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就是他的力量既不纯粹也不整齐,然而修真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纯粹至真。
面对如此杂乱的力量,他怎么能够走上大道?
敖丙创作《人龙经》的目的正是为了调和这些内在纷乱的力量,使之凝聚为单一的纯净之力,以奠定成道之基。
先前,他认为自已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听取圣人的教诲后,他才发现自已错了。
仔细想想也是,无论祖龙的骨髓、紫微龙气,还是混沌魔神的精血和娲皇的神力,都远超出敖丙的理解范围。
现在的他,根本无法将这些高等的力量融合成一股。
他之前的“融合”
,实际上仅仅是把它们混合在一起,表面看似乎已融合,其实各个力量仍保持原状,各奔前程。
原本敖丙引以为傲的人龙之躯,虽然外表近乎完美,但实际上内部却充满了弱点。
看似精美的瓷器,实则徒有其表,稍加触动便可能碎裂。
敖丙起初并未察觉这些问题,自认为已然创造出完美的形态,并为此沾沾自喜。
直到听到圣人的讲道之后,才惊觉自已的缺陷有多严重。
虽然并不危及生命,但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影响他今后大道的修为。
敖丙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化身先天一气。
先天一气具备包容万象的能力,连他体内最高层次的力量也不在话下。
过去,由于力量不足,他无法完全掌控体内的至高之力。
这一次,敖丙汲取教训,尝试将自已的力量转化为先天一气,以便逐步同化那股强大力量,最终令其为已所用。
随着圣人详细讲解先天一气的神奇,敖丙的身体也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
他的身躯从人形转变为龙形,经历了九个变化——鱼龙、蛟龙、赤龙、黑龙、白龙、青龙,最终定格成七爪苍龙。
很快,苍龙再次涣散为先天一气。
此时的先天一气比起之前更为纯净,更蕴含着诸多神秘符文,散发着开天辟地的气息。
然后,先天一气再次演变,似龙又似人,经历九次变幻后形身龙尾的形象。
然而这一形象亦不能长久存续,迅速崩解为先天一气。
随之先天一气演化为混沌之气,经由九重变化定形为青面獠牙的混沌魔猿。
轰!
魔猿刚成型不久即再变为先天一气。
此后,这种状态开始在七爪苍龙、人身龙尾与混沌魔猿之间循环变换。
每次敖丙能多一种变化方式时,就表示他已更多地同化了体内至高之力,这些变化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被同化的能量更多。
三十六种变化之后,敖丙达到极限,回归为人形。
尽管外表无明显变化,但他的气质已然截然不同。
此刻站在那里,他散发出一股神圣庄严的气息,如神在天,圣立于地。
敖丙体内多种至高之力通过先天一气的转化逐渐融合起来,这使得他的人龙之躯变得更加完备而强大。
现在的一击之力,可比下品先天灵宝。
即便是在金仙境,他也凭借 ** 即可纵横,就连较弱的太乙金仙也无法破开他的防御。
不仅如此,敖丙炼制出的先天一气也因为同化过多至高之力而产生了蜕变。
它内敛成一团从敖丙顶上升起,穿越层层虚空间悬浮在他头顶上方,瞬间显现出九重天界的影子,犹如天界降临般,降下了大量元气并将身边的修士们排开。
这时通天教主仿佛有所感应,在台上停止了讲解,并注视着敖丙的方向;同时,不少察觉到异象的人都被惊动,纷纷循着教主的目光看向这边。
“这是什么人物?”
众人的目光齐聚在敖丙身上,推测他身份的同时夹杂着许多不安的眼神。
毕竟通天教主这次是最后一次传道,中途受到干扰可能会提前结束,让人心生愤懑。
好在通天教主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此没有人敢贸然指责,否则恐怕已有人大声呵斥敖丙了。
尽管周围发生的变化未能影响敖丙,他已完全沉浸于道之境界,心中再无旁骛。
一声巨响。
九重天上悬着的那团先天一气随之变幻,瞬间化作了一颗虚幻的宝珠,发出极光明光,象征着最本初、最高深的宇宙真理。
“这是玉清元始宝珠?”
通天教主左侧坐着的一位体态肥胖的道人突然惊呼出声。
他的声音未落下,敖丙凝聚的这枚宝珠瞬间瓦解。
随即,先天一气又重新凝集为一颗紫气环绕的宝珠,周身衍射出道德真言,阐明了天地变迁之道。
“太清宝珠!”
胖道人再次惊叹。
相比之前,太清宝珠显然更为坚实,但最终依然未能成型,散开后重回先天一气。
不过,敖丙并未因此停歇,他持续变化,这一次形成了一颗青色宝珠。
宝珠颜色深邃幽蓝,光芒灿烂耀眼,仿佛蕴含着宇宙生成和毁灭的秘密。
它能够破阴阳五行,演绎地火水风之力,是为上清宝珠。
这一次,不用胖道人的提示,众人便已辨认出这是上清圣人庆云中的那颗神圣宝珠。
对于上清之道,敖丙似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比之下,这次上清宝珠得以顺利成形,挂在九重天上,放出万丈光芒。
伴随着一阵轰鸣,上清宝珠轻轻震颤,无数玄妙符文从中诞生,如同亿万条光线流转不息。
紧接着,宝珠化为玄青色神符,雷电纹印环绕如龙似蛇。
刹那间,宝珠再次转换,神符重现。
随后,这两者分别落入一个法力无边的身影手中,这位手持宝珠和神符的道尊显得庄严肃穆,头上有上清神光映衬,展示着宇宙消亡与再生的场景。
------------
“盘古上清法相!”
目睹这一幕的人们不禁联想起这一伟大的法相名号。
它正是道教三大至高法相之一——盘古上清法相。
这三个法相(太清、玉清、上清)源自于盘古大神,因而被统称为盘古法相。
这不仅限于道教的至高体现,也是洪荒神话中最高的法相形象。
通常而言,只有三位圣人的直系继承人才可能凝聚出相应盘古法相,那么为什么敖丙却做到了?
作为一个普通修行者,并未成为任何一位圣人的门徒,仅通过听讲圣人道义便达此成就,这合乎情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