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的市场调研,何宇与娄晓娥收集了海量的信息,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今,他们即将在这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里确定前行的方向。
这日,两人坐在四合院的老槐树下,面前的小桌上摆满了各种调研资料和笔记。何宇揉了揉太阳穴,率先开口道:“晓娥,这几天看了这么多,我觉得智能家居这个领域虽然有潜力,但产品线太广了,我们得确定一个更精准的方向。”
娄晓娥微微点头,她拿起一份资料,说道:“宇哥,你看智能照明系统怎么样?现在的房子越来越注重装修风格和生活品质,智能照明不仅能满足不同场景的光线需求,还节能环保,而且相对来说技术门槛不是特别高,我们比较容易入手。”
何宇沉思片刻,轻轻敲打着桌面:“智能照明确实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不过,我们还得考虑市场竞争。我之前了解到,已经有一些大品牌在做智能照明产品了,我们得有自已的特色才能脱颖而出。”
就在两人讨论之际,何宇的一位老同学,在电器行业工作多年的李辉前来拜访。看到他们愁眉不展的样子,李辉打趣道:“哟,这是怎么了?两位大老板在为什么事发愁呢?”
何宇苦笑着把他们的困惑说了出来。李辉听后,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何宇、晓娥,我觉得你们可以从个性化定制智能照明这个方向入手。现在消费者都追求独特,不喜欢千篇一律的东西。如果你们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智能照明方案,肯定会有市场。”
何宇眼睛一亮:“李辉,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可是,个性化定制会不会成本很高,而且生产周期也会变长呢?”
李辉笑了笑:“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只要你们做好前期规划和成本控制,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你们可以先设计一些基础模块,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组合和调整,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娄晓娥在一旁问道:“李辉,那在技术方面,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李辉坐直了身子,严肃地说:“技术是关键。智能照明涉及到很多电子元件和软件系统,你们得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不能出现灯光闪烁、连接不稳定这些问题,不然会影响用户体验。我建议你们找一些专业的技术团队合作,或者自已培养技术人才。”
何宇和娄晓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何宇说道:“李辉,谢谢你的建议。你这一番话让我们豁然开朗啊。”
李辉摆了摆手:“咱们都是老同学了,客气什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创业成功。对了,还有一点,你们在做个性化定制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售后服务。因为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及时的售后响应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与李辉告别后,何宇和娄晓娥又开始深入研究个性化定制智能照明的可行性。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国外已经有一些类似的成功案例,但在国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宇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已的个性化智能照明品牌。”娄晓娥兴奋地说。
何宇也被娄晓娥的热情感染,他笑着说:“晓娥,你说得对。不过,我们还得考虑资金问题。个性化定制可能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包括设备采购、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等等。”
娄晓娥坚定地说:“资金方面,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好的项目,总会有人愿意投资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慢慢发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何宇和娄晓娥继续完善他们的创业计划。他们联系了一些灯具生产厂家,了解生产工艺和成本;又与一些软件公司洽谈,探讨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开发合作事宜。
在与一家灯具厂老板王强的交谈中,王强提出了自已的担忧:“何先生、娄女士,你们的想法很好,但个性化定制对生产的灵活性要求很高。我们厂目前的生产线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改造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何宇沉思片刻,说道:“王老板,我们也知道这会给您带来一些麻烦。但如果我们的项目成功了,对您的工厂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共同承担一部分改造费用,而且在后续的合作中,我们也会优先考虑您的工厂作为长期合作伙伴。”
王强听了何宇的话,微微点头:“何先生,你很有诚意。那我们可以再详细谈谈合作的细节。”
经过一系列的沟通与协商,何宇和娄晓娥终于确定了以个性化定制智能照明为核心的创业方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何宇,方向既定,无畏前行。”娄晓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