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气氛极其欢快

但是根据对苏小云及其背景的综合判断,苏家并不是追求虚名的家庭。

张导确信,如果苏老真的愿意重新步入公共视野,即使他已久不问江湖,凭借昔日积累的社会关系和声望,苏家子孙也不会仅限于做一个小小演员那么简单,更有可能进入稳定的生活轨道。

综上所述,无论怎样说,苏老医术高超、口碑卓著这一点无可争议。

即使这样,张导仍然在是否传达这一信息之间挣扎——这是一个几乎肯定会得罪人的任务。

毕竟作为导演,他并无医学知识,直接建议杨老板就诊无疑会触碰到对方的底线。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杨老板这样的影坛明星,是任何制作人或导演都极为渴望合作的对象。

张导手头确实有一个极具潜力的剧本,打算项目完结后邀请杨老板出演。

而现在,这个合作机会似乎因为苏小云的祖父关于杨老板健康【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而且,在摄影老师的一番说明后,这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情况。

张导演一想到未来的合作,心情就难以平复,思索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杨老板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的冷冰冰的回应让张导立即感知到杨老板显然并不高兴,他深知在这个时候提出任何要求都极不容易,但他依然希望通过多年累积的人缘与诚恳的沟通能赢得她的理解和支持。

"杨老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万一真有问题,您现在已经身在医院,为什么不顺便做一个检查呢?”

话音未落,张导演紧随其后补充道:“如果身体一切安好,这不是也让所有支持您的粉丝安心嘛……”

张老板的话语带着一丝真诚,原本气愤不已的杨老板似乎有所缓和,眼神落在弹幕上。

那里不仅是敌对阵营苏小云黑粉们冷嘲热讽,更多的是来自忠实粉丝深切的关怀与担心。

此时此刻,杨老板心头泛起了些小波澜,她开始犹豫着是否要去医院做一个检查,不仅仅是出于对自已健康的考虑,也是想要回应粉丝们的关爱。

她决定给苏小云一个反击的机会——如果有病,自已会亲自向苏小云道歉,若真无事,谣言将自行消散。

想到这里,一股怪异的表情划过杨老板的脸庞。

她知道,这件事已然发酵,张导都已经知情,或许用不了多久,苏小云指责她有病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圈内。

到那个时候,就算杨老板什么都不说,苏小云也无法再在这个行业立足。

娱乐圈虽然能容忍带有一些负面新闻的艺人,但对于一位在公众平台随口乱下定论,引发社会讨论和舆论 * 动的人物,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话出口必有责任,杨老板暗下了决心。

与张导演通完电话后,经过一番思考,杨老板做了最后的决定。

“大家好,既然我在医院,做个检查也是理所应当,免得大家替 ** 心......”

话音落地,她毫不犹豫地向医院的胸外科方向大步迈进,完成挂号并开始排队等候医生诊断。

同时,在另一个世界——苏小云的直播房间里,几位亲戚已经帮忙把已经熟透、软糯的糯米倒入早已洗净的石臼中。

这个石臼是专门用来捣制糯米的工具,据说是苏小云祖辈传下来的古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依然坚固耐用。

它形似倒放的酒瓶,底端稍宽,顶端渐细,并经过长时间使用而变得异常光滑。

随着苏小云小心翼翼地将热乎乎的糯米均匀铺设于石臼内,三位亲戚手持长长的木槌(杵)走上前来,准备展开这场耗费体力的活儿。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只等他们合力将糯米捣至完美的状态。

只见他用手臂围住石臼的顶部边缘,以防止一会儿姐夫们用木杵砸糯米时,米粒四溅。

一边忙碌的苏小云,吸引了直播间网友们的注意,不少人都好奇提问,像是:

“苏小云你在做什么呀?”

“苏小云,为什么抱住那个大石头呢?”

或许是从之前做糖瓜的互动中学到了一些经验,摄像师们也意识到网友们似乎很乐于听苏小云解说这些传统文化的事情。

因此,一位摄像师就走上前询问:“苏小云,大家都想知道你在干什么。”

苏小云停下手中的工作,向几个姐夫打了声招呼,请他们先缓一缓,然后站起来对观众微笑解释:

“朋友们,我现在正准备做一些打糕,这是我家那边的传统美食,通常每家每户在过年前都会制作。”

他指了指石臼,继续说道:

“不过,这种石臼并不是每家都有,一般是邻里之间互相借用。”

接着苏小云向大家普及了一下关于打糕的知识:“制作打糕所使用的工具被称为杵臼。

年糕是东亚新年时节的传统美食与节庆食品。”

然后,他讲起了年糕的来源:“事实上,最初的年糕是用来供奉神明和祖先的,后来逐渐成为了庆祝农历新年的美食之一。”

对于年糕的基本制作材料和不同的地方风味,他也做了一定的说明:“一般来说,年糕主要采用黏性强的糯米或米浆蒸制而成,种类繁多。

比如北方的白糕、东北地区的黄米糕、江南地区的水磨年糕以及某地方特制的红龟糕等。

这些各具特色的年糕反映出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

听着苏小云娓娓道来的解释,直播间的网友们都纷纷表达赞赏之情,催促他赶紧演示一下实际制作过程给自已看。

苏小云完成了解释之后,再次把手搭回到石臼边缘,并对几个姐夫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开始了。

一开始,几位姐夫的动作比较谨慎,因为新鲜的糯米还未完全成型,容易向外飞溅。

当大姐夫首先挥动木槌砸在糯米上时,发出了特有的闷响声。

紧随其后的是二姐夫和三姐夫,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轮流砸着石臼里的糯米。

随着时间推移,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下,糯米终于初具模型。

但这时糯米已经变得相当有粘性,几根木槌都被半成型的年糕紧紧粘连住了。

因此每一次挥击下来,都会感觉到像是砸在软绵绵的东西上。

这时,大姐夫率先提高了力度,奋力挥下手中木槌,紧接着二哥和三姐夫也不甘示弱,用力砸去。

每一次击打都发出沉闷而强劲的声音,看得出来他们下得力气相当大。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几位老哥虽然天气寒冷,额头上仍然渗出了细细的一层汗珠,显得非常投入和愉悦。

相比之下,站在旁边的苏小云却显得不太轻松。

由于几位姐夫挥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变成了力大无穷的“水手”

,让苏小云感到周围充满了危险。

他几乎可以看到木槌在眼前不断地划过,让他有些眩晕。

于是连忙起身避开,从这危险的位置撤离了出去。

看到苏小云离开后,几位姐夫变得更加兴奋,砸得更猛了。

其中大姐夫还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我想怎么洗衣就可以怎么洗,想拖地也没人阻止我!”

,似乎是在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觉,同时他的力气似乎又增强了几分。

二姐夫听了大姐夫的喃喃自语,也跟着低声重复起来:“想买包包就去买包包,想买口红就去买口红!想怎么花我的钱就怎么花!”

说话间,二姐夫的声音逐渐提高了几分。

而三姐夫听到两位姐夫的低语后,立刻跟着高声附和:“我想吃剩饭就吃剩饭,想刷碗的时候我就去刷碗!”

“我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

说着,他们几位轮流抡起了手中的木槌,重重地跳了起来,将木槌再次重重敲打在石臼中。

几位男子展现了十足的力量,看得旁边的苏小云忍不住擦拭了一下冒出的冷汗。

他知道这些大哥们在家里有多听老婆的话,但也未免反应过度了吧。

看到这情形,一群结过婚、带着摄像机的大哥们纷纷感叹……

天啊!

真是心有戚戚焉!

好在年前没在家里。

而在直播间的网友们,则看着三位姐夫挥槌的动作越发迅速有力,连坚实的木槌仿佛都颤抖起来。

不少网友都被逗乐了,开始在屏幕上刷起了弹幕。

【哼哼哼,我要为糯米鸣不平,它究竟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

【几位姐夫一年积攒的愤怒全都倾泻而出……】

【靠,我也有同感!苏小云,快把这些器具搬上小黄车,我也要买一套来出气!】

【哈哈哈,笑喷了!即使把米糕打完,晚上该被骂的还是逃不了……】

屏幕上的弹幕中洋溢着复杂的情绪。

似乎只有经历了很多年的委曲求全,才能打出如此既让人哭又让人笑的场面……

这种打击糯米的方式……

仿佛带着些个人恩怨的味道……

此刻,苏小云的直播间气氛极其欢快。

但在另一边,杨老板的直播间则一片寂静。

此时的杨老板已经完成了检查,正在耐心等待结果。

这时,一名中年医生向他走来。

“医生,我有没有生病啊?”

杨老板焦急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