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章 袁术新方向

“桥将军,多年未见,今日可愿降否?”

孙策端坐在上首,笑吟吟的问道。

桥蕤只觉一阵恍惚,他自然是认识孙策的。当年还和孙坚一起围攻过洛阳呢!

但这才几年,孙坚已死,自已竟然跪在故人之子面前,何其可笑?

“败军之将,唯死而已!”

桥蕤挣扎着想起身,但立刻被两侧的士卒按了下去!

孙策摆摆手,让士卒放开桥蕤:“没曾想桥将军还是个袁家忠臣啊!”

他挥手屏退众人,这才幽幽问道:“桥将军是不想降,还是顾虑汝南的家眷?”

桥蕤张了张口,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孙策顿时了然,的确,千古艰难唯一死,桥蕤能如此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带下去好生招待!”

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徐坤是不用想了,这时候敢去袁营,袁术真能斩了他,但孙策还需要有人和袁术沟通,所以就先留桥蕤一命。

好吧,桥蕤的两个女儿也是很重要。

历史上大乔、小乔,二人父亲是谁有许多种说法,传说有东汉末年庐江郡望族乔国老,三国演义中说是乔玄之女,但乔玄是东汉末年名臣,时间不符。

桥蕤的可能性最大,孙策攻破皖城后,俘虏袁术军家眷,其中很有可能就有乔蕤家眷,这种说法比较合理。

当然,在这个时代,孙策根据记忆,桥蕤的确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其中大女儿和自已年岁相符,更是坚定了孙策的推断。

192年十月,孙策大军留下一万人收拾江夏首尾,又从后方调来5000人补充兵力,再吸收了部分俘虏后,3.5万大军沿着汉江重新启航,逆流而上,往襄阳而去!

孙策并不着急,但有些人却急了!

汝南,平舆。

这里是袁术新老巢。

他原本被刘表表为南阳太守后,一直驻扎在南阳宛城,但由于孙策乱入,导致刘表在击杀孙坚后,一直腾不出手驱逐袁术,反而损兵折将,要防范孙策和袁术的合力绞杀。

他的注意力一直在江陵,在长沙,也没时间和袁术大战一场。

所以此时南阳郡一直是袁术的地盘。

但自从孙策北伐开始,一切就变了。

首先和孙策约定为翁婿之好,两人南北夹击襄阳,但没想到刘表也不是易与之辈,转身投靠长安朝廷。

长安那边的掌权者,王允、吕布的确拿不出兵力救援刘表,但总有人不甘寂寞。

说的便是西凉军阀之一:张济。

他察觉到长安城中风波诡秘,认为西凉和吕布必有一战,但他却不想掺和,一门心思要离开这个漩涡之地,凭借手中2万兵马,张济给自已找了个好去处。

东京洛阳!

王允当然知道敌人越少越好的道理,能用关外之地打发走一个西凉顶级军阀,他也不亏,于是二人立刻达成共识!

由张济张绣叔侄带领本部兵马前出洛阳,救援荆州刘表!

张济东出,影响不到孙策,但袁术却坐蜡了!

西凉军阀的战斗力他可太清楚不过!别看只有2万余人,可他依旧不敢拖大。

南阳作为荆州第一大郡,紧挨着洛阳,他可不敢继续将自已老巢继续留在宛城。

要知道宛城到洛阳无险可守,区区200公里,快马2日就到,洛阳八关可都在朝廷手中呢!

君主守国门这种事情,袁术可干过不过来。

他的地盘中,南阳就是一个突出部,镶嵌在洛阳与南郡之间!

历史上,刘表断了袁术大军后路,才让他不得不逃亡九江,以至于对豫州失去了控制,可如今面临两面夹击,袁术大本营果断后撤,也算因祸得福。

“什么?桥蕤全军覆没?”

袁术将老巢迁移到平舆,就是打算从江夏重新过江,掏孙策后路呢,没想到计划还没实施,就已经夭折。

他一脚踹翻眼前案几,双眼赤红,就要择人而噬。

“这个废物,他人呢!让他前来见我!”

在场众人俱皆低下头,所有人都知道,若是桥蕤真在这里,恐怕必然会被袁术一剑砍了!

“怎么?都哑巴了?”

袁术本想破口大骂,忽然想到了更加可怕的结果,嘴唇都有些颤抖:“这老匹夫,不会投降了孙策小贼吧!”

“来人,我要屠灭桥蕤满门!”

闫象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主公且慢,桥将军被俘虏,但并没有传出投降的消息!桥将军一家世代深受袁氏恩泽,定然不会从贼!”

“都怪你这个废物!”

闫象不站出来还好,袁术还想不到他,但站出来就必须接受袁术的怒火!

“和孙策联兵灭刘是你的建议吧?如今刘表没灭的了,自已先丢三万大军,还让孙策又得一郡!简直气煞我也!”

他气愤的从主位上跳了下来,从侍卫手中夺过长剑,就要砍杀闫象!还是在众人的劝解中,这才放下手中兵刃。

“桥蕤这个废物,先别理他,我们还有机会夺取荆州吗?”

众人俱是不言,桥蕤失手,虽然只葬送了三万兵马,对雄据豫州,带甲20万的袁术来说并非伤筋动骨。

但江夏郡这边的口子被封上后,想入主荆州只能走南阳到襄阳!

可南阳一条道,夹在张济与孙策之间,襄阳还有刘表在硬顶,一个不慎就会被断了后路,那时候可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想走南阳,就得守住后路,起码要将洛阳夺过来,要不然地盘刚好跨越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山川河流横贯其中,只要敌人有心,地盘瞬间就会被分割成两半!

就犹如历史上横跨荆益的刘备,地盘之间道路难通,最终被人各个击破。

“主公,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闫象一点也不介意刚刚袁术的杀意,站出来提议道:“既然往南不行,不如往东!”

“往东?”

“没错!徐州陶谦胸无大志,咱们从沛国出发,夺下邳,广陵易如反掌!扬州群雄割据,连个领头之人都没有,唾手可得,何在一棵树上吊死?”

“到时候咱们横跨豫、扬、徐三州之地!局面可不比袁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