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让宫门外的人都进来。" 朱由检面对任何威胁都是泰然自若。
他是无所不能的,如果还被周延儒等人的言语所挟制,那这种优势便失去意义了。
在宫廷外等待着,
郑益,一位顶级的政治人才带领着四十名穿着官袍的政治初学者踏入大堂。
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众人来到朱由检面前,语带敬仰地说:"拜见圣上。"
"我等已万事俱备,时刻准备好承接国家政务,为国效力,为大明尽忠。"
郑益此言回荡于整座殿堂。
之前还出言威胁的周延儒、钱谦益等人,此刻已然目瞪口呆,心中五味杂陈:
"真的?圣上下达准备,真的准备得如此周全?"
这数十位新上任的官员能够即刻填补空位。
而他们,周延儒这一群体,则将面临致命的结果——皇帝下令将其就地正法。
对于庞大的明朝体系而言,这几乎造不成影响;
然而严格地说来,还是会有些变化的:一旦这些腐败的官员消失后,
明代将更为富有,政务更为高效畅通。
明朝也会变得更加的强大有力。
周延儒一派彻底绝望:“一切都结束了……圣上甚至已寻好了接替我们的人。
我们必死无疑。”
这些曾经手握重权的政治人物明白,自已与家族的未来已定下终结的命运。
面对这一现实,周延儒、钱谦益等人发出无力的质问:"圣上,真的必须做得这样彻底?"
"一网打尽,不放过任何一个。
您不怕因此被百姓斥责为暴君吗?"
"所谓暴君?"
"哈哈,朕何曾有过丝毫惧怕!"
"消灭你们这类人,才能成就更强盛的大明。" “朕将带领大明迈向辉煌,必有学士为其论据辩护。
现在,”
“我们之间的这场戏也就该落幕了。
带下去,等待处决。”
“依照官员名录,逐家清理。”
“此项行动以东厂、锦衣卫为主要执行方,辅以军力合作执行。”
"统统带下去!”
朱由检不再看一眼周延儒这帮人,
未来的图景在他心中逐渐展开,帝国将继续其快速的发展之路。
作为至高无上的君主,手中有众多新选拔出的政治人才辅助,
接下来的各项惠利于民政策,定能顺利进行。
还有后金等乱贼和不法商人待除。
没有再多浪费时间与这些即将被清除的官员交谈的理由,
死囚之间,又有什么可议之处。
随着他号令一下,军队迅速行动,
拖拽着这些哭天抢地的前任重臣们离开殿宇。
队伍之中,
不断响起官员们的哀求:"陛下,请不要!请不要再这样!" 而这其中就有朱纯臣以及武将与勋戚的叫声。
“吾等先辈曾以鲜血灌溉大明之根基,为保大明社稷牺牲性命。”
“此功不容忘!”
“求陛下开恩!陛下慈悲开恩!”
将军和勋贵们接连不断地乞求宽恕。
许多人都望向朱纯臣,寄希望于他能有所作为,按照先前计划行动。
但朝会上一开锣,先是目击陈演等人的惨状;
随后,铁证如山,在锦衣卫呈现证据下被当场钉板。
接着,便是陛下亲自下达命令,将他们一一牵离大殿。
连片刻哀求机会也未得,朱纯臣此时已是脸如白纸,心里慌乱不堪,不知所措。
那些先前承诺与自信心态,
在面对自已的君主时,竟如此不堪一击。
“这可如何是好!”
“这所谓的大国之勋,真是坑死了!”
“你说过的安全无虞呢?”
“现在都要被投入监牢,面临生死未知的命运。”
“朱纯臣,我与尔势不两立!”
“尔等人误我甚深!”
“曾言,为大明流过汗,付出过生命者,可保无恙。”
………
“全是空话!全是谎言!”
“呜哇哇!”
“圣上啊!吾等是清白的。”
“一切都非我等所致,全因朱纯臣向敌投诚。”
“吾等只是助其一角,何致于如此重罪?求皇上裁决!”
在场的诸位将军和勋贵,预感末日将近,一个个心急如焚。
一面咒骂朱纯臣,一面仍试图求得生机。
这一刻,他们心中懊悔莫及。
倘若早知君主意图坚决,并持有确凿证据,
当初就不应有所隐瞒。
不如早早向圣上表明真心。
如此,亦不至于今日沦为阶下囚。
………
即便被群情激愤的人声包围。
朱纯臣仍是恐惧万分,难以置信地接受这一现实。
何曾料想,自家皇帝竟会如此果断地下手。
不仅勋贵难逃,甚至连文臣武将在内的众多势力,都一网打尽。
过往的经验显示,皇上向来并非如此绝情。
难道是洪太祖的灵魂附体?
下手竟至残忍如此!
在被强行带走的文臣队伍中。
如周延儒、钱谦益、张缙彦等东林骨干成员,全都身陷囹圄,泪流满面。
他们在绝望中,由众人强押出宫。
“终于平静了啊!”
“今日大典,少了那么多杂音。”
“再没有逆子在朝堂作乱,也无须假装和谐。”
“此情此景,何等舒畅。”
一口气处置了一百多名官员,
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一个也没落下。
朱由检的心情格外畅快,面容间透露出几分笑意。
没了那些反复小人背叛大明王朝。
只余下忠贞之人,倾力为国效力。
加上掌控的东厂、锦衣卫及军队,整个京城都在掌中。
君王之位稳如泰山!这样的感觉,实乃美不可言。
朱由检感到相当满足,今日的大朝会上成功惩治了一批不轨之臣。
自此之后,朝政不会再被愚行所扰,暗处行事的人将无处遁形。
朝堂上的污秽分子终于被铲除。
真过瘾,十分过瘾!
除去郑益等人等政务贤才以外,只留了十数名官员。
而这些官员对于大明朝尚且保持了一定的忠诚。
据锦衣卫查明,未曾与东林党等一伙人狼狈为奸。
因此,
朱由检未命令士兵对他们采取任何行动,他的目光缓缓扫视着残留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