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生产队的农活依旧繁重,太阳高悬在天空,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大地,知青们在田间挥洒着汗水,忙得热火朝天。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满是泥土的脸,陆续回到了知青院。

何雨柱也不例外,他扛着农具,步伐虽略显沉重,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活力。一回到知青院,他便放下农具,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开始在院子里溜达起来。他热情开朗的性子可闲不住,心里琢磨着,得趁着这闲暇时间,和大伙好好聊聊,增进增进感情。

这不,他瞧见几个知青正坐在院子一角的大树下休息,便笑着走了过去,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开口说道:“嘿,兄弟们、姐妹们,今天这活儿可真够累人的啊,大家都还好吧?”

其中一个叫小陈的知青笑着回应道:“哎呀,柱子哥,可累坏了,不过也习惯了。你呢,咋样?”

何雨柱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我也累啊,但这日子不就得这么过嘛。哎,对了,你们平时闲下来都喜欢干啥呀?”

这时,旁边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知青小红接话道:“我呀,就喜欢画画,以前在城里的时候,一有空就画呢。可惜现在到了这知青院,条件有限,都好久没画过了。”

何雨柱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说:“画画好啊!这知青院的墙现在光秃秃的,咱要是在上面画点啥,那不就好看多了嘛。”

众人一听,纷纷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对啊,柱子哥这主意不错呀!”

“可咱也没颜料啥的呀,咋画呢?”

何雨柱挠挠头,思索了一下说:“这倒也是个问题,不过咱可以想想办法嘛。比如说,用那些烧过的木炭,不也能画出颜色来嘛,虽然简单了点,但也能凑合呀。”

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都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何雨柱和喜欢画画的小红,还有几个感兴趣的知青,就这么说干就干。他们先是找来了一些木炭,然后在知青院的墙上开始构思起来。

何雨柱一边比划着,一边说:“我觉得咱可以画点咱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再画上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比如盖起了大房子,养了好多家禽家畜啥的,你们觉得咋样?”

小红笑着点头说:“柱子哥,你这想法太棒了!这样既能记录咱们现在的生活,又能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呢。”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壁画渐渐有了雏形。何雨柱虽然没什么绘画基础,但他热情高涨,帮忙递木炭、提建议,忙得不亦乐乎。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另一边又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口琴声。何雨柱好奇地扭头望去,只见一个叫小刚的知青正坐在院子另一头的台阶上,专注地吹着口琴。

何雨柱走过去,笑着说:“小刚,你这口琴吹得真好听啊!以前咋没听你露过这一手呢?”

小刚停下吹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柱子哥,我这就是瞎吹吹,以前在城里学过一点,好久没练了,都生疏了。”

何雨柱一拍大腿,说:“这哪能算瞎吹呢,好听着呢!哎,我有个想法,咱能不能一起做些简单的乐器呀,这样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还能弹奏点音乐,多热闹啊。”

小刚一听,眼睛放光,兴奋地说:“柱子哥,这主意好啊!我知道咋做一些简单的笛子啥的,就是得找点合适的竹子。”

何雨柱忙说:“这好办呀,咱这附近山林里不就有竹子嘛,明天干完农活,咱就去砍点回来。”

周围的知青们听到他们的对话,也都围了过来,纷纷表示赞同和期待。

就这样,在何雨柱的带动下,知青们的闲暇时光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大家一起在知青院的墙上创作壁画,描绘着心中美好的未来;又一起计划着制作简单的乐器,期待着夜晚能弹奏出动听的旋律。

在这个过程中,何雨柱充分发挥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不断地和大家交流互动,了解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他的这份热情也感染着每一个知青,让原本因为劳作而疲惫的大家,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已的乐趣和慰藉,知青院也因此充满了欢声笑语,往日劳作后的疲惫仿佛也被这欢快的氛围冲淡了许多。

这天晚上,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虽然都很累,但心情却格外舒畅。看着墙上那尚未完成的壁画,听着小刚偶尔吹奏的口琴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着未来,对知青生活也多了一份期待和热爱。

何雨柱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在这艰苦的知青生活里,大家相互扶持、相互陪伴,一起创造这些美好的回忆,就是最珍贵的事情。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知青院真正成为大家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