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才智超凡者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苏尘缓缓说出这十六个字,声音仿佛融入风中。

晓梦低声重复了一遍,体会到其间蕴含的深远意义。

“那么,师兄你现在处于哪一个境界呢?”

她好奇询问。

“正准备突破第二层境界。”

苏尘坦诚相告。

虽然感觉那十六字的境界奇妙无比,但晓梦对它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明白,因此并未太过惊讶。

“师兄,到了第四境,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晓梦问道。

“未必能长生,但如果真的达到第四境,称为陆地神仙也并不夸张。”

苏尘轻笑着解释。

听到“陆地神仙”

这个词,晓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荡。

若能成为陆地神仙,应该就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了。

“师兄打算教我什么呢?”

苏尘沉思片刻,说道:“你既然渴望如同鸟儿般自由,我会先教你踏云乘风术和逍遥御风。

不过后者催动内息的难度极大,你要量力而行,我会为你寻找适合你的修行方法。”

“是,悉听师兄安排。”

晓梦点了点头。

随后,苏尘详细地向晓梦讲解了这两项技艺的具体内容。

相比教给小灵的“向死而生篇”

,这些法门的修炼要求更加复杂。

“向死而生篇”

是从《万物生灭篇》中抽出的一个分支秘技,旨在保留生命气息,而踏云乘风和逍遥御风则是通过调动天地间的元气进行修炼。

由于先天九息的服气之法除苏尘外无人能修,他便着手创造出一些独特的仙道修行方式。

即便像晓梦这样的天才,一开始也无法掌握这两 ** 门。

于是,苏尘将自已的真元注入她的体内,帮助她逐渐感受到御风的感觉。

在朝暮崖专心致志的修行了一个多月后,某日,松树下的苏尘突然睁开双眼,身形化作一缕轻烟消失,而一旁闭目修炼的晓梦毫无察觉。

朝暮崖外,一位身着蓝衣、发丝亦呈蓝色的青年略显紧张。

只见他面前轻烟涌现,苏尘的身影随即显现。

“ ** 小灵拜见师叔!”

“有什么事?”

苏尘平静地问,内心却已有几分猜测。

“师叔,晚辈要去办一件涉及阴阳家的事情……是要去找我的妹妹。”

苏尘一言点破。

“师叔竟然早就知道!”

小灵惊讶地看着苏尘。

“确实,你的心事我已经明白了。”

想到此处,苏尘微微点头。

作为道家的一支脉,阴阳家自成一派,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超然。

然而,在天人二宗分道扬镳前,阴阳家就已从中分离出来。

昔日道家的实力之雄厚令人叹为观止。

三家分立,使得其势力在整个诸子百家之中尤为强大。

不过,苏尘对阴阳家的阴阳术与占星术颇感兴趣。

看到苏尘思索的模样,小灵恭敬地跪了下来。

“起来吧,我知道你要去办事,只是进入阴阳家殊为不易。”

苏尘语气平和地叮嘱。

“是, ** 已有安排!”

小灵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

我对阴阳家的阴阳术有些兴趣!”

苏尘道。

小灵听了心中明白。

“是,定会尽力。”

她恭敬地答道,向苏尘行礼。

等再抬起头来时,苏尘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去。

不久,小灵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太乙宫,只有一些熟悉的人察觉到她的离开,而赤松子也没有对小灵的离去提出疑问。

一个月后,在苏尘的悉心指导下,晓梦终于掌握了踏云乘风之术的基础。

通过学习苏尘传授的大道自然心法,晓梦对天地元气的感受变得更加敏锐。

但因为体内缺乏真元,使用这门技艺仍然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晓梦依然非常满意。

她不时利用这门技能离开朝暮崖,而苏尘则委托小白照看晓梦,以免她在练习中不慎摔倒。

……………

太乙山下。

传闻太乙山上有一道如银河般的光华,包含无上的剑道意境与道之真意,此事迅速传播开来,引来更多人的聚集。

虽然没有人敢轻易接近或进入太乙山,毕竟这里是道教天宗的地盘,不是谁都能招惹得起的。

而且天空中显现出来的天河景象可能是道宗高人施为。

许多江湖人士仍抱着希望,期待能够从中领悟些什么。

“看,那是什么?”

有人惊诧地看着天空问道。

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所指的方向——那里有一个小黑点伴随着一片白影。

“估计只是山上飞的鸟儿罢了。”

一个经验丰富的观察者眯着眼回答。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认同。

然而很快他们意识到自已猜错了:那分明是一个飞行中的人和一只庞大的白鹤。

“这是仙人吗?”

一个人愣愣地说出自已的猜测。

在远空缓缓而来的身影确实像是在御空飞行,身旁还伴着一只神圣的白鹤,即使身形略有不稳,但这种能力已超越了世俗武者的范畴。

围观的武林人士们都露出了向往的目光。

看到此景的晓梦蹙眉示意了小白一声。

小白鸣叫几声,轻柔托起晓梦,振翅转头向太乙山深处掠去。

眼看着这个似仙人般的影子渐渐消失在视线中,人群都是一阵怅然若失。

………

太乙宫的大殿内。

赤松子派人召见了苏尘。

“师弟请坐。”

赤松子招呼道,并问:“这段时间来我们太乙山周边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是因为你在天空中的那条‘剑意长河’吗?”

苏尘直言道:“正是为了那条剑意长河。”

“可是有人敢擅闯山门?”

苏尘恍然大悟,开口询问。

“无人胆敢贸然闯我太乙宫,不过确实有些自认实力不凡之人进入山脉中,试图挑战师弟的大河剑意。”

赤松子抚须回应道。

“无妨,对大河剑意的攻击反而能使其愈发强大。”

苏尘淡然答道,想了想后又补了一句:“若师兄觉得过于惹人注目,我可以将它收回。”

赤松子立刻摆手,“这倒是没必要。

自从天宗修士开始领悟师弟的大河剑意,皆收获匪浅!”

这等至宝一旦收回岂不是可惜,那就如同因噎废食了。

“那师兄的意思是?”

苏尘疑惑地问道。

“我只是关心晓梦师妹的修行进展如何。”

赤松子解释道。

对于苏尘带领晓梦修行一事,赤松子早有所闻。

尤其是这段时间,关于晓梦在太乙宫飘然而过的传闻,已在宗门内广为流传。

如今更有传闻称,这位晓梦师妹跟随天尘子师叔学道。

听到赤松子问的是这件事情,苏尘也不隐瞒,便坦率地道出了晓梦当前的修行动态,听得赤松子眼底满是歆羡之色。

然而赤松子对自已的了解颇为清醒,虽有些武道天赋,但在其他方面,他清楚自已的才能不过是 ** ,加之身为天宗掌门繁忙事务缠身,已经分不出心来做旁事。

此时苏尘陷入沉思,片刻后开口道,“我之前有不少感悟和法门,并一一记录下来了,现都存放于朝暮崖。”

一语既出,赤松子目光为之一振。

“但是师兄需要注意。”

尽管这些从感悟里得来的术法苏尘并不怎么看重,更何况多数是在阅读天宗典籍后所得的领悟,拿出来为天宗添增底蕴也是应有之举,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师弟请讲!”

见状,赤松子也极为重视,态度严肃认真起来。

“想要修炼我的法门难度颇大,对资质要求极高。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质就轻易参悟,不仅浪费时间,到头来更可能毫无所获。”

苏尘提醒说。

这些法门吸引力非凡,一旦公开,必定引来无数追捧。

而这种后果是能够想象的:一部分 ** 可能有所收获,但绝大多数人或许只是徒劳无功。

听了苏尘这番话,赤松子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明白了。

那么,这些法门交给师兄处置吧,接下来该怎么办,请师兄全权决策!”

“拜托师兄了,后续可以直接派遣人员前往朝暮崖取走。”

苏尘说完,瞬间消失不见。

“这苏尘师弟的神通当真高深莫测!”

见苏尘消失的身影,赤松子苦笑着摇了摇头。

苏尘此刻给人的感觉,比当初北冥子给他的印象更加神秘莫测。

……

在太乙山脚下。

晓梦意外凌空现身,并骑鹤离去。

尽管并非所有人都亲眼目睹这一幕,但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人们传言,在太乙山中有如神仙般的人物。

此消息迅速传遍四方。

不少各方势力派遣来打听消息的人都听闻了此事。

这些人本因大河剑意吸引而来,没想到又出现了这样的消息,他们不敢懈怠,立刻将情况上报。

……

身在朝暮崖的苏尘虽然对太乙山下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情,却也能猜个大概。

然而,他并未过多关注。

此时他的心思全放在自已的修行与指点晓梦上。

他已经打通了百九十九个窍穴,正在突破第二百个。

他感到一旦能打通这最后的窍穴,就能踏入炼神反虚的境界。

至于神魂之力方面,苏尘目前虽未深入,但也略知一二,阴阳家似乎在此领域颇有建树。

而他对小灵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也颇为期待。

关于晓梦的修行方法,苏尘也已创制完毕:

“如果能顺应天地之正道,驾驭六气的变化,逍遥于无穷之中,还需依赖什么呢?”

苏尘缓缓道。

“师兄,这是道家先辈的经典著作。”

“没错,《逍遥游》!你想求逍遥,自然需要适合你的法门。”

苏尘接着说:“你且看好了。”

“师兄,你成功了?”

晓梦脸上露出喜色。

苏尘微微点头:“是的,这就是《逍遥篇》,核心在于我刚才所说的那一句。”

在这一方世界中,即使高人可以感知并利用天地元气,例如北冥子,但自身与天地之间的隔阂依然难以消弭,需要内外兼修,打通自我并与外界融合。

《逍遥篇》恰好与苏尘传授给晓梦的大道自然心法相契合。

从那以后,苏尘不再过问朝暮崖外的事,再次进入半闭关状态。

在苏尘的指导下,晓梦很快就凝练出一缕真元。

由一化二,直至北冥子突然出现时,晓梦体内的内息已被真元完全取代。

“你们二人跟我来!”

北冥子望着苏尘和晓梦,注意到了晓梦的气息变化。

他没有多问,随即带着两人下山。

苏尘心中已经有了预料。

不久,一行三人来到了魏国旧都的一座大门前,一具 ** 挂在城墙上,路人纷纷指点议论:

“据说这刺客刺杀王贲将军失败,落得这般下场。”

“嘘,小点声,说这话可要惹祸上身啊。”

苏尘静静听着,望着悬挂在城墙上的青玄。

晓梦亦是一脸惊讶地盯着青玄的 ** ,她显然认出了此人。

“这不就是人宗的那个青玄吗?”

“确实是他。”

苏尘点头确认。

“原来他真的跑去刺杀秦国的将军,难怪你说他会主动脱离人宗!”

晓梦终于明白了青玄的真正用意。

北冥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苏尘和晓梦的对话,目光时不时地瞟向两人的表情。

他更关注的是晓梦,对苏尘倒比较了解,毕竟后者自幼生长于太乙山脚下。

而晓梦和青玄的命运似乎如出一辙——因秦国征伐,失去了家乡成为孤儿。

北冥子一度期望青玄之死能够引发晓梦的内心波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北冥子觉得情形变得有些复杂了。

“天尘子,晓梦!你们两人在天宗已有一段时日,是否已经明悟了自已的道?”

北冥子忍不住出声问道。

他的意图是希望通过言辞激发二人对自已的追求更为清晰。

苏尘回头望了一眼北冥子。

“我早已明悟了。”

这番回答让北冥子不禁心头一震。

“你的‘道’是什么呢?”

北冥子的好奇心被撩起。

多年来,他对苏尘这个人始终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今日仿佛将有意外收获。

“长生!”

苏尘淡淡说道。

长生这两个字入了北冥子的耳中,他的面色瞬间变了。

“长生?你竟然追寻着长生之道?”

北冥子感到情况变得棘手,早先看到晓梦对青玄之死无动于衷已经让他不安,不曾想更大的麻烦在此刻降临。

历史上有多少才智超凡者在追求长生的路上虚掷一生,尽管苏尘的天分令北冥子惊叹,但他依然认为所谓的长生术不过是传说而已,甚至近乎不可能实现。

然而从苏尘的眼神里,北冥子读出了那份执着与决心。

一声轻叹后,北冥子略带担忧地说道:“长生之路难于登天,多少前人曾孜孜以求,数千年来又有何人真得其解?”

然而苏尘微微摇头,“自然有信心与方法, ** 心意坚定。”

这一刻,连北冥子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所以你找到了自已的道路?”

想到过去几个月里,这位年轻人从天宗古籍中学到了诸多不可思议的法门,他的心中竟激荡不已。

即便多年修心也无法压抑这份震撼。

“正是!”

面对苏尘简短却有力的回答,北冥子无法掩饰脸上的惊讶。

他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绝非狂妄之徒,在这段日子里,他亲眼见证过苏尘做事严谨周到、计划详实,每一步都掌握于掌股之间。

北冥子渐渐明白为何对方总是显得冷漠而理智,这是一种心境的展现,一种追求长生的道人心性外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