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大结局2

1982年,对于嘻嘻科技来说,是大跨步发展的一年,也是它与英特尔公司深入合作的一年。

2月份,英特尔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80286处理器,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286电脑使用的处理器,处理器发布的当天,英特尔就公布了其与嘻嘻科技的超级合同。

这份合同原本是不会引起人们在意的,因为两大公司的这种合作是在预料之中的,但是合同中一个惊天条款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让AMD公司的管理层大发雷霆。

AMD之所以会恼怒,因为嘻嘻科技竟然破天荒的答应了英特尔提出的单一来源采购要求,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匪夷所思的。

但是在这背后,英特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初把8088微处理器授权给AMD公司生产,他们发现除了壮大了竞争对手之外,自己竟然一点好处都没有获得,这让英特尔根本无法接受。

于是这次的80286处理器发布,英特尔决定不带AMD玩了,英特尔找到嘻嘻科技商量这个事情,特蕾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这让英特尔大为感动。

面对嘻嘻科技的善意,英特尔投桃报李,以半卖半送的价格把公司原本的256KB内存的全套技术以及部分512KB技术转让给了嘻嘻科技,毕竟他们公司都已经退出DRAM市场,专攻处理器市场了。

嘻嘻科技拿到技术,就相当于神龙科技公司得到,此时神龙科技已经解决了128KB内存量产的全部技术难题,此时得到全套256KB技术算是恰逢其会,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研发资金。

仅仅三个月之后,嘻嘻科技发布了搭载英特尔80286处理器,并捆绑了微软公司的MS-DOS的X200个人电脑,不仅售价仅为529美金,同时对旗下卖的依然火爆的X100电脑进行降价处理,直接把价格拉到了289美金的冰点价格。

其实到了这个价格,嘻嘻科技是赔钱的,但是为了应对来自IBM、德州仪器、Commodore等个人电脑厂商的竞争,为了彻底的摧毁他们的信心,他们也在破釜沉舟,进行一场豪赌。

最先败下阵来的是德州仪器,在1982年的秋天,德州仪器正式宣布退出个人电脑市场,而此时的IBM已经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离破产也只差最后的一击了!

在最为重要的企业和政府客户上,IBM被它的老对手王安电脑已经吊打了很多年了,市场份额一降再降,本想通过个人电脑业务来实现弯道超车,奈何半路突然杀出了一个嘻嘻科技。

嘻嘻科技就如同当初的王安电脑公司一样,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个人电脑市场,而且他们公司与王安电脑公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嘻嘻科技主动拥抱了英特尔和微软公司,并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更让IBM感觉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与他们合作的微软公司,面对嘻嘻科技抛来的橄榄枝,转身就抛弃了他们,并把当初专为他们公司开发的MS-DOS拱手送上,向其收取的费用低得可怜。

其实也不能怪微软,毕竟一切是以市场说话的,此时的IBM面对嘻嘻科技,真的没有半点的竞争力,哪怕他们想打价格战都做不到,因为他们根本买不到像嘻嘻科技购买价格的286处理器和内存,更别说现在是一个买硬件送操作系统的时代。

面对这种情况,此时的微软转头拥抱更为强大的嘻嘻科技也无可厚非了。

-----------------

哪怕面临个人电脑兴起带来的影响,1982年全美电视游戏销售的总额依然达到了惊人的35亿美金,而这其中雅达利占了绝大部分,电视游戏市场迎来了最为疯狂的时刻。

数量上前所未有的游戏工作室和开发商在这一年蜂拥着卷入市场,企图在这份滔天的盛宴之中分上一杯羹。

但是此时的美利坚并没有那么多的游戏开发人才,于是这些新成立的游戏公司,为了可以发行新游戏,不惜采用高薪“挖墙脚”的方式,聘用竞争对手的游戏工程师。

更有部分游戏开发商,试图通过“逆向工程”——硬件反编译,这种违法的行为去研究如何开发游戏。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此时的雅达利已经被金钱蒙蔽了双眼,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说的就是此时的雅利达。

雅利达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去如何控制第三方开发商发行的游戏的质量,他们来者不拒,金钱变成了唯一的衡量工具。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量盲目涌入的新公司中,负责游戏开发和制作的工程师,大多都没有游戏方面的从业经验,他们又满脑子只想着一个事情——“捞钱”。

毫不意外,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进入了市场,恰逢此时美利坚缺乏一本能够介绍游戏质量并具有公信力的杂志,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悲剧。

仅此一年,数以百计的新游戏上市发售,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奇烂无比,消费者们在买到烂游戏回家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虽然此时没有互联网,但是一传十,十传百,恶果开始显现,游戏卡带滞销了。

雅利达昏招频出,为了挽回市场的悲观情绪,他们不惜重金买下了大火的E.T电影游戏改编权,这款游戏仅仅历时三个月的开发,就在圣诞节上市了。

只不过仓促之下上市的E.T游戏版的质量,简直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嘲弄和讽刺,它拥有最可怕的美工、最莫名其妙的背景设定、最令人难以忍受的音效……

如果将那些只想捞钱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公司开发出来的劣质游戏称作地雷,那么,将E.T称为超级核弹一点也不夸张。

换句话说:雅利达仓促之下推出的E.T游戏,摧毁了上百万名美利坚青少年原本美好的圣诞节。

更加超乎人们想象的是:不仅游戏垃圾频出,竟然还有公司开始制作并发行带有颜色的游戏,这就如同捅了马蜂窝,给雅利达带来了致命的一击,彻底毁灭了美利坚人民对电视游戏的信心。

雅达利在这一年中损失惨重,据年终财报显示,他们这一年的损失金额高达6亿美元。

1983年可以说是电视游戏的尾声,也是雅利达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的一年,哪怕先后裁员超过五千人,雅利达依然没能挺过这场“寒冬”!

虽然这一年依然有很多新的烂游戏在发售,但被骗怕了的民众根本不买账,人们对于电子游戏的狂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商家和玩具店的只有堆积成山的卖不出的游戏主机和卡带。

游戏的大衰退全面爆发,绝大多数为雅利达开发游戏的工作室——无论其游戏产品的质量如何,都相继宣布破产,至此一个游戏时代暂时终结……

棒子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用了三年的时间肝出了64KB内存,在1983年也加入到了DRAM这场游戏之中,他们学着樱花国的模样,企图凭借照抄作业,复现樱花国半导体的创下的辉煌。

棒子国半导体的排头兵当属举全国之力而来的三星,最为搞笑的是当初棒子国要搞DRAM半导体的时候,他们先是找到了美利坚,但是有了樱花国的先例,搞了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出来,可不敢再上第二次当,于是果断的拒绝了三星,让它哪凉快哪歇着去。

不甘心的三星于是盯上了樱花国,但是结果是无情的,樱花国哪里看不出三星心里的那点小揪揪,美利坚的半导体为什么这么惨,难道我自己不知道?

毫无意外,三星再次败走樱花国。

面对DRAM这座超级大金矿,三星自然是不死心,于是他们效仿神龙科技,找到了在苦苦挣扎之中的美光。

美光的操作是真狗,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私底下向三星转让了64KB内存的全套技术,并十分黑心的拿到五千万美金来给自己续命。

自从拿到技术之后,棒子国同样开始了赌国运之战,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成功的量产出64KB内存,整个棒子国举国欢腾,只不过他们高兴的有点早了。

任何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都需要找到买家,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开心过后三星突然发现,它们生不逢时,此时的DRAM市场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就在三星为64KB内存寻找买家的时候,樱花国的五大巨头以及香江的神龙科技,十分默契的打起了价格战,原本要4.2美元的64KB内存,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到了30美分!

整个DRAM市场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此时三星的生产成本是1.4美元左右,这意味着他们每生产一片,就要亏损超过一美金。

三星陷入了进退两难,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甚至用更为疯狂的方式来回报市场——直接来个逆周期操作,疯狂加大资本投入、持续扩张产能,以期能等到光明的到来。

面对三星的疯狂反扑,神龙科技十分高调的进行了骚操作,他们与羊城电子厂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以十分优惠的价格转让了64KB全套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

因为此时正值国内与美利坚的蜜月期,对这种过时的技术转让,不管是美利坚还是英吉利的相关部门,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在半导体里面占比极高的DRAM生产技术正式进入国内,开启了它在国内的发展之路,而这一切事件的背后都何雨柱身影的存在。

仅仅是半年之后,在1984年的春天,羊城电子厂携带着新下线的64KB内存入场了,他们入场同样是那么的震惊世人,直接把价格降到了让所有DRAM内存生产厂商都胆战心惊的18美分。

整个低端市场,直接被羊城电子厂给横扫了,哪怕是这个价格,羊城电子厂竟然还能赚钱,估计说出去都没有人信!

三星顿时慌了神,是悬崖勒马还是继续肝下去?!

这成了一个极为难以选择问题,因为仅仅是过去的一年,三星在DRAM上亏损已经超过一亿美金了,而且依然深不见底,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樱花国受到的影响倒是不大,因为他们已经拿下了美利坚超过六成的中高端市场,除了神龙科技以及美光,他们有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错觉,所以樱花国人也陷入了自己勾勒的美好幻境之中。

这是一段疯狂的岁月,此时东京的房地产价格已经相当于相当于枫叶国和澳洲的总和,樱花国的企业大举收购海外资产,他们挥舞着钞票,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引人注目的交易。

1985年半导体行业惊雷不断,先是成立了七年之久的美光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正式宣布破产,紧接着蓝色巨人IBM轰然倒塌,Commodore在后面的两个月也步了他的后尘。

嘻嘻科技不出意外的接手了美光、IBM以及Commodore留下来的遗产,此时的嘻嘻科技已经成为美利坚在DRAM之争中的一颗独苗。

让何雨柱内意外的是,三星依然在坚持,甚至已经搞出来256KB的内存了,虽然他们去年的亏损额差不多是两亿美金。

与此同时,国内先后在京城、魔都以及金陵开工建设了三家DRAM工厂,并以极快的速度量产出64KB和128KB的内存,在低端市场继续围剿三星。

对于此事,美利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为现在确实也需要第三方的力量来平衡和对抗樱花国的半导体行业。

此时的神龙科技,在每年持续投入超过一亿美金的研发费用下,以及来自嘻嘻科技的技术支持之下,已经掌握了1MB内存的量产技术,成功进入了最前沿的第一梯队。

在樱花国发布1MB内存的同时,嘻嘻科技与神龙科技先后公布了自家1MB内存成功量产的消息,高端市场形成了三方相争的局面,但是在DRAM中高端市场,樱花国的五家公司,占据了超过六成的市场。

其实这都在何雨柱的授意下故意而为之,不管是新产品的发布,还是芯片的产量,在美国市场这边,嘻嘻和神龙根本没有火力全开,故意让樱花国不断的蚕食着美利坚的市场。

这期间还发生一个小插曲,神龙科技以五千万美金的价格,从东芝的手里买到了NAND闪存技术。

东芝之所以会同意这个要求,一个是因为相比发展了很多年的DRAM技术,刚面世的NAND闪存在东芝眼里瞬间黯然失色,能够应用的市场范围很小。

还有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何雨柱承诺三年之后,也就是在1988年,他将会把最为珍贵的神奇绿色小药丸的秘方拍卖,并且东芝拥有优先购买权。

面对这种赤果果的诱惑,东芝根本无从抵抗。

时间不知不觉间跨入1986年,此时的美利坚人站在时代广场,看着大屏幕上樱花国企业的广告,听着用索尼音响播放的音乐和舞曲,看着满大街跑着的丰田汽车,《纽约时报》向全体美利坚人发出了灵魂拷问:到底是谁打赢了二战?

陷入了自嗨的樱花国,做出了更为过分的事情,彻底的激怒了美利坚人民,因为富士通打算控股有“硅谷的西点军校”之称的仙童半导体。

在很多美利坚人们的心中,仙童就是他们的精神图腾,不容亵渎,更神圣不可侵犯!

最终,时代广场的景象被另一个“广场”正式终结!

一纸广场协议,彻底的击碎了樱花国人的电子立国的梦,长达几十年的经济泡沫正式拉开帷幕。

两年之后,随着美国与樱花国再次签订两国半导体协定,樱花国的半导体产业彻底走向衰落。

至此,嘻嘻科技和神龙科技在DRAM领域崛起,彻底把控了高端市场,而剩下的中低端市场,大部分被国内的各大厂商把控。

此时的三星依然在咬牙坚持,哪怕自从八三年开始,累计亏损金额已经超过二十亿美金了,他们本以为樱花国的退出,会给他们留下机会,可惜他们等来的是更加残酷的“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