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二章:四合院的变化

李笑在国外努力学习的日子里,四合院的生活依旧如往常般继续着,只是少了他的身影,似乎总缺了点什么。

何雨柱在轧钢厂的厨房中忙碌着,然而,自从李笑离开后,他明显感觉到了压力。以前有李笑在,两人相互竞争,虽说他心里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李笑的能力促使他不断进步。如今李笑出国学习,厂里不少人都在议论纷纷,言语间对何雨柱的期待也更高了,这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天,在厂里的休息间隙,几个工人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叫赵强的工人对何雨柱说:“何师傅,李笑走了,这厨房可就全靠您撑着啦,您可得露两手,让咱也尝尝鲜。”

何雨柱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那肯定得好好干,不过李笑那小子也确实有两下子,他在的时候,总能想出些新花样。”

旁边的钱勇却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何师傅,您可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您的厨艺在咱厂也是数一数二的,李笑走了,说不定还是您的机会呢,以后这大厨的位置肯定非您莫属。”

何雨柱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可不好说,李笑出去是学本事的,等他回来,还指不定有啥新变化呢。咱不能只想着自已,这厂里的食堂得越办越好才是。”

钱勇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您就是太实在了,这机会摆在眼前,不多为自已打算打算。”

何雨柱没有再理会钱勇,心里却有些烦闷。他知道,自已不能像以前那样得过且过了,得想办法提升自已的厨艺,不然等李笑回来,真的可能被比下去。

而在四合院中,秦淮茹的日子也不轻松。她原本想着从李笑身上多捞些好处,可李笑出国后,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家里的生活依旧紧巴巴的,婆婆贾张氏整天唠唠叨叨,埋怨她不会过日子。

“秦淮茹,你看看这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就不能想想法子?以前还指望着李笑能帮衬点,现在可好,人都跑国外去了。”贾张氏坐在椅子上,一脸不满地说道。

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妈,我能有什么办法?李笑又不是咱们家亲戚,人家帮是情分,不帮也正常。咱们还得靠自已努力才行。”

贾张氏白了她一眼,说:“你就会说漂亮话,努力?怎么努力?你一个女人家,能挣几个钱?还不是得指望男人。”

秦淮茹心里委屈,但也不想和婆婆顶嘴,只能默默转身去干活。

这时候,棒梗放学回来了,看到家里的气氛不对,问道:“妈,奶奶,你们怎么了?是不是吵架了?”

秦淮茹勉强笑着说:“没事儿,棒梗,你快去写作业吧,妈给你做饭去。”

棒梗点了点头,走进屋里。他心里也清楚家里的困难,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改变家里的状况。

另一边,阎埠贵依旧精打细算地过着自已的日子。他看着四合院的一切,心里琢磨着怎么能在不花钱的情况下多占点便宜。这天,他看到院子里的公共水龙头坏了,一直在滴水,便想着把自家的水桶放在下面接水,这样就能省下自家的水费了。

正巧,刘光福路过,看到阎埠贵的举动,皱了皱眉头说:“阎大爷,这公共水龙头坏了,您应该找人来修,而不是在这儿接水占公家的便宜。”

阎埠贵一听,有些不高兴地说:“刘光福,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我这也是看着水白白流掉浪费,帮着院里节约呢。”

刘光福不屑地说:“阎大爷,您别糊弄人了,您这就是想占便宜。这水龙头要是一直不修,大家都像您这样,这院子还不乱套了?”

阎埠贵被刘光福说中了心思,脸上有些挂不住,生气地说:“你个小崽子,懂什么?我在这院里住了这么多年,还用得着你教训?”

两人正吵着,刘海中下班回来了,看到这一幕,问道:“怎么回事?吵什么呢?”

刘光福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刘海中看了看阎埠贵,严肃地说:“阎埠贵,刘光福说得对,这公共设施坏了就得修,你这样做不合适。咱们四合院得讲规矩,不能只想着自已。”

阎埠贵见刘海中也不帮自已,哼了一声,转身把水桶提回了屋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合院的一些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由于缺乏李笑在中间的调和,大家之间的小摩擦越来越多。

这天,院里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关于公共卫生的问题。易中海坐在中间,表情严肃地说:“最近咱们四合院的公共卫生越来越差了,这可不行。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得共同维护好环境。”

一位大妈站出来说:“这打扫卫生也得有个分工啊,不能总是那几个人干,大家都得轮着来。”

她的话刚说完,就有人反对道:“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打扫卫生啊?这得找些闲人来干才行。”

一时间,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何雨水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无奈。她想起以前李笑在的时候,总能巧妙地化解这些矛盾,让大家达成共识。于是,她站起来说:“大家别吵了,以前李笑在的时候,咱们院子里的事情处理得都挺顺利的。现在他不在,咱们更应该团结起来,互相体谅。这卫生问题,咱们可以根据大家的时间来合理安排,比如工作日的时候,让退休的大爷大妈们多分担一些,周末的时候,年轻人也都出出力。”

大家听了何雨水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便不再争吵,开始商量具体的分工安排。

在轧钢厂,何雨柱为了提升自已的厨艺,开始尝试新的菜品。他利用休息时间去市场上挑选新鲜的食材,回来后在厨房里反复试验。

一天,他做了一道新菜,叫厂里的几个师傅来品尝。赵强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说:“何师傅,这菜不错啊,味道很独特,您是怎么想到的?”

何雨柱笑了笑说:“我这也是琢磨了好久,想着把几种食材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没想到还挺成功。不过还得再改进改进,等李笑回来,我得让他也尝尝,看看跟他比怎么样。”

钱勇也尝了一口,说:“何师傅,您这要是再练练,肯定能成为咱们厂的招牌菜。到时候,您可就出名了。”

何雨柱摇了摇头,说:“出名不出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饭菜做得更好,让大家吃得满意。”

在四合院,棒梗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作业上的很多题目都不会做。小当看到哥哥愁眉苦脸的样子,便说:“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作业不会做呀?”

棒梗点了点头,说:“这数学题太难了,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小当想了想,说:“哥,你可以去问问院里的叔叔伯伯们呀,他们肯定有人会做。”

棒梗有些犹豫,他不太好意思去问别人。但看着作业,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何雨柱。

何雨柱正在家里休息,看到棒梗来找自已,问道:“棒梗,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吗?”

棒梗红着脸说:“何叔,我数学作业有好多题不会做,您能教教我吗?”

何雨柱笑了笑说:“行啊,拿来我看看。”

何雨柱接过棒梗的作业,耐心地给他讲解起来。棒梗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自已的疑问,何雨柱都一一解答。

讲完题后,棒梗感激地说:“何叔,谢谢您,您讲得真清楚,我都明白了。”

何雨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棒梗,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得多花点时间学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

棒梗点了点头,高兴地回家了。

随着李笑离开的时间越来越长,四合院的人们也在慢慢适应着没有他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有烦恼,有努力,也有小小的温暖。

“也不知道李笑在国外咋样了,这四合院没他,还真少了不少热闹。”何雨水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

“他肯定在那边学到了不少本事,等他回来,这四合院说不定又会有新变化呢。”何雨柱走出屋子,接话道。

“是啊,真盼着他能早点回来。”何雨水眼中满是期待。