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誓不成佛

然而她也明白:后土之前击杀惧留孙已达到佛门容忍的极限,若是高云再对她们动手,西方二圣必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事,甚至连圣人大战也在所不惜。

因此,她们只得等待高云提出放行的条件。

“如此甚好。”

高云微笑道:“我听说三位道友的坐骑分别是截教的虬首仙、灵牙仙和金光仙。

当年封神之战时,他们因计谋沦落成他人坐骑。”

“曾经贫道在天庭蒙受云霄娘娘赐宝之恩。

如今想用三位道友的自由换取他们的自由,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观音等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修道者的脸面问题非同小可,尤其对于三位大罗金仙级别的坐骑而言,这是他们得力的助手。

观音冷声回应:“勾陈大帝,别太过分了!你以为今天真敢将我等杀了吗?”

“的确不敢杀,不过天地有道,善恶循环,因果报应。

佛门出动众多准圣准备将我封印于阴间,若我让三位在此滞留血海深处三万年,想必没人会说三道四。”

高云平静地继续说道。

言毕,三人面色骤变。

“罢了,我们会归还截教三仙的自由。”

普贤较为冷静地提议道:“请大帝暂时收起阵法,在平心娘娘见证下,不会出尔反尔。”

高云点了点头,将阵法与三百六十五尊法身收回。

待三人脱困,她们在后土眼前哪敢反悔,施展了几下法诀召回自已的坐骑——青狮、白象与金毛吼。

随之解除对它们元神的控制,使它们化为道人。

正是通天教主身边的七仙中被封神之战贬为他人坐骑的虬首仙、灵牙仙和金光仙。

目睹这一切,他们满含激动地感激之情。

曾经封神后,三人从圣人门徒沦为他物,经历无数次折辱。

终于解脱,他们连忙向高云深鞠一躬,表示衷心感谢。

“谢过大帝相助,日后但有所需,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高云赶紧闪开,扶起了这三人,说道:

“三位道友请起,不敢当此大礼!”

“三位得自由,皆因天命安排以及云霄娘娘的助力,我只是顺势而为,岂敢自夸功勋。”

“这也是天道给三位道友的一场磨难考验,既然渡过难关,修为必将更上层楼,理应为其庆幸。”

观音一行显得有些不知如何反应,只是略带复杂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大帝,这事...

高云将一切归功于天意与云霄,显然是为了维护截教的颜面。

毕竟截教曾被困,最终依靠人教门下解救,这话说出去难免让人心生不满。

虬首仙三兄弟听到高云谦逊的言辞后深受感动,原本对高云就怀有感激之情,如今更是倍加敬重。

“我们三兄弟只是粗人,不善言辞,日后您看我们的行动就是。”

虬首仙站起身,坚定地说,“善!”

高云微笑着点点头,回应道:“道友不必过誉,日后还需多多往来才是!”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听闻人教高云德行高尚,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他救了虬首仙三兄弟却没有居功自傲,这份虚怀若谷的态度让人不禁称赞:“如此为人,勾陈天宫必将兴盛千秋万代!”

高云随后提到,他可以进入勾陈天宫历练一番。

三界的大神通者目睹这一场景,纷纷感叹。

当年截教、阐教和西方教,除了人教很少有人在外行走,各个都是高高在上、自命不凡。

换成其他圣人门下,就算救了这三个截教 ** ,估计都会摆出一副高姿态,大肆炫耀。

但高云却始终照顾三人的尊严,并将曾经在万仙阵中被抓的经历形容为天道的考验,让他们保全了面子。

这种做法对比佛门借着量劫兴起天道大势的霸道手法,赢得了诸多大神通者的青睐。

虽然佛门仍处于优势,但也有很多人决定派遣门人加入勾陈天宫,以此结下善缘。

“阿弥陀佛,勾陈大帝果然智谋高超,老衲深感佩服!”

燃灯古佛合十说,“无事我等告辞了!只希望勾陈大帝日后的谋划都如此精准。”

说完又颂了一声佛号。

这次战斗中佛门不仅出动了更多力量,依旧败给了勾陈天宫,还失去了惧留孙这一准圣。

不仅如此,勾陈天宫的实力也大增。

多了九幽这位准圣以及后土相当于圣人三尸境界法身坐镇的威势,彻底清除了佛门在地府的权柄。

当初成立时虽然气势浩大,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勾陈天宫基础尚浅,难以匹敌佛门的强大势力。

但如今两者间的差距已经不再是本质性的,未来将是长期的对抗。

此次事件让佛门颜面扫地,但他们不能丢了风度。

“自便吧,贫道入道十年,修为尚浅,实在无法比拟佛门千年沉淀。”

这番谦辞暗藏锋芒,令燃灯无言以对。

高云仅入道十年,不但有了这般修为,还汇聚一方大势对抗佛门;而佛门历经多年,却仍在不断遭受挫败。

最后,燃灯颂了佛号,众人礼毕后撕裂空间离去,唯独地藏王菩萨留在原地,脸色黯然。

昔日地藏王所发下的宏大誓愿是:“若地狱不空,则我誓不成佛!”

这宏愿旨在度化十八层地狱中的恶鬼。

无论是在冥界血海之滨的九座卧佛山中,还是对地府的影响渗透,说到底都是借助佛教的势力形式。

如今这种形势已无法继续维持,因为名正言顺的基础早已不复存在。

而今十二方九幽冥域已经开辟,掌控了冥界的正义,使卧佛山失去了立足之地。

同时地府中的佛教势力也被完全驱逐,地藏王只能在十八层地狱继续他的度化工作。

然而这些恶鬼皆因生前犯有重大罪孽,死后受尽折磨,不知何时能够重返轮回或重回人道。

度化它们究竟对佛教有多大的意义?

地藏王双手合十,向后土致意并行礼之后黯然离去。

“勾陈大帝、平心娘娘,地府事务繁忙,我们无法长久离开。

在此先行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