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在沈万三的安排下,张耽亲自来到了一个牺牲的赤卫军士兵的家中,从大娘哭肿的双眼张耽看得出做娘的有多心疼,可见到张耽到来,大娘还是挤出了一点笑容,起身要给张耽行礼。

张耽忙搀住了大娘:“大娘,您的孩子为了保卫乡亲们英勇的牺牲了,他是我们全体赤卫军学习的榜样,因为他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您今天是失去了一个儿子,从今晚后,我们赤卫军就是您的孩子,请受我一拜!”张耽倒身便拜。

那大娘赶紧扶起了张耽,此刻早已经是满眼的泪水,张耽给大娘擦干了眼泪:“大娘,这是给您的钱,您收下,我知道多少钱都换不回您孩子的生命,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是要生活的,这点钱您拿着,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赤卫军,咱们就是一家人。”张耽将一百两白银交给了大娘。

大娘先是一愣,紧接着将白银推了回去。

“我儿能跟着张将军打胡人,保护乡亲们,他是好样的,他死的不屈!这钱,我不能要,张将军,你拿着这钱多招些人,多买些刀枪,多杀些胡人,就是给我儿子报仇了!”

“仇是一定会报的,但大娘钱你也得拿,不然我们不心安!您老要好好的保养好身体,看着我们把胡人打折服。”

“那……那好吧!谢谢张将军!我好好活着,等着将军得胜归来!”大娘又给张耽鞠了一躬。

“娘,我也想去打胡人!”从里屋出来一个小孩子,十四五岁,看起来和陈到差不多。

“你太小了,当不了兵!等你长大了你再去……”大娘说道。

“等我长大了,胡人都被将军给灭了,我还怎么给哥哥报仇?”那小家伙说话的声音底气很足。

“这……”大娘犹豫了!

“你还太小了,等你长大了再说吧!”张耽不知为何,很喜欢这个小孩,摸了摸他的头。

“我可以先进军营,我可以烧水做饭,可以洗衣打柴,你们那里不是也需要这样的人吗?我没事的时候就跟着你们学学刀枪,等我一点点长大,我就能当正式的兵了!到时候我的武功也就能学的差不多了,我去多杀些胡人,给哥哥报仇!”

“可是你娘怎么办呢?”张耽问道。

“有了这100两,我拿出一些,拜托邻居们照顾我娘,他们肯定也是愿意的……”

“好聪明的孩子……”张耽越来越喜欢这孩子。

“娘,求求你了……”孩子很执拗,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你问张将军吧,他要是同意,我没意见,你就跟着张将军去杀胡人,给你哥报仇。”大娘也很干脆。

“这个……大娘,您就这一个孩子了,还是……”张耽有些不舍。

“张将军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我也明白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你要是看我家这个孩子能行,你就带他走,跟着你张将军,这是我张家的荣光。”大娘坚定的说道。

“好!孩子,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先做我的亲卫,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张耽摸着孩子的脑袋问道。

“我叫张辽。”孩子脆生答道。

系统提示:

张辽:武力值:8,智力值:8,防御值:0,体力值100%,技能值100%,忠诚值90,技能:无。

历史上的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张辽有一兄长,名为张泛,在魏国因为张辽之功而被封侯。

“张辽?我勒个去!他的哥哥是张泛,那就对上了!”原本说牺牲的士兵叫张泛,张耽并没有太在意,现在一想,那不就是因为张辽的功绩后来被封侯的张泛嘛!张耽此刻全明白了!

“系统真够意思!不过我也表现不错,差一点就错过了这个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名将啊!我一定要好好的培养。”打定主意,张耽高兴的说道:“好的,张辽,从明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亲卫了,今天好好在家孝敬孝敬娘亲,明早到军营报道。”

“是!”张辽高兴极了!

大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可笑容里面更多的是担忧和不舍。

就这样,46个牺牲战士的家张耽由沈万三陪着都一一的走到了,每到一家,张耽心里都是万分的难受,但这件事情又不得不做,他是个重情义的人,这样的场面他总是很难受。

安抚完家属后,张耽让沈万三安排人手把牺牲的兄弟们安葬了,经过家属的同意,在对面的半山腰上选了一处地点,在那里将46个战士的遗体安葬了。

虽然这46个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大家都很认可张耽抗击胡人,都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张耽,还有几家想送孩子进军营为亲人报仇,张耽表示感谢。

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及走访,让张耽的名声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不断的有人前来投军。

这些事情忙活完以后,张耽感觉自己很是疲惫,这倒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昨天还是一起吃饭的兄弟,今天就阴阳相隔了,因此,想起胡人,张耽就满腔的怒火。

忙完了安抚牺牲将士的家庭,张耽又赶紧看望战斗中受伤的兄弟们,这次战斗指挥官要数高顺、史进和冉闵的伤最重,张牛角、典韦、养由基、时迁次之,其余人最多受了个轻伤,问题不大。

有人受伤,大家都跟着伤心,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见到有人受伤,他倒是高兴的不得了,那就烦樊阿,只见他忙前忙后,一分钟也不停歇,但却乐在其中,只见他给不同人用了不同的药物,用樊阿的话就是:“我先试试,不行再换!”看的张耽在一旁只能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