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敖丙打算施展更厉害的法术,但想起禹皇一向以慈悲为怀,平生未杀一人,哪怕是面对强敌,也只是用封印解决问题。
他作为禹皇的传承者,尽管内心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做法,却也不想违背禹皇的精神去 ** 。
于是,他仅让他们受了重伤,随后将他们抛向远方。
他们的生死,就只能依靠各自的命定与造化了。
“这些来袭者来自哪里?为何要进攻杞国?还有周围的诸侯国,为什么不见他们前来救援?”
当风暴散去后,敖丙现身于城楼之上,望着满脸震惊的杞国君主质问道。
“这……这……”
“请问仙人尊姓大名?”
短暂的惊愕后,杞国君主按捺住心中的惊讶,毕恭毕敬地问道。
要知道,护城大阵并未被突破,而敖丙却仿佛穿透了一切防御直接出现在面前,这对他来说无异于见到了一位绝对不可招惹的存在。
“我乃新任龙伯,虽然这只是个头衔而已。
最重要的是,不久前得到了禹皇的传承,所以特地从人龙国赶来杞国祭祀禹皇。”
“不曾想目睹这样的场面,居然有人敢于袭击禹皇最后的祭祀之地,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敖丙边解释边催动体内稀有的圣皇之气以证明身份。
没有凭据的情况下自称禹皇传人,很难让别人信服。
伴随着他的激发,一道道圣皇之气从敖丙体表升腾,与杞国残留的圣皇气息共鸣,一时间天地变幻,九鼎虚影显现,映射出广阔九州的大河山川,久久才渐渐淡去。
最初杞君以为敖丙同以往那些来杞国探宝的人一样,担心不已。
但现在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紧绷的心也放了下来,并以羞愧万分的口吻说道:
“原来您是圣皇的传人,真让您见笑了。
我们实在无能,差点连祖先的祭地都保不住。”
尽管杞国本身并不藏有多少宝藏,但因禹皇后裔和夏朝遗脉的特殊背景,总会引发别人的无限遐想。
为了臆想中的禹皇遗宝,不少人潜入杞国寻找。
可最终无果。
有些人默默离开,而另一些则认为宝藏必然存在只是杞国藏匿起来了,暗中施压甚至唆使附近的诸侯打压杞国,逼迫他们交出所谓的宝物。
如今,除了大商的打压外,这莫须有的禹皇遗宝也对杞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唉,杞国竟如此困境,实在是我未曾预料。
我想着即便国家境遇艰难,至少禹城作为禹皇的祭祀之地,应是一片安宁、无人敢犯的圣地才对。”
“谁料竟有此等胆大妄为之徒,敢于攻讦祭祀圣皇的重地。”
在前往杞国前,敖丙虽对国家处境艰难有些心理准备,但从未想过竟然会有这样的遭遇。
“那些攻打禹城的士兵来自哪个诸侯国?”
越想越觉得不甘,敖丙继续追问。
身为禹皇的传人,他无法对此坐视不理。
------------
若是杞国面临困境,敖丙本可以帮,也可以不帮。
毕竟夏桀因暴虐而失去天下,违背了禹皇的信念。
因此,作为夏桀后人的杞国带有原罪。
即便自认为禹皇传人,敖丙选择袖手旁观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禹城是祭祀禹皇的圣地,等同于禹皇陵寝。
有人率兵攻击这个地方,就像是掘人祖坟,这自然不能容忍,必须给予回应。
“哎,是有苏国!”
杞君叹了口气,如实回答。
他知道敖丙的目的,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渴望亲自 ** ,但现实情况不容许。
然而敖丙既是圣皇传人,也算不上外人。
由他出面和自已出面并无实质差别。
“有苏国?”
听到这个名字,敖丙皱起了眉头,愣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来这是哪个国家。
有苏国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但它换作冀州侯苏护的身份则众所周知。
这个国家的国君就是威名赫赫的冀州侯苏护。
当然,相较于他自已,他的女儿苏妲已更负盛名。
正式称呼中,他应该是苏侯,封国有苏。
称其为冀州侯是因为有苏国位于冀州,实力强劲,被视为冀州之首。
其他诸侯才尊其为冀州侯,表示对这一地区领导地位的认同。
得知有苏国来历后,敖丙更加疑惑了。
这个来自冀州的有苏国和位于豫州的杞国毫无交集,两地相隔甚远,彼此无任何直接联系,为何有苏国会远涉重洋来攻打杞国?
带着疑问,敖丙追问道:“尽管冀州与豫州相邻,但有苏国距离杞国遥远,要经过无数领地才能抵达这里。”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苏侯愿意冒着巨大风险派兵到如此遥远的地方进攻杞国?”
“我们之间究竟有何深仇大恨?”
按照礼乐征伐制度,所有的军事行动都需出自上级命令。
诸侯未经皇帝指令不得随意开战。
如违抗这一原则,则意味着无视大商统治者的威严。
若传闻到达 ** 耳中,必然会遭到严厉惩处。
因此,听闻此事后,敖丙感觉极其荒谬——苏侯在没有任何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攻伐其他领主的行为不仅是挑衅邻国更是羞辱大商皇帝。
若不加制止,未来恐怕无人尊重大商天下的共同权威。
这种未经授权的行动,显然是极大的 ** 和挑衅。
“原来是圣后传承的事情!”
“有苏国的背后势力有狐一族,不知道从哪儿听说我杞国藏着圣后传承的秘密,便派军前来,要求我们将此宝物交出。”
“我们已经沦落至此,连禹皇的传承都失去了,何况什么圣后传承。
有苏国的要求根本无法满足。”
“可是,有狐一族哪肯信呢?以为我们在说谎话,坚持认为圣后传承肯定就藏在城内,于是他们命令有苏国出兵,想要占领禹城,抢走所谓圣后传承。”
说起这件事的根源,杞君满心委屈。
如今杞国已贫穷得连个天仙也诞生不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却依然不相信杞国已经衰败,执迷地认为这里面隐藏着不少珍贵的宝藏。
他们难道不考虑一下,若杞国真的拥有宝物,怎么会沦落到如今这般被人欺凌的地步?
看起来好像杞国人特别能忍。
遭到欺负也不反击,被打不还手,被骂不还口,只能关起门默默疗伤,而不愿意动用祖上传下的珍贵之物来对抗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