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每日的锻炼后,黄封王调和了体内的气息。
他把黑铁长枪当作扁担,挑起了满满的柴火,又手持雷击神木弓——这把弓是由他的一位擅长炼器、交情甚好的师兄赠送。
之前的白骨弓已经被他拉断了,而这把由那位鲁姓师兄打造的雷击神木弓,练习《雷音羿弓》效果更佳。
传言中那块奇特魔方的设计也是这位师兄的杰作。
黄封王来到烂桃山,见到了正在桃花树下休息的孙悟空。
仔细观察后,发现孙悟空的呼吸之间蕴藏着深刻的道意,每一口气息都伴随着天地灵气流入他的九窍。
先天俱通的七窍玲珑之心,使孙悟空在尚未出世时便已拥有圣体之资,极为罕见。
树下散落着几颗大桃子,据说这是蟠桃种子培育出的果实,虽然对仙人效用有限,但凡人若食用却有极大好处。
黄封王并未嫌弃这些桃子,反而捡起它们带回居住地享用,并收集了一些桃核,准备带回黄封岭种植,老鼠本性嘛,总是喜欢藏点什么。
叫醒了孙悟空:“猴哥,该起来了,咱们回去吧。”
第二天要早起,因为这是菩提祖师每月宣讲大道的日子,寺内钟罄齐鸣,所有 ** 纷纷前往瑶台静候聆听。
尽管孙悟空和黄封王还没有获得正式传承的机会,但他们被允许旁听,并已经告知了负责的师兄,在一旁恭敬站立。
菩提祖师登坛之后,众人皆静默下来,行礼致敬。
祖师的目光扫过众人,谁懈怠了,谁精进了,他都一目了然。
看到孙悟空和黄封王时,祖师微微颔首表示赞许,对他们七年来不懈的努力表示认可,却并未过多褒奖或责备,而是整肃衣袍,开始讲授真经,众人肃立恭听。
瑶台上下仙气氤氲。
天上繁花纷飞,地下祥瑞频现,浓厚的灵气如同翻腾的迷雾。
祖师的讲道开放且多变,从佛教的三乘教义到道教丹道,再到儒家的浩然正气,无所不包。
这种跳跃式的讲解方式让人捉摸不透,许多初次接触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眉头紧锁;而熟悉这种模式的学长们,则会选择只专注自已感兴趣的领域,其余内容则随耳旁风般掠过,就像某位擅长炼器的师兄,除了与武器相关的知识外几乎全部充耳不闻。
黄封王选择全盘接受,其心境清明智慧,在能够理解的地方立即领悟,在不懂处也做笔记留待事后查阅。
正当他沉浸在聆听中时,忽然注意到一边的孙悟空笑声不止,动作活泼,显得异常开心和活跃,上蹿下跳,完全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
这一变化立即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关注,他们顺着声音望去。
“悟空,你在课堂中为什么如此躁动不安,不专心听课?”
菩提祖师的声音随之响起。
孙悟空连忙解释道:“我听讲时太过投入,被那妙音所动,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因而有了刚才的表现。
希望师父原谅我的失礼!”
菩提祖师捋着胡须微微一笑,问他在此修炼多久了,孙悟空回答七年有余。
祖师告诉他,“道”
字门中有三百六十种旁门修行法,每一门都通往正果,并询问他想要学哪种。
接下来祖师推荐了“术”
、“流”
、“静”
、“动”
四类修行方法,由于这些并不能使人长生而被婉拒。
说完便用戒尺敲了三下孙悟空的头。
其他师兄对讲道被打断颇有微词,然而黄封王却清楚地明白,今夜将是孙悟空大展宏图之夜,赶紧为他求情。
菩提祖师看向一旁的黄封王,问道:“悟真,你是与他同来之人,你也应该已经想好自已要学什么道了?”
黄封王心中暗喜,意识到这是争取机会的时候。
于是立即回禀道:“师父,我想和孙师兄一样,寻求长生之道。”
菩提祖师目光犀利地看着他,停顿片刻之后用戒尺轻轻打他三下,说:“你倒也是个顽皮的性子。”
打过两人后,菩提祖师转身走入内室并把门关上了。
“难道今天提前结束了?”
一个师兄问。
“你们两个究竟为何惹恼师父?”
有人埋怨。
“师父讲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就好了,还嫌这不好、那也不行,简直太贪婪了!”
众师兄虽有些不满地嘀咕了几句后散去了,留下黄封王与孙悟空相视微笑,心里明白他们的机会就要来了。
夜幕降临,黄封王和孙悟空默契十足,在约摸子时时分,两人来到菩提祖师榻前跪拜。
直到三更时分,祖师醒来,得知他们并没有事先串通而是心领神会自行前来,于是在那时传授他们通往长生的秘诀,名为《大品天仙诀》!
其核心内容包含吐纳藏精之术,水火交融淬丹及五行变化以凝聚神形等高深莫测的内容。
对于天赋异禀且勤奋努力的两人来说,这是一场难得的机缘。
尤其是黄封王,他在经过了七年的刻苦磨炼,《大品天仙诀》中提到的知识恰逢其时,有助于其进阶修持。
返回洞府后的他们每日早晚精心修炼。
黄封王发现吐纳藏精可蓄力根基,配合《吞月诀》能使血脉更为纯净;通过阴阳水火锤炼妖丹,使其更稳定。
五脏养五气、化五神则使五行术法更容易施展。
一旦完成这一阶段,他的体魄将达到超凡境界,并逐渐蜕变为神仙之一。
传说中的神仙从最低的太乙开始共有四阶(散仙、玄仙、真仙到天仙)。
更高的还有大罗金仙等,而具体划分尚未完全了解。
此外道教修行还有八重不同境遇: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炼精化气,凝练气息、化神还虚最终合于道境。
在不知不觉之中,三年时光悄然而逝。
得《大品天仙诀》相助,黄封王的进展非常快速,在炼精聚气的基础上,将五气融为一身。
一天他正在冥想练法之际忽然警醒,隐约感觉一股危险正迫在眉睫……
“恐怕是遭遇了劫难。”
黄封王一脸迷茫,于是去找白慧子帮忙。
过去这些年里,黄封王没少给他送来一些精巧的小物件儿,如木制风筝和陀螺等,以此来增进彼此的情谊。
白慧子听完他的讲述,打量了一番,然后说:“师弟请在此稍候,我去觐见师父。”
“多谢师兄!”
片刻之后,白慧子出来叫黄封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