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夜之间,六级钳工,天才!

最多就是开会的时候出席,发言声讨就算了。”

易中海听后暗戳戳地鄙视了阎埠贵一眼。

这三大爷平时净想着算计全院的人,占小便宜,一到为要院里出力的时候,就打退堂鼓。

易中海摇了摇头,不怎么在意。

反正三大爷在大院里也没什么威信,只要肯出席,发言与否都一样。

易中海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只要二大爷同意就行,阎埠贵就算不想参加全院大会,也得“少数服从多数”。

之后,便是轻松愉快地吃肉喝酒时间。

酒足饭饱之后,三位大爷也散伙了。

易中海始终在院里守着,只等李为军回院,再开全院大会收拾他一顿。

然而……

直到午夜时分,全院人都睡着,李为军都没有归来。

“邪门了,李为军真打算从院里搬出去?”

易中海打了个哈欠,依旧不肯合眼,之后足足等了一整晚。

……

次日。

易中海眼上十分罕见出现了黑眼圈。

上班路上,他整个人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的。

路上碰到有人打招呼,他也只是点头示意,懒得说话。

路过钳工车间二车间的时候,易中海发现情况不对劲。

此时此刻。

一群工人堵在门口。

或踮着脚尖,朝车间里观望着。

或不停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算是易中海,也很少享受这种待遇。

“太神奇了,我没看错吧,外行人比咱们这些内行人都强,咱们脸往哪搁啊!”

“以前也没有听说过他有这本事啊,难道是他向徐师傅请教,一晚上开窍,把钳工本领学会了?”

“真的假的?一晚上就有这水平?”

“好家伙,这简直就是天才!以前我还不信天才这种屁话,现在我信了!是我见识短浅了。”

“……”

惊叹声不绝于耳,就像一把把钢刀狠狠地扎在易中海的心上。

在以前,这些赞扬的话从来都是落在他身上的,现在却被别人抢走!

不知道为什么,易中海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心慌,甚至本能地联想到最坏的结果:

难道,李为军一夜未归,就是去学技术,然后成天才了?

易中海越想越难受,便连忙挤进人群,探头向里面望去。

果然是最坏的结果!

只见李为军光着膀子,正在一台机器上,认真地打磨着一个个金属零件。

圆柱体,球体,方块,钢筋……

甭管工件的形状多复杂,都难不倒李为军。

而二车间的徐师傅就站在一旁出言指导。

易中海毕竟是八级钳工,一眼就看出徐师傅那根本算不上指导。

因为李为军已经“偷师成功”了!

就算没有指导,李为军在操作步骤上也完全没有问题。

很快。

李为军将打磨好的零件交给徐师傅,后者拿出测量工具检查一番,由衷地发出称赞:

“机械公差全部合格,形状和零件图上的分毫不差,甚至超出预期,简直完美!

一件两件是运气好,十件,几十件,那就是绝对的实力!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天才,天才啊……”

李为军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并偶尔自谦几句。

人群议论声越来越大,堪称人声鼎沸,比街上赶集还要热闹。

易中海也断断续续地了解清楚了事情经过,明白这一晚发生了什么事。

李为军这家伙,竟然只是跟着二车间的徐师傅,在车间学习了一个晚上,就达到了六级钳工的水平,甚至有青出于蓝,超过徐师傅的趋势!

想到此处,易中海瞬间脸色铁青。

一股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假如,只是假如,如果李为军向一位八级钳工学习,岂不是很快就能达到八级钳工的水平?

虽然听起来很荒诞,毕竟易中海本身就是八级钳工,清楚地知道成为八级钳工的难度。

但是,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为军这小子,太邪门了!

二车间的异动,很快便影响了所有的钳工车间。

不仅二车间的工人纷纷围观李为军制作工件,甚至连一车间,三车间和其他车间的工人也纷纷闻讯赶来。

甚至,连钳工车间外的锻工车间,宣传科的科员等厂职工都纷纷赶来,想要瞧个新鲜。

比如刘海中,许大茂和于海棠就是其中一员。

甚至连第一食堂的何雨柱都赶过来凑凑热闹。

不一会儿。

就连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等一众厂领导也赶了过来,浩浩荡荡地进入钳工车间二车间。

工人们立刻向两旁散开,让开了一条路。

“发生什么事了?怎么都聚在这里?”李副厂长一马当先地回道。

事实上,副厂长与厂内各车间主任以及车间技术骨干打交道最多。

李副厂长与徐师傅打交道也不少。

徐师傅立刻讲述了昨晚的情况。

“昨晚这位叫李为军的小同志带着烟酒来找我,说要学钳工技术。

我当时很生气,李为军明明是警卫员,学什么钳工技术,简直是瞎胡闹!

我没收礼,但是也没有拒绝。

厂里年轻同志想学技术,我自然不可能藏私,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也高兴。

我就怕有人打着学技术的名号,来送礼拉关系,走后门!

所以我带李为军来到二车间,就是试试他是不是干钳工的这块料,最好让他知难而退,安心当警卫员,不跨行搞技术。

谁知道,这小同志真是深藏不透!

我一开始断定他就是门外汉,一窍不通。

但来了车间后,才发现他悟性惊人,我讲什么他都能立刻吸收,操作能力强,上手也很快!

只是一晚上,他就已经到了六级工的水平……

不!他已经超过了我这老资格的六级工,甚至有可能达到了七级工的水平!”

李副厂长只是点了点头,并未置喙。

厂里出人才,对他来说也不是坏事。

除非……那人才是杨厂长身边的人。

李副厂长看向依旧光着膀子的李为军,神情复杂。

而杨厂长则显得兴奋很多。

厂里出天才了!

天才还是他的警卫员!

简直双喜临门啊!

“李为军同志,你果真如徐师傅所说,深藏不露啊,不愧是从部队里来的人才,每一次都能带给我惊喜!

这些零件……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

杨厂长对着李为军好一阵夸奖,根本不吝啬赞美。

直到车间渐渐安静下来,杨厂长才停止夸赞,目光好奇地问道:

“李为军同志,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这应该也是在厂职工都想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