骗了,尤其得知王队长将要教授其他村子采药技术,仅要求帮忙开垦土地而不索取粮食,这更让他觉得受到戏弄。怒气冲冲的王铁牛来找王队长对质。

“王队长你竟然欺骗我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否则我就去找公社领导。”王铁牛高声喊道,引得众人关注。

王队长反问:“我在哪里骗了你们呢?”

周围其他人站出来说道:“一直以来都只赚到两毛钱啊。”、“原本就是每天两毛,不算少了”。

这时王铁牛意识到可能是知青赵峰的误会引起的误会,顿时变得哑口无言。尽管感到憋屈,但他找不到理由反驳。

最后,王铁牛又试图指责王队长借此机会获得多重利益,却被王队长反问是否愿意互助合作。在一番理论交锋后,王铁牛不得不沉默,心里满是懊恼与挫败。

围观的队长们也开始评议此事,认为冯黑牛表现过于自私,甚至有村民质疑他的适任与否。

结果,吴铁牛只能默默地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挫折感,吃下这口气。

“对啊,明明陈大力只派人开垦了一天土地,结果他自已反倒找上门来挑刺了。咱们回头得跟领导反映,让领导看清楚他的真面目。”队长们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

陈大力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也有些慌张。如果这么多队长把情况向上级汇报,他肯定会受到批评,尽管他确实把村庄建设得还不错,但这仍会让领导留下不良印象。意识到这一点,陈大力急着补救:

“对不起张队长,我错了。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向你道歉。为了表达歉意,从明天起,我将每天派遣30个劳力,帮你开垦十天土地,请一定要原谅我。”

张队长听了心中高兴,30个劳力免费开垦土地可遇而不可求,便假装严肃地点点头:“行吧,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原谅你了。” “谢谢张队长,太感谢了。”陈大力长舒一口气,但他心中却愈发憋屈。原本是来兴师问罪的,现在倒好,还要道谢。

陈大力只得告辞,落荒而逃去平复内心的伤痕。

王村那边,村民们听说要迎来30个强劳力帮他们工作,都欢欣鼓舞。有人赞扬张队长处理得当,然而吴超却引来一阵冷眼和沉默。王小军直接指出,这事是李易主导的成果,而不是张队长个人之功,若将功劳据为已有会引发矛盾。杨秋风则拉住吴超,让他不要插手这种专业问题。最后放映员的到来打消了所有质疑的声音,证实李易并没有吹嘘,并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肯定。

村里的几个人议论纷纷,都想去看看那两位新来的贵客。李磊也跟着其他人走出了家门,想确认来的是不是放映员。等到了外面的路上,他们果然看到两个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过来,自行车上绑着一个大箱子和一些物品。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十分兴奋,立刻明白放映员真的来了,电影今晚能看了。大伙儿开心地讨论着,并不停地夸赞李磊:“这下可好,晚上有电影看了!”“原来李磊真能做到,他确实有本事。”“想不到我们这个小村子也能放电影了,真是开眼界。” 李磊的爷爷以前也说过他是个人物,比其他知青厉害多了。”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也有一些人暗中贬低吴宇,觉得他在说大话、爱吹嘘,让村里丢脸。吴宇感到无比尴尬,觉得自已简直是丢到了外婆家,甚至连好朋友李辉现在也不再信任他。虽然有些不服气,吴宇也不敢乱说啥了。他决定等陷阱的事儿再说,到时候再证明给自已争一口气。此时此刻,吴宇心里暗暗想着如何反击。

李磊带着孙亮哥俩还有王队长来到了家里,准备好好招待大家。村民们看着这一切更是佩服不已,毕竟他们住了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些场面。李磊一来就结识了如此关键的人物,还能让他们如此热情送礼,村民心中对比起了自已与李磊的能力差距。

孙亮兄弟俩给李磊送了不少礼物,态度格外亲切。村民们见到这种场面后,越发觉得李磊有特别的本领。“走吧,请到我家休息,顺便等着看电影的时候一起聊天。”孙家两兄弟和王队长随同而去,大家都很期待即将上演的好戏。

到了李磊家里,他马上拿出上好的龙井茶给大家品尝。“哎?这居然是茶叶?”众人惊讶地看着杯中的茶,难以置信。在那时,国内的优质茶叶极其紧缺,大部分都被用以出口赚取外汇,而高官们喝得大多是茶沫。因此,能够拿出龙井来款待客人的事情让人更加惊诧。李磊平时也喜好喝茶,知道这股清香是难得的好东西。所以,即便他对品茶没有太多的研究,依然感受到了这茶的独特魅力。“真是清香啊,这茶味道真好。” 大家用赞赏的眼光注视着李磊,仿佛他已经成了另一个传说中的存在一般。

孙亮一边享受着美味的茶水,脑子里却在思考着自已的问题——怎么去改善跟领导的关系。那位领导人最喜欢茶,但一直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送。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希望。

于是孙亮向李磊求助,“老兄帮帮忙,我想要些茶叶,不知道能否为我想个法子。” “你这也算找对了方向,没问题,这点事包在我身上吧。” 说罢便拿了一盒珍贵的一斤装的茶叶给他,“给你,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面对眼前珍贵的一盒茶叶,孙亮激动得无以言表,"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李哥真是太有办法了。" 随即又将带来的现金和票面递了出来:"这些给您,感谢您的帮助!"

"不过是区区一点东西罢了,"李磊笑着回绝道:"你们这么用心给我送了许多礼物,我心里早就感激不尽,何必再破费?"

孙氏兄弟二人互看一眼,最终选择点头认同,“那好吧,将来若有需要的地方,随时告诉我便是。”

这时屋内的气氛融洽温馨,在座的人谈笑间建立了更深的感情联系。不过在一旁默默关注的王强却感到一阵震动:原以为邀请到放映员就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没想到这次来的不仅是放映员,还有县供销社的员工……王强对眼前的景象心服口服的同时,也不由自主重新评估起眼前这个人的真实实力。

孩子们听到门外有人交谈后跑进来凑热闹,得知今天来访者之一是供销社销售人员,纷纷感到惊喜。其中一个人急切地冲回家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快去看看,李大叔认识很多重要的人物!”

而在远处耕作的人们依旧在田里辛勤劳作着。李磊可以轻松休息一天了,可杨辉与吴宇还在埋头工作,特别是后者,因为内心积压的情感使得他显得更不情愿:“就这点小事儿也值得夸耀?” 吴宇愤怒地扔下手中的工具,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缓解心中的郁闷.突然,王裂嘴跑了过来,喊道:"你们知道吗?李叔不仅找到了放映员,还请到了县里的售货员!”

吴宇一脸错愕,难以相信这个消息,而杨辉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显然已经默认并理解这样的结果。

“真没想到,李磊还真是

“真正有身份的人我们住了这么多年,一个都没混熟。” “我也没认识几个。”

众人们议论纷纷,都在感叹张明的厉害。人群中刘强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仿佛受了天大的打击。他不明白同是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何张明能结交这么多重要的人物。嫉妒的情绪在他心中蔓延,可他又自知不及,只能暗中咬牙。

张家。

正在喝茶的张明得知供销社会收老百姓的东西后,不禁好奇地问道,“小亮,供销社都收些什么东西?”

“个人出售的东西,只要国家允许的农产品都可以收。要是集体工厂卖的,只要是民生需要的大抵都能接收。”

“那木制品行不行?比如木梳、算盘和家具。”

“木梳子和算盘能收,家具得主任处理这事,咱们不能收,”孙小亮解释说。“要不咱成立个木制品厂,生产这两种物品可以么?”

“理论上可以,但收购量有限,你们可以去收购站试试。另外最好远离家具制造,那里太复杂,不太建议介入,” 孙小亮提醒。

张明随即对王大队长说:

“队长,四周山上有大量木材,咱们是否能建一个木制品工厂?”

“好主意,但村里懂木工的不多,也就王大海兄弟俩会一些皮毛。他们的技能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活儿,”王大队长回答说。

“没关系,这些工艺品简单,并且能用流水线生产;必要时还有我的技术,我也做过一些木活。”张明笑着说道。

“你还会做木工?”这消息让王大队长惊讶。

“学了一阵子,手艺还不娴熟。”张明微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