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皇上赐婚

匡衡用手捏了捏眉心,知道再说下去,已无必要。他紧抿嘴唇,语气没有温度地道:“皇祖母,孙儿先告退,孙儿上朝已经迟了!”

“快去吧!”太后说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看他走出寝宫,她用只能自已听到的声音道:“让一众文武百官等着你上朝,这可是头一遭!我看你小子就不正常!娶太子妃的事儿,也该提上日程了。”

然后对身边人道:“走,去皇帝那走一趟!”

等来人通报了,皇帝便由俊美异常地中年美男子曾公公陪同着出来迎接了。

等匡衡下了朝,便被曾公公截住:“皇上请太子移步明康殿!”

等到了明康殿,看到此时太后也在,又看到程将军,匡衡本来便面无表情的脸上,眼眉微皱,心中明了父皇宣他过来,为的不是什么好事。

又看到站在旁边的老三曦王匡昕,眼眉向上一挑,不知他为何在此。

“儿臣给皇祖母请安,给父皇请安!”他躬身叩首。

“免礼!叫你过来,是有旨意的,曾璃,宣旨。”皇帝也不多做铺垫,准备直叙主题。

曾公公轻笑着拿起圣旨宣读了起来,在匡衡看来,那笑意味深长,带着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坏。他已大概猜出圣旨里的内容,但内心仍存一丝侥幸。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程铭将军之女程蕴娴淑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年已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程蕴待宇闺中,与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程蕴许配太子为太子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曾公公念完,遂走到近前道:“太子,程将军,接旨吧”

这次皇祖母和父皇没有事前同他商量,便直接下旨赐婚,匡衡便知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是铁了心要塞给他一位太子妃了。

况且当着臣子和三哥的面,他不好当面违抗皇命,抗旨不遵。虽内心万般不愿,还是接下了这道圣旨。

“儿臣遵旨!”依旧是往日的沉稳,语气中不带有一丝一毫的情绪。

相反,程将军那欢喜万分,自已的女儿就要做太子妃了,论起自已的官职、身份及家族势力,实在是大大的圣恩圣眷啊,还是自已的女儿命好,入了太后的眼,他这个当爹的,日后也必定跟着沾光。

“臣谢主隆恩!”程将军虽然也竭力让语气平静,但是比平时尖锐上扬的语调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欢喜。

赐完婚,程铭退下,太后落定了心里的大事,也离开了。

明康殿内只剩了父子三人。

“太子此番不辞辛劳视察江南,查出不少问题,也已一一向朕禀明。后续该如何查办处理,也已做了安排。礼部很快便会定下太子的婚期,太子又还有朝中诸多事物要处理,分不出精力去执行这些棘手的问题。匡昕,江南地区的事务就由你暂为接手,相关一切事务你直接向朕奏请。”

“儿臣领命,愿为陛下和太子分忧!”

曦王匡曦容貌俊俏柔和,气质也温和,不似他的太子弟弟气质中带着威严和冷峻,语气也温柔随意,让人听了很舒服。看他这人,听他说话,给人的感觉像是在春日温暖的风里沐浴过。如此严肃的场合,说话时,他眉眼间似是带着一抹笑意。

匡衡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头,因嫣儿之事,父皇和皇祖母竟做到如此地步,连江南相关的政务都不让他这个代皇上亲政的太子沾手了,似是他犯了天大的错。他虽然面上没说什么,可是心中却是不服。

东宫的书房内,灯一直亮着,奏章在面前摞了很高,都是匡衡今晚批完的,此时本该就寝,可他依旧坐在书案前,心里很乱。

母亲的死,宇文杰的死,这些本该引起他巨大情绪波动的事情,一直统统都被他压在心底,不曾外露给任何人,他也尽力不去细想,只谨遵祖上和父皇教诲,以处理政事为重,以皇权统治为先。自从被立为太子,万钧的压力压在身上,他都不吭一声,母亲在的时候是,母亲死后他更是这样。

可是,今日不知为何,他想到母亲和外祖父蒙冤而死却至今无法洗脱冤情,想起那个江南女子差点因他而死,想到她因其他人的死而难过,将他的信揉碎扔掉,想到皇祖母和父皇的赐婚,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该死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