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天幕陡然一黑,密密麻麻的文字跃然而上。
【不可否认的一点,汉宣帝驾崩后,中兴的西汉逐步走向了没落。】
【论明君数量,众多王朝里,西汉无疑是排在前列的。
建立之初就接连出现了近七位明君,这是何等辉煌,其中四位更是拥有谥号。】
【霍光之后,对帝王而言最具危险的一句流言开始传播,谨防手下大臣行伊,霍之事。
一个臣子手中掌握的权力一旦过大,功高震主,他之后的下场已是注定。】
【霍光做的那些事,但凡换个皇帝,霍家不仅仅会从大汉彻底消失,而霍光同样会变得声名狼藉。
汉宣帝非但没抹除霍光所做功绩,还将其列在麒麟阁之首,可谓是良善至极。】
【想想也是好笑,纵观大汉帝王,尽皆冷漠无情之徒。
估计汉高祖他们是怎么都无法想到,后世子孙里,会有刘洵这样的痴情种。
只因刘奭是爱妻许平君之子嗣,便偏爱之。】
【汉宣帝以法家之理念治大汉,整个西汉得以中兴;然,其子嗣汉元帝重用儒家,往后的时间里,大汉王朝逐步走向了没落。
选择继承人这一块,刘洵是真不行,怎能如此因小失大。
要换做文景两帝,估计那太子刘奭,早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大秦
咸阳宫
身穿玄色龙袍的始皇帝嬴政拍了拍胸膛,悄然呼出一口气,自汉宣帝后,大汉会变得没落。
这,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刘邦那狡黠的模样徐徐浮现于嬴政脑海中,嬴政不由得暗自猜测,该死的,那家伙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
为何气运会如此之盛,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自朕驾崩后,大秦二世而亡;可刘邦死后,大汉就算发生了叛乱,依旧会很快平息,涌现出不少明君。
到底是为什么!
凌厉的眼神不经意一撇,一旁候着的蒙恬,顿时心间发颤。
在嬴政的注视下,高大的身躯一弯,蒙恬沉声说:“微臣明白了,我这就去做!”
嬴政:“???”
不儿,朕还什么都没说,你怎么就明白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深深呼出一口气,竭力平复自身起伏的心情,嬴政道:“将军,你究竟明白了何事。
为何朕会一无所知!”
蒙恬依旧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语气恭敬地开口:“陛下的意思,难道不是令微臣再次鞭打刘邦?”
嬴政:“......”
莫非,朕在你眼中就是这样一副残暴可怖的模样,动不动就会对人用刑。
摆了摆手,嬴政神态自若:“胡说!朕何曾令你打过刘邦!”
啊这?!
蒙恬心里顿时一阵郁闷,我...我也没说错啊,为何陛下会这般?
抬起略显懵逼的一张脸,蒙恬试探着发问:“那微臣这就把刘邦从牢狱中放了?”
“放?为什么放了?继续打!”眉头一挑,嬴政朗声道,丝毫不认为这决定有任何毛病。
自己如今是这大秦的皇帝,折磨一个还未叛乱的乱臣贼子,理所应当!
果然陛下还是陛下,再怎么样都不会改变,蒙恬暗自在心底腹诽,嘴上迅速地回答:“诺。”
缓缓抬起头,嬴政的面孔之中闪现出异样神色,天幕上出现了不少他朝君主以及王侯将相,不知何时,才会再次出现大秦之人。
大汉
高祖时期
汉高祖刘邦的脑袋往后一仰,凌厉的目光定格在天幕显现的那一行字上,“汉朝逐渐走向没落!”
“唉...”刘邦悠悠发出一声叹息,身躯一垮,略带沧桑的脸上尽是难以理解之色。
天幕中关于刘洵的信息并不简略,相反还十分详尽。
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明之君竟会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如此糊涂!
“陛下因何叹息?”萧何身子微微弓起,神态恭敬,随时关注着刘邦的动向。
眼下这场景,身为臣子的他,唯有主动开口询问。
此话一出,刘邦的黯然神色未有变化,浑浊的眼珠子一眺,直直看向远方:“朕神伤之缘由,爱卿莫非不知?”
一向充满应对之策的萧何,此刻有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当一个臣子可真难啊,还要时刻维护皇帝的情绪,自己还不能有任何怨言。
尤其是,自己面前的这个帝王,还他么的喜欢当谜语人。
你既然有那么一张嘴,就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用来折磨我们这些臣子,难道就能使你感到快乐?!
早知如此,自己就该称病抱恙,远离这是非之地。
“微臣的确不知!
日后的大汉会接连诞生近七位明君,使大汉无比强盛,这不是幸事一桩?”
“陛下心中早已清楚,这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都有走向衰落从而灭亡的那一刻。
更何况,秦朝二世而亡!
相较于秦而言,西汉更是出现了盛世之景,这更是天大的喜事!”
慢慢地,刘邦那张老脸上郁集的忧伤缓缓消散,刘邦一只手抵在下颌,不由得沉思:
萧何这话倒的确是一句人话,西汉建立之初出现了近七位明君,已然是足够。
再者,汉宣帝刘洵在位期间,更是完成了诸多帝王都未完成之事,使匈奴对大汉俯首称臣。
从这些事来看,大汉较之前朝,不知胜了多少!
伸手在萧何肩上拍了拍,刘邦哈哈大笑:“众大臣之中,还是你说话最为动听。
现如今的天幕,出现过众多的帝皇,朕的大汉,定会是诞生明君最多的一个。
即便是后世的大明朝,也无法与之相比。”
文帝时期
“匈奴俯首,大汉之后却要面临那等结局!”汉文帝刘恒嘴里呢喃着这两句,面上蕴有复杂神色。
从后世人的言语中,足以看出,刘询是个能力出众的明君。
倘若给无数皇帝列一个排行榜,以汉宣帝做出的功绩和自身才学,定会排在前列。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就因许平君这女人以及子嗣,使得汉宣帝身上始终有一个可称污点的存在。
久久思索一番,刘恒终究是无法忍住:“你既知晓刘奭这个太子非合适之选,为何最终令其成为大汉皇帝!
其中的利弊,以你之能岂会不知,难道真是如后世人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许平君这个女人?”
直至现在,刘恒还是无法相信,刘洵身为大汉皇帝,当真会为了一个身份并不高贵的女子痴情如此?
宣帝时期
刘洵身子微微前倾,露出沉思状,一只手在龙椅上敲打:“朕做的这一切,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就说明朕做的这一切并没有白费。”
目光一转,深邃的瞳孔望向他处,“除刘奭之外,朕是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
高祖,您不要怪朕,能将大汉治理成如今这般模样,朕尽全力了。”
大明
洪武时期
坤宁宫
“怎么说呢,汉宣帝行事终究太过仁慈。咱记得,大汉之后依旧有霍家之人入朝为官,且不受阻碍。
霍光之妻可是谋害了当朝皇后,居然没有全部杀完,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朱元璋愤愤地说。
唯独这件事,朱重八至今都无法理解。
杀妻之仇,哪怕是诛霍家十族都不为过,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朝堂中的某些人知晓,有的事是永远也不能做!
不然,后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旁的马皇后撇撇嘴,随意地说:“你以为人人都是你,杀性这么重!”
朱标暗暗猜测,倘若汉宣帝真的把事情做绝,还令霍光身败名裂。
这就相当于,刘洵从另一个方面,否定了自己做出的功绩。
朱棣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十分自然地附和:“娘说得没错。
古往今来,杀性最重的皇帝,非爹莫属。”
嗯?
朱元璋顺手拿起一根荆条,一双眼睛瞪着朱棣,“有段时日没动手了,看样子,老四你是忘了这其中的滋味了。
你放心,咱向来以仁慈著称,会好好帮你回忆回忆。”
看着朱棣挨打的惨状,朱标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老四啊老四,这么长时间以来,你怎么就没有记忆呢。
把爹惹生气了,会是什么结果,你应该比任何人都还要清楚。
抬起头,一双深邃的眼眸再度看向天幕,也不知下一个出现在上面的人物,会是何人?
在朱棣惨叫声中,一行行鎏金字体缓缓浮现于天幕之上。
【有这样一个君主,拥天生神力,在位期间多有壮举。
可,任谁也无法想到,此人竟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举鼎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君主临死前,倒是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往后的数十年中,其领地由此变得强盛。】
秦国
咸阳宫
秦惠文王嬴驷不可置信地盯着天幕半晌,咧嘴一笑,尽是难以掩饰的讥讽:“别看这天幕上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实际上,不过是那个君主的遮羞布罢了。
自身有着巨力,却举鼎而亡!
这般行为,不是愚蠢还能是什么?
鼎乃天下之重器,想要将之举起,所具备的力量远超他人的想象。
最关键的一点,你为一国君主却如此莽撞,只能说你的臣民有你这样的君主,简直不幸!”
一幅幅过往的画面在脑海中掠过,嬴驷低声假设:“倘若这样成为秦王,秦国的国力只会变得愈发弱小,连生存都会尤为困难。”
不知为何,看着天生神力时,嬴驷陡然想到了一个孩童的身影。
当即将还是幼年的嬴荡召至身边,大手在其额上轻轻抚摸,“荡儿,天幕上现在所说的君主是不是一个傻子!”
嬴荡没有多想,脆生生地回答:“我也这么觉得。
连一个鼎都无法举起,还当什么君主,真是废物。
这要换做是我,定能举起!”
嗯?
嬴驷手中的动作一顿,面色古怪异常,这怎么和寡人预想的回答不一样?
这是能不能举起的问题吗?
你乃一国之君,哪怕真想举鼎,也应该让自己麾下的力士前往,而非使自己置于危险当中。
哼,这么多年来,寡人就从来不会做此等危险之事。
略微在心底组织了一番语言,嬴驷煞有其事地说:“荡儿,像这种蠢事你日后千万不能做!”
“公父放心,孩儿不会如此愚蠢!”嬴荡拍着胸脯保证。
心底却在想,等以后寻到合适机会,定要把周王畿的那鼎举起,好叫天下人看看!
秦国
武王时期
刚刚即位的秦武嬴荡毫不掩饰自身的情绪,讥笑着开口:“一国之君,竟会举鼎而亡,这是何等屈辱!
没有相应的力量就贸然举鼎,只能是自取灭亡。
相比于后世当街遭到刺杀的曹髦,此人更是蠢得连三岁稚子都无法相较。”
“啊!”
嬴荡凝神聚气,丹田下沉,赫然挥出一拳,口中爆出一声大喝!
旋即露出满意的笑容,“以寡人的力量,举鼎可谓是轻而易举。
寡人要叫这列国之人瞧瞧,唯有寡人能够举鼎,也只有秦国有实力荡灭六国,统一这天下。”
重新坐在王椅上,嬴荡嘴角一咧,“这君主临死前做出的决定,最大是可能也只有选择继承人一事了。
这么一看,倒还有点意思,一生有着赫赫功绩的汉宣帝选错继承人,这举鼎而亡的君主,其选人的能力难不成比汉宣帝还要强大。”
旋即,脸上闪过一丝庆幸:“还好,在秦国是不会出现这样愚蠢至极,且没有自知之明的君主。
公父你尽管放心,你所说的话,荡儿是一定不会忘记。
寡人一定会竭尽所能,使这天下一统!”
秦朝
咸阳宫
坐在龙椅之上的始皇帝嬴政,目光一落在“举鼎而亡”这四个字时,很快便想到了史书上所记之事。
只刹那间,便眼前一黑,明白了所有。
接下来会出现在天幕之上是何人,这答案已是呼之欲出了。
朕是想有其他秦人再次出现,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位?
从龙椅上站起,祖龙开口说:“朕乏了,今日就不看这天幕了。”
蒙恬:“……”
陛下你这想要遮掩的心思,未免也太明显了。
按往常的情形而言,陛下是肯定会继续看的,只不过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
“陛下,你就不想知晓当年武王在周王畿举鼎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绞尽脑汁后,蒙恬终于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说辞。
果不其然,祖龙立马拍了拍手,“大将军都这样说了,那朕就再看看,这天幕会呈现出多少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