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晓萱的不断鼓励下,李天明虽重拾信心,可技术难题仍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横亘在前。思索再三,他决定向农场的技术专家请教,期望能从专业的视角获取攻克难关的灵感与方法。
李天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专家的住所,那是一间位于农场角落的安静小屋。他轻轻敲响了门,门开处,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眼前,他就是农场大名鼎鼎的技术专家陈教授。
李天明有些拘谨地说道:“陈教授,您好。我是李天明,在农场工作时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难题,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来打扰您,想向您请教。”
陈教授微笑着点点头:“小伙子,别客气,先进来说吧。能主动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很好。”
李天明走进屋内,屋内摆满了各种农业机械模型和技术书籍,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已所面临的灌溉系统技术难题详细地向陈教授描述了一遍,包括抽水机的故障表现、之前尝试过的修复方法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陈教授专注地听着,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点头示意。等李天明讲完后,他缓缓说道:“你遇到的这个问题在农业机械领域并不罕见。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活塞环的问题确实是关键所在。你之前尝试自制活塞环的思路是对的,但可能在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李天明连忙说道:“陈教授,我选用了一种合金材料,也尝试了各种加工方法,但就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您能给我讲讲该怎么改进吗?”
陈教授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厚的技术手册,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内容说:“这种合金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但它的热处理工艺非常关键。你看,它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精确的加热和冷却,才能保证其内部组织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性和耐磨性。”
李天明仔细看着手册上的数据,心中豁然开朗:“陈教授,原来是这样。我之前只是大概控制了温度,没有这么精确,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那关于加工工艺方面呢?”
陈教授合上手册,思考片刻后说道:“在加工工艺上,除了模具的精度要保证外,后期的打磨和抛光也不容忽视。活塞环的表面光滑度直接影响其与缸体的配合,哪怕是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导致漏气和磨损加剧。”
正在这时,陈教授的助手小王走了进来。小王是个年轻有为、思维活跃的小伙子,他对李天明的问题也很感兴趣。他说道:“天明哥,我觉得还可以从材料的配比上入手。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在这种合金材料中添加一些微量的其他元素,来改善它的性能。我之前在一些实验中发现,某些微量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和耐磨性。”
李天明眼睛一亮:“小王,你这个想法很新颖。但是我们怎么确定添加哪些元素以及添加的比例呢?”
小王自信地笑了笑:“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小样本的实验,通过对不同元素和比例的组合进行测试,对比它们的性能数据,然后找出最佳的配比方案。这虽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我相信会有效果的。”
陈教授赞许地看了看小王:“小王的这个方法虽然有些繁琐,但确实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探索途径。不过,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数据记录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估结果。”
李天明感激地说:“陈教授,小王,谢谢你们给我提供了这么多宝贵的建议。我感觉一下子有了很多新的方向可以尝试。”
陈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解决技术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李天明告别了陈教授和小王,走在回农场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他自言自语道:“这次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一定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