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自由进出

“无论如何,既然金鳌岛已经显现,我们也应该前去听道了。”

截教众 ** 心中虽有疑惑,却一个个互相招呼,组成队伍前往金鳌岛。

东海上的其他修士们察觉到金鳌岛提前出现后,也纷纷动身跟上。

很早以前,为了寻求清净之地,通天教主运用神通将金鳌岛隐入虚空,只有截教成员能自由进出。

其他人只有在讲道之时,才有机会进入金鳌岛。

因此,对于那些渴望拜入截教的求道者来说,前往金鳌岛听圣人讲道是见其一面的宝贵机会之一。

这使得通天教主每次讲道成了东海的一件大事,每到这段时间,各地修士都会赶来。

大多数来到东海的仙人为能时常聆听圣人的教诲,选择留在附近择一海岛修行。

东海聚集了许多仙人,一方面因为资源丰富,更多的是因为通天教主经常在此讲道,吸引了无数人定居于此。

“我曾与龙伯有约,如果老师要讲道,会邀请他一同前去金鳌岛。

如今既然已经出现,不应违背约定。”

“几位道友,请先行一步,我会随后赶到。”

在三仙岛上,石矶想起之前的约定,于是对准备前往金鳌岛的截教同门说道。

此前她召集了几位同门去寻找太乙真人,没想到真人竟然离开洞府去了昆仑山。

不敢招惹元始天尊的他们,只好返回。

回到东海后,大家齐聚三仙岛准备论道再分开。

可还没等开始,金鳌岛便早早显现。

见此情形,众人都打算出发,但石璋试图履行与敖丙的承诺,计划先前往龙洲邀请对方再去金鳌岛。

“作为修士,绝不可以轻易违约,大道难成。

既然石矶道友已有人约定,我们先行。”

明白她的情况后,大家选择和她分开先出发。

...

龙洲,花果山下。

敖丙带人们回来后,开始了《人龙经》的传授。

这群百姓未曾修炼过,但他们因吃过敖丙的龙肉,每个人都有了些修为。

其中较弱者处于后天中期,一些天赋较高的已经达到了先天境界。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经过系统教导,尽管拥有一身潜力,却无法充分利用。

无论多好的天赋都需要适当指导才能发挥出来。

如果敖丙不来找他们,这潜力很可能会荒废,最终回归平凡。

“《人龙经》旨在开发人体潜能,让人化为人中的真龙……”

民众底子薄弱且大多不识字,对于任何高深的教义都无法理解。

所以敖丙并没有向他们灌输过于深奥的内容,而是介绍《人龙经》的基础和一套拳法——“人龙拳”

该拳法可以调动全身气血淬炼体魄,属于修行入门的第一境——后天炼体。

掌握拳法并练至圆满时,便可使后天炼体境完成,随后通过凝结体内气息形成龙窍,踏足先天,并正式开启化龙之道。

虽有许多不同的化龙术,大都以化为真龙为目标,涉及炼龙骨、聚龙珠、强韧龙血、化龙鳞等诸多步骤。

然而,“人龙”

并非真正龙族,无需用传统方法。

因此,敖丙在创作《人龙经》时也开辟了一条专属人龙的独特路径——凝练龙窍!

人身体内九个主要穴窍如同与天地相连接的关键,所有通道打通方能步入大道。

不开通这些要穴,则无法走上修行之路。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体内拥有的窍穴越多,就越能与天地相合,甚至可以创造自已的世界,超越世俗的束缚。

《黄庭经》专注于修炼这些窍穴,通过内在观想三千六百神祇,每个神对应一个窍穴,贯通天与地,从而快速达到大罗道果。

敖丙创立的凝龙窍之法与此相似,核心思想都是增加更多的窍穴,使得人体与天地更加契合、更加完美,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

窍穴越多,生命层次也就越高;而生命层次越高,天赋能力越强,更容易迈入更高的境界。

人龙经的根本目标是提升生命的层次。

换句话说,它使后天的生命形式能够通过凝集龙窍逐渐进化成先天神魔。

- 凝结三十六个龙窍称为“人中鱼龙”

,表现出先天姿态。

- 凝结七十二

“我体内的紫微龙气源自人王,但能比它更为强大的龙气唯有传说中的圣皇之气。

可是,花果山又怎会有圣皇之气?”

突然想到了什么,敖丙猛地站起身,沿着龙气的来源追去。

他意识到,花果山内隐藏着更多的秘密,这些或许与圣皇有关。

否则,刚才的圣皇之气又从何而来?

“水帘洞!”

飞行了一段距离后,敖丙来到了水帘洞前,龙气正源源不断地从洞内涌出。

“果然不出我所料,古代曾有一位强者隐居于此。”

确认了龙气的源头是水帘洞,敖丙更加坚定了之前的猜测。

第一次进入水帘洞时,他就意识到这里以前必有主人,因为他发现了石凳、石椅、石桌、石碗等明显为人工制作的器具。

这证明此处曾有常住者。

尽管敖丙将水帘洞搜了个遍,却一无所获,原主人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仅剩那些曾经用过的石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原主人的修为极高,最起码也有大罗金仙的境界。

若只有太乙金仙的境界,即便是刻意隐藏,敖丙也不可能什么都找不到。

唯有达到了大罗金仙这一境界的人才能做到隔绝时空,彻底消除痕迹,不为同层次以下的修行者所察觉。

虽然早已推测出水帘洞原主人必定修为深厚,敖丙依然没想到会牵扯到圣皇甚至可能是圣皇本人。

自古以来,能在洪荒中被称为圣皇的存在只有八位半:三皇五帝加上禹皇。

而他们年轻时都有游历东海的传闻。

因此,敖丙无法断定究竟是哪位圣皇曾经在此驻足。

“进去一看便知!”

不再纠结,怀着激动的心情,敖丙穿过瀑布进入了水帘洞。

入眼是一座石桥,旁侧花开繁茂,桥后的是一座石房。

房内摆设齐备:石炕、石灶、石碗、石盆和石床等应有尽有。

中间矗立着一块石碣,上面刻着十个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这些字敖丙已反复看过无数遍,看起来平凡无奇,也没有任何特殊含义,似乎出自普通匠人的手。

然而此刻,这十字体外却不断涌动着圣皇之气,透露出不同凡响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