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思片刻,决定先派人到太乙山附近打探情况,并视需要考虑潜入天宗。
就在这时,门外风声骤起。
赵高眯眼望去,看到一位罗网密探跪倒在外:“启禀大人,有关太乙山的情报通过飞鸟送达。”
这飞鸟传递极为难得,培养的飞禽通常只在两地往返一次飞行路线固定。
这次赵高提前布置了一条专用信鸽通道以备不时之需。
“拿过来!”
他心头疑惑是否是田言的情报已至。
当他打开绢帛阅读上面的文字时,不禁瞳孔猛地缩紧。
记录的是此前流沙与天宗在太乙山下的对决场景。
他虽熟知流沙能驱使蛇群和狼群作战,但记载中太乙山植物似活物吞噬毒蛇恶狼,突兀升起的大龙卷更是让他难以置信。
但他清楚手下不会胆大妄为 ** 自已,遂严肃审视这份报告。
“这难道真的是道家的奇技?而流沙全员失踪,难道遭遇全灭?”
赵高的心情愈发沉重,立即下令:“派人搜索流沙的下落,同时让潜伏在太乙山附近的人员设法深入天宗!”
即使如此,赵高依然觉得这份情报有些匪夷所思。
尽管他曾耳闻阴阳家中的一些奇术可能是事实,但是这类超自然现象还是让他难以接受。
赵高心中十分清楚,罗网绝不敢在此事上造假。
他暗自揣测:“难道真的是道家天宗的天尘子带来了这些变化?”
就在赵高收到这则令他惊疑的消息的同时,远在桑海的小圣贤庄也收到了来自太乙山方向的紧急通报。
虽然之前伏念与荀子已就太乙山的事有过探讨,但伏念认为这里依然值得关注。
没想到,这么快就接到了令人惊愕的消息。
三人——伏念、颜路和张良分别传阅了这份布帛,各自神情不一。
相较伏念沉稳的表情,颜路眼中露出明显的疑惑;而张良虽然面容如常,眼神里却流露出一丝担忧。
“两位师弟,你们怎么看?”
伏念将布帛收起,严肃地问道。
“师兄,天宗的法术真的能像布帛上说的一样吗?”
颜路带着好奇问向伏念。
文中提到植物异常生长、迅速焚化,以及两股龙卷风忽然涌现。
显然这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致。
“我对道家并不十分了解,如果这样的手段以前存在,应该早有记载。
也可能是天宗故意藏起了这种本领。”
伏念略一思忖,回答道。
“确实如此。
而且这种技巧似乎和阴阳家的一些术式相似。”
“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阴阳家的技巧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除非通过幻术。”
伏念摇摇头,澄清道。
颜路微微点头,接着将目光投向张良,后者平时对这类异象总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今天却出乎意料的安静。
“三师弟,你在想什么?”
颜路忍不住问道。
张良愣了一下,回视着颜路,行了个儒学之礼,“二位师兄!我来自韩国,并与‘流沙’有些渊源。”
韩国 ** 后,张良离开故土拜入小圣贤庄修业。
曾与公子韩非结为知已,在韩国时,他也参与了‘流沙’组织的创建。
伏念与颜路对这事自然是知道的。
“三师弟,现今‘流沙’已成为了一个 ** 且复杂的势力。”
伏念缓缓开口。
张良脸色微变,点头表示理解。
“再者,这次事件显示出天宗有着极强的秘密实力,连他们内部的北冥子都深不可测。
流沙面对天宗和太乙山的对抗,恐难全身而退。”
言外之意,就是流沙可能已经凶多吉少。
“师兄此话也不尽然,流沙以沙喻人,应有机变。”
颜路望着张良说道,语气充满关切。
伏念轻点几下头,随即看了看张良。
“三师弟,我们儒家以仁德修身、治学诲人,目前作为学术界的泰斗之一,小圣贤庄备受尊重,不宜轻易卷入其他纠纷。”
伏念进一步解释了立场。
“师兄所虑甚是!”
张良深知伏念的用心所在。
待颜路和张良离去之后,伏念深深地叹了口气。
“局势如此动荡,秦国一统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我们儒家将何去何从?”
伏念不由自主地感到担忧。
他知道小圣贤庄在读书人中的崇高地位,然而,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一个重法轻儒的国度——儒家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
大秦这位君主的坚决意志,使得改变其立场变得格外困难。
更何况,法家主导秦国朝政,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
“或许,我们该学习道家天宗的处世之道。”
伏念又叹息一声,独自说道。
太乙山中。
距离上次苏尘出手已过了半个多月,以往聚集在山下的江湖人物基本已经撤离。
毕竟,在流沙袭击中丧生者众,不少人意识到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便纷纷离去。
剩下的少数人则怀有不同目的,或为探听消息、或别有所图。
今日太乙山显得与往常不同,白雾突然自山间腾升,迅速弥漫至四周,将整座太乙山及其周边包裹其中,一切显得迷蒙不清。
这一异象引起外围势力的关注,不知山内发生了什么变故。
而在太乙宫的大殿内,赤松子望着苏尘,满脸感慨:“师弟,这须弥幻阵果然强大得出乎意料!”
对于阵法,赤松子并不陌生。
无论是剑阵还是人阵,心斋之中均有研究。
而这种幻阵虽不罕见,但能笼罩整座太乙山且拥有如此威力的却十分稀少。
连他亲自进入时,即便心中已有准备,也不得不陷入那幻境之中。
幻境依据人的内心而呈现。
尽管赤松子自信自已并不狂妄,但他也无法否认自已的实力 ** 到了极限,突破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这样一个护山之阵可谓尽职尽责。
“幻境由心造,虚实莫测,”
苏尘轻声回答,“师兄看到的一切都是心中所想,不足为奇。”
“师弟如何能在幻境中做到这一点?是否与你聆物感知万物的能力有关?”
赤松子问道。
“并非如此!”
苏尘摇头解释说:“须弥幻境针对人的五感进行扭曲,使人感知到的内容变成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