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开始烹饪

“唐叔,别急。

还有一些地方也有问题,我都指给您,您好好记下。”

杨风说,这台机器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我马上拿笔去记录。”

唐一十迅速起身去拿纸笔。

等到他返回,杨风便逐条指出十几个错误。

唐海亮听得头都大了,唐一十也一脸尴尬。

幸好没人在这里,要不然肯定会被兄弟们取笑一顿。

“唐叔,改掉这些细节就好了,这样就没有大问题了。”

杨风最后说道。

之所以如此详尽,也是为了唐一十以后更好地修理机器,不需要事事找他帮忙。

“明白了,谢谢杨理事!”

唐一十表示感谢,他由衷地钦佩这个年轻人。

“唐叔,没什么。

要是村里有愿意学修机器的年轻人,您也可以教他们,”

杨风提醒。

毕竟唐一十接近六十岁了,思维和动作确实不太灵便,交给年轻的一代可能会更好。

“好的,正好村里有个小孩喜欢摆弄这些东西,回头我就把这些教给他。”

唐一十同意道,身为长辈自然希望小辈能传承技术,兴旺家族。

“唐叔,我先走了!”

杨风说道。

唐海亮立刻跟了出来,负责将他送出一段路。

“杨理事,又麻烦您了。”

他的脸上带着歉意说。

杨风摆手,“不客气,这是我分内的事。”

唐海亮有点不好意思,“我担心五叔忙不过来,要不再帮忙弄一台耕地机?”

杨风笑了笑,“行啊,我就再弄两台,多给他点时间。”

一听这话,唐海亮高兴了不少,“那成!”

杨风告辞离去。

一路上,遇到的唐家村民个个都热情招呼他:“杨理事”

或者小孩子们亲切叫他“杨风哥哥”

他现在俨然是沟头屯里的知名人物,每次路过都会收获大家友好的问候和微笑。

他一一回应着。

有时,还会从小袋子里摸出几块糖果分发给小孩们——这些是他之前在北京买的零食,最近没怎么动过。

孩子们接过糖果,对他越发喜欢。

回到知青点后,屋门半开着,但四名女生都不在屋中。

正当他准备关门时,苏萌悄悄地走进来了。

“杨风,刚才外面人多,我就暂时回去一下,见你回来了就赶紧过来。”

她低声解释。

杨风轻笑,关上房门,并开始与苏萌一起“练武”

过了两个小时,他们确认没人后才把苏萌送出去。

进入灵境空间,他看到里面小精灵早已把一切打理好:粮食和清水都添满,熟透的蔬果也全被摘下,就等着收小麦。

“主人,一切妥帖!”

小精灵汇报工作,身形又比上次长高了些。

杨风满意地检查了一遍花园。

小精灵显然已经能很好地照料这漫山鲜花。

“我开始收割水稻了。”

他一边走过去,一边说。

不久之后,在小精灵的陪伴下,仅十几分钟便收完十亩水稻。

之后顺利地碾米脱壳,洁白的大米便出现在眼前。

“可惜只有在里面能吃到这样新鲜的大米啊。”

杨风叹了口气,闻着手里的香气。

接下来几天,他又对灵境内的一切进行细心处理,等待着小精灵更快长大、更得心应手的工作。

沟头屯并没有稻田,杨风也找不到合理的借口从灵境空间拿出大米。

他决定等下次去镇上时再找借口拿出来,到时候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是从镇上买来的。

这一天,杨风忍不住给自已煮了一锅大米饭,还做了红烧肉和鱼头汤,再加上一盘青菜。

当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他大快朵颐,特别是把那碗红烧肉浇到米饭上,肥而不腻的口感让 罢不能。

一餐吃下去,杨风觉得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

饭后,杨风稍微休息片刻,然后又投入制作两台耕地机的工作中,接着去练习武术。

就在凌晨时分……

“呜呜……”

外面传来了阵阵悲泣声,还夹杂着痛苦的惨叫声。

不过声音很快就停了下来,只余下哭泣声。

杨风听到这个,微微一笑,心道:“终究还是来了。”

他非常清楚这些哭声和惨叫来自棒梗四人的痛苦。

可能是被捂住了嘴巴而变成了哭泣,因为唐海亮抓到他们的把柄,要求他们夜晚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受更严厉的处罚。

杨风感到由衷的痛快,终于让他们尝到了苦头。

昨天晚上这几人被寒气弄得昏迷不醒,没能彻底教训他们让杨风心里有几分遗憾。

今天能亲眼见到他们在清醒状态下受苦,他感到解气至极。

杨风不会在这件事上花费太多时间,只是稍稍听了会儿便开始专心修炼。

王胖子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同样异常舒畅——平时这些人总是来羞辱他和杨风,现在轮到他们自食其果。

苏萌等人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她们心里也是十分痛快,毕竟一直看到杨风被人欺负已经让她们十分不满。

其他人也都幸灾乐祸,这四个家伙简直就是人人喊打的对象,此刻他们吃苦头,大家都不会有丝毫同情。

阎建矿的心情也不亚于众人,想到昨晚被棒梗几个揍打得伤痕累累,连带着十工分都被扣掉,内心尤其难受。

好在眼前的这一切让他多少得到了一些补偿。

棒梗几人的哭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约十几分钟后便归于寂静,想必是因为痛苦昏过去了。

转天早晨,一切如常。

杨风洗漱完毕,戚文莹依旧过来准备早餐,苏萌等人则陆陆续续来用早膳。

用不同的文字表达相同意思:

早餐过后,杨风像往常一样和其他几个人来到田埂。

他是来找唐海亮送耕地机的,而四个女人则继续下田翻土。

唐海亮分发了两台耕地机,一台给了牛大力,另一台给了王胖子。

牛大力很高兴,因为他的工分因此增加,表示自已会更加努力耕种更多的田地。

王胖子则只愿意耕种十二亩田,这已经是平时四亩田地的三倍,原因是耕地机提升了三倍的工作效率。

对此,唐海亮有些无奈,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没去找杨风商量。

唐海亮心想,如果将来有其他人需要机器,他自然会做出调整。

回到知青点吃了午饭后,杨风前往饮水河捉鱼。

陶碧玉照例找杨风聊天,并再次表达了对昨天那条鱼的感谢。

聊完天后,杨风继续专注于捕捉大螃蟹,以满足苏萌她们的要求。

对于杨风来说,这并不难,仅仅用了两个小时,他就抓到了五十多只大螃蟹,并发现了几只正在准备产卵的母蟹。

他把这些母蟹放入灵境空间中等待繁殖后代。

当然,他也顺便捉到了一些鱼和鳖,只不过数量相对少些。

结束后,杨风带着十五只大螃蟹和一条重约十斤的大鱼回到村里。

他将这条大鱼连同一只螃蟹送给陶碧玉作为答谢,令她欣喜万分。

随后,杨风带着剩下的螃蟹回到了知青点。

他在路过的田埂上再次引起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晚餐时,苏萌等人每人可以吃到两只大螃蟹,大家都非常满意。

时间飞逝,几日转瞬即过。

一天清晨五点钟,军方送来了小麦苗,一辆辆卡车驶入田地边上卸货,整个过程非常高效,几乎毫不拖延。

见此情形,唐海亮立即动员村里的所有人来帮忙搬运麦苗。

昨晚他已提醒大家早起准备,因此每个人都迅速响应。

一个小时不到,所有卡车就已完成任务并离开。

最后一辆车留下一张清单让唐海亮签名确认后,便同样快速离开。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这批小麦苗全部被种植在预先选好的五十亩农田内。

唐海亮安排道:“前面的小麦苗无需特别照料,只需保证后面的地块及时浇水管理即可。”

前几排的小麦苗已经种好了,所以不再需要担心,而后部分的麦苗由于尚未及时下种,需要加强护理确保存活。

众人齐声回应:“明白!”

这样简单而充实的日子持续着,人们都怀着愉快的心情期待着未来的发展。

负责人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其他人按照昨天的安排,种小麦的继续种小麦,翻田的赶紧去翻田,别再拖延了。”

唐海亮对着大伙说。

“明白了!”

大家回应一声,随即投入各自的任务。

杨风和苏萌在内的四位女性前往翻田。

根据之前的安排,这几个人负责翻田而不是种小麦,回到熟悉的任务,他们干劲十足,轻松自在地展开了工作。

即使花费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但杨风依旧在午饭前完成了四亩地的翻耕,并找唐金宝登记之后便动身前往知青点,准备用餐。

途中遇到了唐海亮的大爷。

“哟,唐大爷,您怎么过来了?”

杨风打起招呼来。

“杨理事,我正好闲着,听海亮说需要个会计帮忙,这不我就过来了,让金宝那小子去种小麦吧。”

唐大爷——也就是唐一斗答道。

“对啊,像金宝这样的劳动力去做记工分确实有些浪费。”

杨风也表示认同。

唐一斗能胜任这种活计的话,让本有实力一天翻四亩地的唐金宝做记工员确实可惜了。

“行,我还赶时间,先走了。”

唐一斗说。

“好!”

杨风应答后径直走向知青点。

进门即锁,转身就进入灵境空间开始烹饪。

当天他的午餐计划里包括麻辣小龙虾、水煮鱼及一盘炒蔬菜配一碗大白米饭。

之所以进入灵境空间只为了一碗白米饭;另外小龙虾是昨天找到的,由于数量较少,他暂时没有分享出来。

今天留下部分享用,另一部分打算投放回池塘中看看能不能繁衍更多的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